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业城市旅游转型研究※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2015-03-02 03:24李志飞聂心怡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黄石市资源型旅游业

李志飞 聂心怡 余 纯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业城市旅游转型研究※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李志飞 聂心怡 余 纯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工业城市黄石市为例,采用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从产业现状、居民感知和转型路径三个角度阐述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业城市旅游转型。研究发现:(1)形成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吸引物为中心区域的多方位旅游资源整合是实现黄石市成功向旅游城市转型的必经之路;(2)黄石市向生态旅游城市转型极大程度上依靠当地居民的参与意识;(3)营造良好的环境是黄石市城市转型的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更要以此为前提。

资源型城市转型;旅游城市;生态文明

一、引言

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关于工业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业转型思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等研究各种各样,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相关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多以归纳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国内外,把旅游作为城市的持续产业并取得成功的资源型城市有许多,如德国的鲁尔区、玻利维亚的金矿城市伯托亚等等。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不够重视到逐渐受到各方面关注是我国资源型工业城市发展研究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后,转变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被提上议程,还有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和低碳经济的提出都对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日渐枯竭不可避免的会使城市失去发展的动力。而资源型工业城市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积极发展旅游业,发挥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同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平稳较快的发展。

本文将以黄石市为例,探讨其旅游开发模式,进而研究黄石市如何在资源枯竭的状态下实现城市由传统工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型。本研究对实现黄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对其他工业城市转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布莱德伯里对加拿大资源型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认为垂直一体化公司控制着资源开采和相关城镇,资本积累总体上的最大化是它们的目标[1]。在工业化到逆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的英国,随着工业考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资源型工业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逐渐兴起。从广义上来讲,资源型城市的工业旅游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对原有的厂房建筑、工业机器、生产设配等进行保护、利用和改造,使其具有观光、游乐和休闲功能,同时能让游客感受到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工业遗产旅游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的铁桥峡谷、日本“煤炭之都”的夕张市都取得了成功的开发。美国学者杰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中提到:“旅游总是涉及到比常住地更为新奇的目的地。而工业遗产旅游能够激发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要,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工业遗产旅游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

(二)国内研究综述

1、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

张米尔运用产业演进规律和区域发展理论,研究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背景、转型模式、产业组织和相关政策等[3]。刘吕红以富荣盐区城市变迁为例,分析了清代传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齐建珍则对资源型城市的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对资源型转型的本质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和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应成为一门学科。

2、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方法

常捷等认为,在旅游业发展初期,作为旅游后起的资源型城市,往往由政府主导起关键的作用[4]。资源型城市只有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的需求,打造突显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段学成等分析了山西临汾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压力,并提出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带来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临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5]。胡晓晶等以德国鲁尔区工业旅游为研究对象,指出由于资源产业具有特殊性,因此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进行产业转型。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是循环旅游经济产业链[6]。

3、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的结构

刘晓秋在《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战略转型》一文中则对旅游转型提出了系统的看法。他认为在旅游发展方式方面,由大规模开发建设观光旅游景区(点)向建设旅游目的地转型。并提出了旅游业的产业聚集对发展旅游业的重大影响,因为旅游业的产业集聚体现了一个特定地区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功能的环境吸引力,也成为地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7]。从国内研究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的方式来看,目前的转型程度还不是很彻底,没有从系统的高度来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而系统的规划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如山东的枣庄等城市转型,依托其本身资源开发枣类食品产业,但是这个切入点过窄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难以起到相应的带动作用。而孝义市的转型就定位其转型发展,明确其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然后按照这样的战略目标具体有步骤的部署发展道路。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

本文选择黄石市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原因是黄石市作为国家公布的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的试点城市之一,实现其结构转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迫切性。

经济优势:黄石综合经济实力在19个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中居靠前几位,GDP、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前列,这些都为黄石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并向旅游城市发展夯实了经济基础。

区位优势:黄石市交通发达,早在1892年就建成了湖北省第一条铁路。建国后,又修建了武大铁路、大沙铁路,形成发达的铁路网络。连接京广、京九两条运输大动脉,106国道从铁山境内通过,东抵沪宁,西达四川。同时黄石市位于武黄高速公路附近,并且在2008年加入以武汉为中心的生态城市圈,高铁的建成更是加强了黄石与全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的联系,扩大了客源市场。

