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燕 李 梅 黄竞跃
(四川省科协,四川 成都 610041)
科协与学会关系探析
林鸿燕李梅黄竞跃
(四川省科协,四川成都610041)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下,符合科技团体自身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将面临改变。进一步理顺科协与学会的关系,对于科协和学会参与社会治理、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科协学会关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科技类社会团体由于管理相对规范,在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中首先得到关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科技类社团作为重点培育的四类社会组织之一,采取直接登记的方式为学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级科协为推动学会发展正大力开展推进学会能力提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工作,而创新社会治理对人民团体自身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学会不断发展壮大和科协自身改革的需求,科协与学会的关系再次引起了社会公众以及行业的关注。笔者结合四川省科协与所属学会的发展实践,思考和探究了近年来学会的发展进程,对科协与学会未来的发展定位和关系转变有了粗浅的认识,希望对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一)法律法规赋予科协管理者身份
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了业务主管单位应该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责,主要包括“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指导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和“负责社会团体年度检查初审”等项事宜。因此,科协作为科技类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既是科技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监管者,对学会承担管理、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工作,并依法维护学会和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二)学术属性赋予科学共同体组织者身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需要交流,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承认,因此作为共同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专业社团随之出现。面对知识多元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治理面临的专业诉求,以及社会各学科、各领域协作发展的需求,科协逐渐成为所属学会认可的“科学共同体”的组织者,这些学会是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组建的,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的社会团体。通过科协这一共同体,一大批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专家学者可以充分地接触并开展交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交流平台。
(三)国家社会治理的传导者
科协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充当着党和政府与科技工作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科协根植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反映科学共同体的共性诉求,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依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组织科技社团根据自身实际参与社会治理。科协通过引导培育一批独立公正、行为规范、运作有序的学会,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公共服务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然而,在实践中科协的传导功能和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沟通渠道不对称,即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可以逐级或通过公共媒体传达到社团组织和各条科技战线的科技工作者,而广大基层科技工作者关于自身发展或者对体制改革、制度改进等方面的诉求尚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党委和政府,在这方面,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对体制外的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和凝聚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科技界自律的倡导者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发展既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科技项目资金管理不尽合理,科技评价导向不够科学,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导致部分科技人员行为失范,这些诟病已经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新政策。在执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科技界的自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科学共同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科协倡导共同体自律机制的建立,比如科协制定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科技人员的教育,倡导创新光荣,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这必将促进各学科的自律规范建立,最终形成被全体科学共同体成员认同的道德准则。
(一)科技类社团发展的新形势
1.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宏观背景。为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中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转移政府职能”,“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等,科技类社团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2.科技类社团的社会定位。当前,社会组织面临高速发展时期,通过积极培育,社会组织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即将以全新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从以前政府的助手变成政府的伙伴,参与社会治理,实现社会组织、政府与企业三方面的和谐稳定。科协和学会作为科技类社会组织,广泛活跃在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自治、提供公共服务、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规划,科协与广大学会的作用将在新一轮社会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学会将成为国家提供科技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力量、科技政策制定的决策咨询机构、重点项目评价的主要第三方、科学技术教育普及与传播的主渠道、科普工作的生力军。
(二)科协改革的发展方向
1.逐步结束管理者身份。在双重管理体制下,学会在成立、注册登记、年度检查等方面都按照《条例》的规定,接受科协的前置审批,这样的管理理念虽然有利于从专业角度弥补登记管理部门人力与专业管理上的不足,但以限制、监管为主,不利于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鉴于此,民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立直接登记管理体制、改进双重负责的登记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措施,切实简政放权,推进政社分开,科协将不再以行政审批事项为手段对学会进行管理,解除了科协对学会的“硬约束”,科协学会工作将进行重新调整。未来科协对学会的吸引力、凝聚力主要取决于为学会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的内容及质量等,科协将逐步淡化学会管理者的身份,转而发挥培育孵化、资源拓展和规范引导等枢纽型功能作用,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团结联系相关科技社团进行协调指导、示范带动和综合服务。
