何忠杰,姚卫海,张志成,宁波,何春来,陈彦,路晓光,朱正,姚建,宋榕,李新志,胡艳娟,阮小莲,刘永庆,李文峰,姜伟,郑艳杰,王永春,陈大庆,蒋崇慧
“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活动由全国志愿者于2010年10月10日10点10分创立,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5届,其目的是提高群众的自救和互救意识,提高全民急救共识。这是急危重症专业领域成果的一次成功转化,也把专业的声音向专业以外进行了传递,形成了专业的社会声音、正能量和正形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在这个活动中,还形成了大范围调查大众自救互救的研究平台。“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活动于每年10月10日上午开展[1-3],由急危重症专业医师与大众进行直接接触教学,在街头、街道、教室、公园等地点,采用讲解、示范、操作等形式进行急救技术的科学普及。本研究对2014年的活动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2014年10月10日上午10:00-12:00,“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在全国范围内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16个城市的问卷调查,分别是:(1)浙江省温州市;(2)宁夏银川市;(3)江苏省南京市;(4)江苏省盛泽市;(5)辽宁省大连市;(6)江西省新余市;(7)四川省泸州市;(8)河北省邯郸市;(9)湖南省邵阳市;(10)内蒙古乌兰浩特市;(11)四川省德阳市;(12)山东省威海市;(13)湖北省宜昌市;(14)湖南省湘潭市;(15)北京市;(16)广东省中山市。其中1、3、4、12、16位于沿海地区;2、9位于西北地区;5、8、15位于东北地区;6、7、10、11、13、14位于中部地区。16个共收回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422份,具体问卷情况如表1。
表1 各城市参与活动的基本情况Tab. 1 Regions and units participated in the investigation
1.2 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上午10:00-12:00,在全国急救日地区全面投放问卷,采取群众自主填写问卷的方法,对其中回收的16个城市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该问卷由4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1)基本信息;(2)自救互救理论与意识;(3)急救知识考题(以100分作为总分);(4)培训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或多个样本独立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基本信息 剔除项目填写不全的问卷,最终纳入总人数1186人,其中男483人,女703人,年龄14~83(40.2±19.4)岁,64.7%(767人)的人听说过急救“白金十分钟”。具体情况见表2。
2.2 自救互救理论与意识 57.8%(816人)的群众认为“白金十分钟”应由大众进行现场急救,28.6%(404人)的群众认为“白金十分钟”应留给120系统,15.7%(222人)的群众认为“白金十分钟”应留给专业医师,3.9%(55人)的群众认为“白金十分钟”应留给卫生主管部门。52.0%的群众认为遇到紧急情况应呼叫急救系统,93.8%的群众遇
到伤病会选择120,83.8%的群众没有处置过家人意外伤病的救护过程。53.2%(748人)的群众主动学习互救知识,51.4%(725人)通过电视学习急救知识,25.7%通过学校培训学习急救知识,19.6%通过报纸学习急救知识,12.6%通过课外培训学习急救知识,19.7%通过其他培训学习急救知识。如果家人遇到紧急意外的伤病,27.2%(384人)的群众认为自己能力有限,30.4%(434人)的群众选择在有人呼叫时参与,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 急救知识问卷结果比较 地区比较:中部得分(80分)最高,东北地区得分(70分)次之,沿海地区得分(60分)较低,西北地区得分(50分)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比较:男性得分(70分)低于女性(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40岁得分(90分)最高,<20岁得分(80分)次之,41~60岁得分(70分)较低,>60岁得分(50分)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金十分钟”科普模式与其他模式比较:进行过自救互救学习或培训的得分(90分)高于没有进行过自救互救学习或培训的得分(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说过“白金十分钟”的得分(71分)高于没有听过“白金十分钟”的得分(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都学过的得分(77分)最高,没学过自救但学过“白金十分钟”的得分(69分)次之,学过自救但没学过“白金十分钟”的得分(67分)较低,两者都没有学过的得分(64分)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理论与意识Tab. 2 Communal awareness of "platinum in 10 minutes" selfand-mutual rescue theory
2.4 举办全国急救、互救的培训效果 关于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有用程度,88.2%(1040/1179)觉得很实用,9.6%(113/1179)觉得一般,0.8%(10/1179)认为不太好,1.4%(16/1179)认为不好说。关于能否教会其他人急救知识,20.2%(236/1166)认为能独立教会,5.0%(58/1166)认为只能教心肺复苏(CPR),65.2%(760/1166)认为能教一些常识,9.6%(112/1166)认为不敢教别人。对于急救科普培训的必要性,83.2%(968/1164)认为非常需要,11.8%(137/1164)认为可以安排,3.9%(45/1164)认为一般讲讲就可以,1.2%(14/1164)认为不需要。
表3 急救知识问卷结果比较Tab.3 Questionnaire results of first aid know ledge
既往有大量有关急救培训的科普研究,体现了前人把急救放到大众层面进行探索的成果[4]。研究显示,90.4%的学习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内继续进行急救培训,5.0%的学习者要求急救培训成为高校必修课,97.6%的学习者认为操作训练很有必要,操作要占急救培训教学的50.0%左右[5]。争救培训应突出急救技能的简单性和可操作性,培训6个月后仅剩少数受训者尚能保持原来水平,每隔1~2年应复训一次[6]。
近年来随着全民重视,急救科普得到了发展,我们采纳了上述经验,使得“白金十分钟”的急救理念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并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运用[7]。在2014军事演习中,“白金十分钟”急救理念被我军指挥员采用[8]。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横断面研究。