旅游资源优势:黄石市因铁得名,素有“世界第一铁城”之称。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建成大冶铁矿,其是我国近代第一座大型露天铁矿,也是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建国后国家重建大冶铁矿,毛泽东曾经到铁山亲自视察大冶铁矿,甚至传说得道仙人铁拐李还流连过黄石市的九溶洞。庞大的铁矿规模和悠久的历史赋予了黄石市独特的旅游资源。

更重要的是从现实数据来看,由于资源过度开采黄石市可利用的矿产资源逐年减少,众多采矿企业已经步履维艰,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同时采矿业已经给矿区生态环境施加了超负荷压力,严重影响生态平衡、资源高效利用和群众生产生活。这些因素使得黄石市的转型迫在眉睫,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和强关联性见长,在拉动就业增长时呈现出就业容量大、门槛低和方式灵活等特点,表现出较强的就业弹性[9]。同时,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又为黄石市由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主要调查黄石市居民对黄石市旅游转型的态度,旅游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对现旅游业的看法。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变量、旅游特征、居民感知3个方面。对旅游转型的态度采用里克特5点评分量表的方式来测量,将调查者对测量项目认同程度的强弱划分为5种程度[10]。

2、样本选择

样本选择的原则是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当地居民,使样本最大程度地代表总体。同时,抽取对发展旅游业持有各种态度的人员进行调查,覆盖到文化背景等非物质性特征层面。在具体区域分配时,我们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重要性差别,对样本量分配进行差别对待,明确调查的核心市场、基本市场和外围市场。问卷在2015年7月19日至21日期间发放,共发放问卷315份,回收311份,样本回收率是96.73%。运用Excel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

四、结果

(一)产业现状

1、从微观角度看黄石市的现状

作为我省的重点铁矿基地,矿冶为黄石市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然而,挖矿——卖矿这个简单的循环在黄石市延续了百余年,产业单一。隋映辉认为黄石市的资源型主导产业已进入衰退期,产业发展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环境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低、产业结构单一、配套产业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以资源型大企业为核心,众多小企业为其生产配套的关联模式和组织管理呈现脆弱性和不合理性[11]。同时资源型城市在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以生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双低的产品为主。随着资源日益枯竭,高度依赖资源的产业系统将会迅速走向衰落。

2、从宏观角度看黄石市所处的环境

黄石市被评为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的试点,为黄石市的转型带来了政策优势,使黄石市的重新规划和开发在一个良好的背景和环境下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适逢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口号,使得黄石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得以在一个良好的大背景下进行,在这样一个温度适中,体积刚好的社会大熔炉里锤炼出的黄石市才会更加具有生命力。我国早期旅游业的指导方针中已蕴含着生态、绿色和可持续的理念,并在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中也有体现。1999年和2009年国家旅游局两次将旅游主题确定为“生态旅游年”;《江西生态旅游省级标准》等多个地方标准出台与实施,深圳、鄱阳湖、广西等多地谋划建立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生态旅游基地,则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回应。企业在政府有力推动下,积极参加低碳旅游的产业实践,比如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深圳东部华侨城。这些理念和实践都为黄石市建设的完善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居民感知

笔者主要是调查当地居民对黄石市由资源型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的看法和态度。首先,我们调查了当地居民对这次转型的了解程度,41%的人对其只了解一点,还有14%的人对其完全不了解,表明多数人对黄石市的转型还不是很了解,说明政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当地居民还没有树立起作为旅游接待者的主人翁意识。但是62%的人对这种旅游转型比较有信心,66%的人欢迎外来者来黄石旅游,说明这种转型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其次我们了解到了当地居民对于外来者的欢迎程度如图1。从数据分析来看,黄石市人民对于外来者还是很欢迎的,只有8.91%的人出现排斥反应。

图1 黄石人民对于外来者的欢迎程度

同时笔者调查到黄石人民对于自身所处城市转型的感知程度(图2):

图2 黄石人民对于城市转型的感知程度

表明大多数黄石人民还是能够感知到城市转型对生活带来的影响。然而48.56%的黄石人民认为其幸福指数有点提高,32.42%的人们认为无明显改变,说明人民对于城市休闲娱乐功能的需求与当前黄石市休闲娱乐的现状不能满足人民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通过对黄石市人民的访谈,人民普遍抱怨收入水平远跟不上CPI指数的上涨。人们无力进行额外的旅游休闲活动,对政府的效率持怀疑态度等等问题。所以通过黄石市的旅游城市转型还可以改善政府形象,提高黄石市人民的幸福指数。