2.加强科学共同体建设。科协及广大科技类社团,是以促进科技发展和进步为目的,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传播与普及、咨询与服务、成果转让与评估的社会组织。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在教育科技、健康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治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科协充分发挥学会会员的作用,凝聚最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努力发展学科、服务社会,增加科学在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效益。成立于1848年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综合性民间科学组织,它的成立和发展以及相关的特色活动,为科协与学会的学术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促进会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科学教育以及科技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并向美国政府积极提供科技政策咨询意见。通过推进科学家相互合作,促进科学自由,提高了科学在为人类造福方面的效益。经过近200年的发展,美国科学促进会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24个科学领域学部,265个分支机构和研究院所,拥有将近14万名世界各地会员的大型科技类社会组织,主办的《科学》杂志和科技奖励(华盛顿科学写作奖和纽科姆·克利夫兰奖等),都得到了广大会员和国际学术权威机构的认可。
四川省科协和学会的发展经历过低潮期。1998年,四川省民政厅重新确认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协所属的153个学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省级学会减少到30余个。经过17年的积极培育,现在四川省科协所属学会已经增加到173个,省科协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省级学会增至89个,学会队伍稳定、有序。省科协对学会的管理和服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组织建设
1.强化自身,加强管理。长期以来,四川省科协坚持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为了加强对全省学会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学会的改革与发展,四川省科协于2004年制定印发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省科协对学会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学会的组织建设、学会活动、财务管理、工作奖惩等做出了相关规定。与此同时,还将《学会理事会工作制度》等11个参考性文件印发至所属学会,为学会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2.评价表彰,示范带动。为了有效地促进和引导学会在服务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四川省科协坚持每年开展先进学会的评选工作,按照先进学会的评价细则对学会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学会活动、经费来源、工作创新、拓展活动领域、完成上级组织交办任务的完成情况等6个方面对55项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评选出当年学会工作的先进集体,并予以表彰奖励。同时,自2011年起,在先进学会中开展“十佳”学会评选活动。通过几年的探索,“十佳”学会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典型学会,在学会工作中营造了团结奋进、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了品牌效应。
3.加强联合,服务社会。近年来,四川省科协带领和指导各省级学会、市州科协上下联动,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会活动,收效显著。一是开展“厂会协作”和“村会、会会协作”活动,通过结对子、签订项目协议、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形式,帮助企业和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做好参谋助手。四川省科协认真组织省级学会、市州科协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全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和论证,当好省委、省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提供政策咨询,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三是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传播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科普知识。如由四川省科协主办,各省级学会承办的“天府科普大讲堂”已经开展了279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四是组织省级学会与高校学生社团开展“携手未来”合作行动。积极整合高等院校及省级学会资源,为高校社团提供活动资源和管理经验,为省级学会培养新生力量。
(二)科学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争取政策支持。四川省科协党组高度重视学会的发展和能力提升工作,专门成立了四川省级学会能力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随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情况,积极争取政策支持。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川委办〔2012〕22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民生改善的通知》(川办发〔2012〕69号),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民生的水平,支持群团参与社会治理工作。
2.争取经费支持。近年来,四川省科协大力支持省级学会开展各项活动,并根据省级学会的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坚持自我发展和政府支持相结合,以项目奖励资助的方式表彰、带动学会能力提升。参照财政部和中国科协共同设立的“提升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做法,2013年四川省科协开展学会能力提升工作,以项目带动的方式,积极推动省级学会在内部治理、学科发展、学术活动、服务企业、承接职能、科技评价、决策咨询、表彰奖励等方面更有作为,不断提升学会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打造能负责、能问责的现代科技社团。为了确保省级学会能力提升计划的顺利实施,省科协积极向省委、省政府争取专项资金支持。2013年,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省财政首次将学会能力提升列入财政专项,新增专项预算100万元,2014年划拨专项经费235万元。
3.推动第三方服务功能的实现。四川省科协充分发挥科协及所属学会在项目评估论证、科技评价、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和科技奖励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学会开展决策咨询、管理咨询、工程咨询、技术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工作,以此拓展服务职能,为稳妥、有序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打牢基础。目前,各省级学会承接了部分政府转移职能,包括职称评定、专业资质认证、成果鉴定、科技项目评审、行业规划论证、科技成果评定,制定标准等。
(三)开展活动,推动学科发展进步
一是坚持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打造全省具有指导性、示范性的学术活动品牌,为省级学会搭建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带动省级学会和市州学会开展工作。目前,省科协主办的学术活动主要有“天府创新论坛”、“中青年学术大会”、“博士专家论坛”等。二是鼓励支持学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省科协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以项目支持为抓手,积极推动省级学会开展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各省级学会共举办学术交流会议943场次,参加大会交流人数87209人次,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5148人次,收集学术论文14981篇,编印论文集149册。市州科协及所属学会共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1248场次,交流论文5180篇,参与人数36900多人次。
(四)主要成效
1.通过对学会工作的指导,夯实学会发展的根基。省科协将学会组织建设的规范要求纳入省科协对学会的目标考核,通过达标验收和年度考核,创建了一批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活动形式多样、服务质量好的规范性学会。目前,有173个省级学会基本健全了制度,学会的分支机构也比较完善,部分学会还建立了动态学会专家库,学会与科技工作者的信息沟通渠道越来越畅通。学会秘书班子中的专职人员所占比例大幅上升,有条件的学会还配备了专职干部,会费收缴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会员参与学会活动的热情更加高涨。
