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凸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质疑中进行

2015-03-01 11:5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2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主体探究

朱 倩

(江苏省宿迁经开区南蔡实验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凸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质疑中进行

朱 倩

(江苏省宿迁经开区南蔡实验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点尝试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放课堂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 主体地位 凸显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就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效果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以下是我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教改实践中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内驱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煽情”功能,运用各种手段,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用案例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的案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其基本宗旨,是发挥其中主人翁的榜样的模范作用。

例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现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克服身体残疾,发愤图强,写出了《我与地弹》这样的感人至深的散文。[2]

听了史铁生的动人的故事,他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心中自主地产生一种感动,一种崇拜,一种模仿,一种学习,一种向往。这就为学习课文打下必需的知识和情感基调。趁此,我导入了《海伦·凯勒》课文的学习。

2.运用音乐艺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能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学《月光曲》,在教学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月光曲”这一段时,语言文字优美,意境幽远,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时我巧妙地运用钢琴曲《月光曲》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欣赏优美的旋律中体悟意境,领会情感,学习了文章的语言文字。从而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3.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

一直以来大部分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都习惯性地用一把符合自己意愿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读得是否有感情。记得有一次在公开课上,指导朗读时,我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希望他们能心有灵犀一点通.起先,同学们跃跃欲试,我听到满意的则夸奖,不合意的或请坐,或给予暗示,学生见几个小伙伴没得到我的赞许,便望而却步,放下了手课堂气氛骤然变冷,这令我异常苦恼。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是的,我怎么能用心中唯一的、完美的朗读标准来苛求学生,而忽视他们对文本的诠释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忽视他们宝贵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呢?

二、开放课堂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必须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见,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语文,开放课堂的时空,开放教材内容,开放教学方法,开放学生思维,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1.学习内容自主化

只有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让他们乐读爱记,如教学《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时,我以“你喜欢脱壳前,脱壳中还是脱壳后?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这一问题引路,让学生有选择地研读,读后组织评议、交流。由于学生研读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内容,同学们都十分投入,有的甚至情不自禁地模仿起金蝉脱壳的动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学习方法个性化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用生活来补充“文本”,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

教《莫高窟》一课时,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学习方法,过了一会儿,有同学站起来,兴致勃勃地谈她的学习方法设计,片刻后,同学们都赞同这个方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个小组都尽力地把自己选择的景观介绍得具体,生动,让人恍如身临其境。

我深深地体会到: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体验成长快乐的课堂。

3.作业形式多元化

新课标指出:要创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课本为点,扩大阅读面,大量积累语言,这样的作业,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激发了学生积累诗句的愿望,给了学生独立自由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没有强迫性的学习能久留于脑海中,如果在教育孩子时能发挥其主动性,我们就能看到人类天性的流露。“探究”是孩子的天性,但很多时候被教师“好心”的帮助抑制了。放开双手,孩子在需要的时候会来找你的。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问题是推进学习的动力之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学生提出有水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即使是一些“异想天开”的“另类”,教师也要给予合理的保护,不可求全责备,要让学生感觉到提问题是一种创造,是一种享受,甚至是光荣的。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以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课后延伸,深入探究

六年级现行教材每个单元练习中都有一项“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综合实践能力,力求使学生的学习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课后的延伸,让学生把活动探究带“回家”。学生对这种活动充满了新奇兴趣,都能积极认真地完成。同时畅想未来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幻想深思,在自己亲历真实的探究过程中得到知识和警示,把学习的权力真正地交给了学生。[3]

课堂是收获的沃土,是成长的感动,是文化的陶冶。新课程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应该贯彻始末。

[1]张晨瑛,励汾水,陈树宝;《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撰写与例举》;宁波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刘毅;《语文教改新趋势》;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3]李冰霖;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2月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主体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