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磊昕
(解放大路小学 吉林长春 130021)
新课程下创造力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运用研究
郑磊昕
(解放大路小学 吉林长春 130021)
美术是新形势下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以促使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新课改要求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采用现代的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进行教学和学习。由于小学的特殊性,我认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特点就行教学,改变课堂教学风格,提高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同行间互相交流借鉴,求同存异。
新课程 创造力 小学美术 综合素质
1.从必要性的角度来说
美术课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单单依靠教师的教授,是不足以让学生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掌握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了观察、模仿等这些基本的学习手段,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重视创造力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一部分弊端,使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大大激发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
2.从重要性的角度来说
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创造力的教学策略,有利于解决美术课中理论知识无法解决的一些知识问题;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策略的改进,促进构建新型课堂,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3.美术课堂中的创造力已经受到广泛重视
通过对周边学校的了解,我们知道,创造力在我们美术教育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美术课,现如今已经变成同学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学生对参与美术活动充满激情与活力,教师授课也变得越来越充满自信。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应用这样的方法,去教授课程,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教学策略的好处,不仅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完成,而且学生对知识打的掌握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以前总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学习,教师必须通过布置课上活动内容等手段,强迫学生去参与,而现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2]
1.老师要努力的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境、逐步的将要讲的问题引入;我们都学过心理学,都知道动机是由需要引发的,而且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这本身是需要学生自觉去完成的,如果教师总是用命令的方法,强迫学生学习,那么取得的效果也不会很好。所以教师要努力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教学内容之中。比如说讲到毕加索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努力的创设一些和毕加索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感觉,这样无疑是有利于学生对于毕加索作品的理解,也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教师要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合作探究,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小学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对于整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思维十分的活跃,并不是定式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积极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去创新,去想象。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开展的话题必须与课堂内容相关,而且必须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才会有兴趣,去想象,去创造,同时教师要注意抓住教学重点,在欢快的氛围中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3.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的练习,创造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反复才可以巩固,也才可以正确的应用。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做一些练习,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条理化,也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更快的、更熟练的掌握知识,从而为自己的创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要及时的找老师寻求帮助,尽快的解决问题。
4.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经行认真的反思,小结归纳课堂内容;传统上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应该对课堂进行小结,但是对于我们新的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结,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帮助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积极性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去创造。
发挥创造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不等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不是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而是让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它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课堂活动方式,它是我们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的手段,它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的课堂状态,使课堂氛围变得愉快、宽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学习,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学生喜欢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有利于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必须要学会引导,引导学生去正确的创造,同时也是对教师能力的提高。[3]
[1]谭丽娟;试论中小学美术教育设置构成课程的意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2]陈群;基于“美术是生活、是文化”的小学美术教育实践六点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3]广州幼儿师范学校 朱晴 湖北荆门沙洋实验小学 徐慧 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谢光领;传统与现代 童真与童趣[N];美术报;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