对调查到黄石市发展旅游业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上面看:

图3 发展旅游业的影响

可以看出发展旅游业对黄石生活环境的改善有着功不可没的地位。发展旅游业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生活环境的改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使黄石市居民休闲去处增多,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表中看出,对居民最大的影响就是造成了当地物价水平的上涨。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这些都是我们在旅游规划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同时我们还调查了黄石市人民对转型为旅游城市是否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图4):

图4 城市转型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只有12.27%的人们认为转型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2.11%的人认为转型只是很少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明人们普遍还没有看到转型带来的效益,没有预计其带来的长远利益。从数据结果来看,当地政府应该加强黄石市由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的知识和内容的宣传力度。

从调查到的黄石市关于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来看如表2:

表2 旅游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可见当地旅游业发展已经极大的带动了餐饮业和交通业的发展,为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人们深切的体验到了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黄石市旅游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随着黄石市向旅游城市转型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但目前黄石市的游客住宿环境和消费品市场还比较低端。难以满足将来市场的需求。

(三)转型路径

面对可持续发展、结构调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财政支出等方面的新要求,黄石市城市转型成为其发展的必然出路。社会已广泛认可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旅游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旅游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就业、吸引投资、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起到积极地作用。

在黄石旅游发展的不足方面,39%的黄石人民都认为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知名度。而浙江遂昌的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和深圳欢乐谷的金矿镇都是以矿冶为主题的旅游地,并且这两个旅游地的景区建设都比较完善,同时也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作为主题公园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同样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要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12]。

从专利角度上审视,笔者认为要打造出黄石市旅游的招牌——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就要树立一种商标意识。就像迪斯尼乐园一样,让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深切的体会到旅游的主题和核心。同时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景区要打出知名度广告的宣传作用很重要,广告以简练的方式直接体现了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强化消费者的意识即赋予产品精神[14]。在开发旅游产品方面,可以设计出标志性的体现矿文化内涵的徽章和纪念品等来传达旅游的核心价值。同时在广告宣传上,我们要注意资源型和概念性形象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旅游产品推广。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黄石市的旅游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而旅游资源又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目的地旅游的动力源泉。黄石市国家矿山公园的开发为工业遗产旅游模式,配以矿业博物馆、景区公园模式等模式。这些旅游资源都是有意识、有步骤的进行区域一体化整合开发。依托黄石市原有的矿冶我们可将其变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把黄石市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作为一个亮点来吸引游客。笔者认为以矿冶作为切入点来吸引游客存在巨大前景。因为矿工们经常在地下几百米的矿洞里作业,这种工作在人们眼中充满了神秘性和未知性。

2010年,智利圣何塞铜矿大救援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现如今,借此“余温”,智利推出了煤矿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到矿工在地底坚持的艰辛。智利矿工获救后全国兴起煤矿游,人们纷纷乐于体验矿工的真实生活。可见矿产地质旅游景观作为一种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且黄石市的矿冶旅游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而矿冶人文旅游资源又是历史的,二者都是稀缺的。这正是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在旅游意义上的稀缺性是决定其经济价值的依据[13]。

当然我们要注重各个旅游景点的开发。因为互补性是旅游产业聚集的主要特性之一,且聚集于某一区域的旅游行业间彼此相互依赖是由旅游产业特性所决定的,即各旅游行业通过相互合作为旅游者提供本地区的特色旅游产品[19]。所以我们在开发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项目(如地下探幽、寻找宝藏、高科技的观景平台等活动),同时配以九溶洞、熊家境、东方山等辅助景区。如熊家境可以依托其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环境开发成高品位的农家乐形式,同时要注意服务特色化、旅游主题内容与项浥目特色化。而六月的白雉山更是一派“朝飞厌 林阴密、麦香氤氲暑溽清”的良辰美景,一派莺飞草长。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改造就可以建蒙古跑马场和一些户外体验项目。总之,我们应以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相结合的思想来开发和规划黄石市的旅游资源,着重加强城市的休闲娱乐功能。

同时,旅行社作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地位毋庸置疑。而从对黄石市从事旅游的人士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黄石市政府不仅对当地旅游没有政策倾斜并且存在很多漏洞,旅行社经济发展缓慢致使旅行社事业处于低迷状态。当地旅行社也只涉及一些低水平的组团业务,很少会参与地接业务。这一点是不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在向旅游城市转型后,我们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扶持当地旅行社的发展同时完善旅游政策,扫清黄石市旅游发展的障碍。