3.1 大众对意外伤病的认知和态度 本调查结果显示,如果遇到意外伤害,93.8%的群众选择急救首选120,83.8%没有处置过家人意外伤病的救护过程,说明急救并未落实在行动上,急救的技能还未能掌握。如遇到紧急情况,52.0%的群众呼叫急救系统,30.4%的群众选择在有人呼叫的情况下前往,27.2%的群众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由此可见,真正掌握急救技能的人数太少,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培训。41.6%的群众认为以后可以,27.1%的群众认为能力不行,均说明现在亟需学习和普及急救知识。学习救护知识的方法,53.2%是主动学习,其中51.4%通过电视学习。对时效性的认识,只有57.8%能认识到“白金十分钟”是留给大众自己做努力的,而不是依靠其他机构的人。
3.2 差异性比较 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调整得分中,中部和沿海地区的得分较高,而西北部和东北地区得分较低,因此应加大西北、东北部地区的急救知识培训,使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促进中国急救水平的提高。从性别年龄差异来看,男性得分低于女性得分;年龄在21~40岁得分最高,<20岁得分次之,41~60岁得分较低,>60岁得分最低。由此可以看出,21~40岁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资源,在日常生产中,急救培训机会比较多,因而得分较高。<20岁是学生或者青年人,青年人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快,易受到社会急救知识的熏陶,因此应该在学校得到急救知识的培训。41~60岁得分较低,因为这个年龄层次的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下降,不像上述两组有众多的培训机会。>60岁得分最低,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接受急救培训的机会较少,接触最多的是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因此应该多向老年人传授急救知识。
3.3 对活动的效果评价 此次活动88.2%的群众觉得很实用,83.2%的群众认为这种科普培训非常需要,65.2%的群众觉得能教会别人一些常识。关于对“白金十分钟”和其他急救培训知识的学习,两者都学过的得分最高,学过“白金十分钟”、没学过其他自救知识的得分次之;没学过“白金十分钟”但经受过其他急救培训的排名第三;两者都没有学过的得分最低。表明不同形式的急救培训是相辅相成的,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巩固急救知识。
3.4 “白金十分钟”科普模式 此种培训模式以“白金十分钟”急救理论、识别生命体征、心肺复苏操作、气道异物梗阻解除、徒手止血、体外除颤(AED)操作等为核心,采用多媒体、视频、操作、互动等形式于1.5~2.0h内完成。可根据不同人群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具有内容精炼、实用性强等特点,还可在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学过“白金十分钟”的得分比没有学过的得分高,是对上述模式的肯定。应该大力宣传急救知识,使大众掌握急救技能,学会急救和互救,创造生命奇迹[9]。
综上所述,完善急救“白金十分钟”理论体系,为构建自救互救体系、战场救护体系、平战结合的战创伤救治体系提供了时效性理论基础与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把“白金十分钟”理论进行普及、实践是对这一理论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致谢:感谢辽宁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李志辉、谷向民为本文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1] He ZJ, Ma JX, Wang YG. Establish emergency "p latinum 10 m inutes" idea, improve community rescue success rate of sudden death[J]. Med Philos, 2006, 27(8): 11-14. [何忠杰, 马俊勋, 王永刚. 树立急救白金10分钟理念,提高社区猝死抢救成功率[J]. 医学与哲学, 2006, 27(8): 11-14.]
[2] He ZJ. Rediscuss the emergency platinum ten m inutes theory [J].Med J CPLA, 2012, 37(5): 391-393. [何忠杰. 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 37(5): 391-393.]
[3] He ZJ. The emergency platinum theory and practice[J]. Chin J Hyg Rescue, 2013, 27(8): 144-150. [何忠杰. 急救白金理论与实践[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3, 27(8): 144-150.]
[4] Sun HQ, Jinag LP, Yang YQ,et al. Experience in communitybased citizen to carry out primary rescue training[J]. Med Inform, 2010, 10: 2987-2988. [孙海琴, 姜丽萍, 杨晔琴, 等. 基于社区公民开展初级救护培训的体会[J]. 医学信息, 2010,10: 2987-2988.]
[5] Fei GZ, Cai XF, Lui YL. Emergency centers and universities jointly run by self-help and mutual aid elective experience[J].Chin J Crit Care Med, 2001, 21(11): 676-677. [费国忠, 蔡晓峰,刘艺林. 急救中心和高校联合开办自救互救选修课的经验总结[J].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2001, 21(11): 676-677.]
[6] Peng YC, Guang LZ, Lui LQ,et al. Discussion of public aid training[J]. Chin Gen Pract, 2009, 11(9B): 1670-1692. [彭迎春,关丽征, 刘兰秋, 等. 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1(9B): 1670-1692.]
[7] He ZJ. The emergency platinum ten m inutes[J]. Med J Chin PLA, 2012, 37(5): 391-393. [何忠杰. 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 37(5): 391-393.]
[8] Yin WH, Zhang JY, Zhou N. W itness the scene in "medical m ission-2014" exercise information and medical standards to accelerate the battlefield. http://news.xinhuanet.com/m il/2014-09/28/c_127046862.htm. [尹威华, 张骄瀛, 周娜. 现场直击“卫勤使命-2014”演习信息卫勤与战场接轨加速时.http://news.xinhuanet.com/m il/ 2014-09/28/c_127046862.htm.
[9] He ZJ, Wang LX. To explore the first aid, clear the road of life[J].Chin J Crit Care Med, 2013, 33(11): 988-990. [何忠杰, 王立祥. 探索急救之道, 畅通生命之路[J]. 中国急救医学, 2013,33(11): 9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