2.通过实施学会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实现对学会发展能力的全面推动。开展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以来,四川省科协共收到全省具备条件承担项目的省级学会项目申报274个,经过资格审查、专家审核,全省共有85个省级学会获得四川省科协学会能力专项资助,受资助项目165项,合计专项资金443万。
3.通过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拓展职能等方面成效初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省科协下属的173个科技类学会中,已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的学会24个,共承接职能51项,具备承接职能的学会30个,拟承接职能110项。同时,四川省科协积极与民政厅、科技厅等相关厅局合作,为省级学会争取项目支撑。2011~2014年,四川省科协支持30余个省级学会争取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项目”,获得经费支持近百万元。另外,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设立了“李冰奖”,并且已经形成了品牌。
4.加强学科共同体建设,增加会员凝聚力。经过10多年的努力,四川省科协认真做好对学会的指导、管理、协调、服务和监督,形成了对省级学会管理、服务的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于此同时,努力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为学会发展营造了政策方面的宽松环境,推动了学会创新发展、组织建设、业务活动等项工作,得到了广大会员的认可和支持。近年来,四川省石油学会、四川省水力发电学会主动要求变更业务主管单位为四川省科协。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四川省科研院所协会、四川省医师协会主动要求加入四川省科协,并成为团体会员,这些都充分地显示了省科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科协与学会关系的发展思考
科协和学会同属于科学共同体,具有共同的追求目标。从外部来看,它可以代表和维护科学工作者的利益;从内部来看,它提供了一种组织和形式,有利于学术交流,有利于共同体内部的各类评价。在今后的一段时期,科协作为科技类社会团体联合体最大的科学共同体,在社会管理中将与其他社会组织一起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方,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参与者的作用。科协与学会将建立类似兄弟的联盟伙伴关系,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不管时代怎样变迁,科协始终对学会具有引领和协调作用。多年来,科协开展的各项活动,赢得了广大学会的认同,科协在党委、政府与科技界直接架设了双向沟通的桥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另一方面,科协始终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和宗旨,学会在科协全委会、常委会、专委会层面有话语权,体现了学会和科学家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会的信任。科协要坚持科技界的共同价值规范,淡化行政色彩,强化科学共同体的鲜明形象,为学会搭建好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合作互动、交流展示的平台,努力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科协对学会工作的未来领域
1、科协为学会引领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策划,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尽快地完善国家层面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和法规的相互衔接,推进社会组织立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社会组织立法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可以基于我国社会组织的运行实践,借鉴他国(地区)的立法经验,研究与社会组织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合理选择社会组织法的立法模式,明确社会组织的法人属性,积极推进社会组织法的制定。
2、开展基础性建设性工作。一是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引导学会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组织体系、规章制度的完善,减少学会对政府和其他经济单位的依赖。二是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学科组织内带有共性的问题,以便制定政策的部门出台更加准确的政策,促进学科和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调,在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争取加大对学会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和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研究建立社会组织监督评估机制、奖惩考核机制、竞争激励机制等社会组织的运作机制。
3、为学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开展组织协商探索。按照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要求,让学会通过科协组织更多地参与到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协商中来。二是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科协在政府购买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将适合科技社团提供公共服务和有关事项更多地交由学会承担。三是提高公众对社会公益组织的接纳意识和认知水平,为学会获得社会及行业认可创造良好的条件。
4、科协为学会提供服务。一是反映科技界的整体诉求,努力营造创新环境。科协应该经常深入学会,倾听科技工作者的呼声和意愿,例如多数科研院所和高校采用“工分”制考核科技人员,这是不利于创新的,特别是基础类学科的创新。因此科协应该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近年来,针对一些科技类社团和广大科研人员反映的科研和人才项目评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科技部、中组部、财政部等12家单位联合开展改进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工作,并且取得积极成效,缓解了矛盾。二是扩大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范围。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开放化的社会,科技工作者从业单位已经从传统的公有制经济单位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一些网络公知、非公经济新生代、海归人员等新兴社会群体作为科技社团成员出现在公众面前。科协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代表,应及时将其吸纳或凝聚在学会周围,为科技创新服务。三是积极为学会搭建学术交流和科普平台,探索新兴学科,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科技走向公众。美国科学促进会自成立起,既是一个科学与工程学会的联盟,又是一个吸收个人成员的组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普及科学的组织。该会每年召开让公众理解科学,推动科技走向公众的年会,不仅为来自各地的科学家提供了交流和辩论的机会,也以增加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了解为主要使命,组织面向公众的展览和寓科学于娱乐之中的各类活动,给公众提供了接触科学、掌握知识的机会。
5、促进科技界自律和规范。在科学共同体中需要适度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又不能过度激烈和无序,否则会导致诸多弊端和内耗,甚至为争夺课题、项目、优先权、奖励等而不择手段,相互攻讦。前几年的方舟子、肖传国事件,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久久不息?从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因为科学共同体的评价功能和自律机制缺失。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尽管是一个法制社会,但如今面临社会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方肖事件,客观上就需要一个公正立场和专业水准的科学共同体,从高度权威的、公平公正的地位和角度出发,发挥行业或学术的自律和协调作用。通过行业(学科)的权威共识,化解矛盾,协调利益,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综上笔者管窥之见是:科协管理者的身份将会随着国家社团管理体制的改变而消失;作为科学共同体组织者的身份,将会伴随科学发展的内生需求而长久存在;国家治理传导者的身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因社会治理的转型需求而得到强化,长远看则会随政府需求的消失而消失,而科技界自律倡导者的身份,将会因社会需求而转化为执行者、监督者。在身份和角色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科协会通过卓有成效的服务团结和凝聚学会,双方会以更加紧密的结合方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