图5 黄石旅游转型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

本文首先整合了关于工业城市旅游转型的研究概况。其次通过深入当地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黄石市的实际,分析了黄石市在旅游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发现:(1)形成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吸引物为中心区域的多方位旅游资源整合是实现黄石市成功向旅游城市转型的必经之路;(2)黄石市向生态旅游城市转型极大程度上依靠当地居民的参与意识;(3)营造良好的环境是黄石市城市转型的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更要以此为前提。

在对黄石市生态旅游进行全面的生态旅游规划的同时,我们要谨记其旅游城市转型,应该是从全方位角度上来看的。就像刘晓秋认为的,在旅游形式方面,由观光旅游向多元化复合型旅游转型;在发展方式方面,由大规模开发建设观光旅游景区(点)向旅游目的地转型;在产业结构方面,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在产业功能方面,由以创汇为主要导向的入境接待型旅游向综合功能型的国内旅游业转型[16]。

六、政策建议

各地在向旅游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从产业网整体角度来进行旅游产业规划,通过互补各行业之间的优势,实现产业发展格局的整体优化。此外,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整合,以及实施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模式也很有必要,这将有利于推动旅游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促进集群效益,实现资源的共享,成本的分摊和知识转移扩散,形成多赢的局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发展旅游业时,黄石市必须明确区分和准确定位消费人群的收入水平及实际支付能力的结构。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制定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旅游营销策略,开发具有差异化特征的订单式营销网络,以及相应消费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使黄石市成为他们经济承受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17]

黄石市的旅游发展模式应该是一种“人——自然——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18],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独立存在的个体,整体论是它的核心。在对黄石市旅游规划时应该注意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1]Bairoch,Paul.Cities and economic devolopment:From the dawn of history to the present,Christopher Braider,Trans [J].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8(3)33-45

[2]FORESTER j w.World dynamites.Cambridge Mass[J].The MIT Press,1971,24(2):17-18.

[3]张米尔.资源行程是产业转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16(6):48-49

[4]常捷,石志萍,董志华.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业发展[J].创新研究,2005,12(3):19-20

[5]段学成,朱晓辉,王国良、梁.资源型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J].创新研究,城市问题,2007,14(5):28-29

[6]张丽兵.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3-6.

[7]刘筱秋.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战略转型 [N].中国旅游报, 2010,1,6,第011版:1-2

[8]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4

[9]张辉,王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旅游业稳定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8):6-7.

[10]刘学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探讨 [N].光明日报, 2010,1,17,第007版.

[11]隋映辉,赵琨,于喜展.基于系统创新实现资源性城市产业转型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术年会论文 集,2009.

[12]刘益.旅游业对扩大我国最终消费的影响评估及对策分析[J].

[13]胡晓晶,喻继军.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旅游业地位与作用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7,10(4):44-46

[14]高静.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分析与关系模型[J].旅游学刊,2009,27(4):42-48.

[15]杨勇,中国旅游产业区域聚集程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10):37-42.

[16]黄常峰,孙慧,何伦志.中国旅游产业链的识别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1):18-23.

[17]王有成.论旅游目的地联合营销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9,24(6):53-58.

[18]张晋光.徐霞客的生态观考论[J].旅游学刊,2010,25(11): 80-83.

责任编校:邓小妮

On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ites into Tourist Cities Based on the Change of Economic Growth Mode——Taking Huangshi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Zhi-fei NIE Xin-yi YU Chun
(Hubei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62,China)

With Huangshi,a typical resource-based industrial city as a case,the paper studies the industrial cities'transformation into tourist cities in three aspects---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industry,the citizens' percep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ath.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case study,the survey yields the following results:firstly,to achiev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multi-faceted tourist resources together with National Mine Park as the central attraction;secondly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relies on the local residents' participation;thirdly,good environment is fundamental to Huangshi's transformation,which is also the premise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resource-based cities'transformation;tourist city;eco-civilization.

F592.3

A

2095-7955(2015)05-0005-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YJCZH086);国家旅游局重点科研立项(项目编号:13TAAK005);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编号:TYEPT201433)。

2015-09-26

李志飞(1976-),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聂心怡(1993-),余 纯(1990-),女,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黄石市资源型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Usages of “IT”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黄石市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黄石市助残机构发展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