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丽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四川巴中 63600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和水肿,是面神经受压所造成的,因缺血、水肿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压迫性缺血,血液循环受阻,神经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此外本病还与病毒感染以后造成的体液免疫反应有关[1]。2011-01—2013-01,我们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全部200例均为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12~67岁,平均(32.6±3.7)岁;病程1~9 d,平均(3.5± 1.2)d;左侧55例,右侧45例。对照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10~68岁,平均(33.1± 4.1)岁;病程1~9 d,平均(3.4±1.3)d;左侧57例,右侧4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中周围性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单纯予针刺疗法。①局部取穴:阳白、攒竹、丝竹空、四白、迎香、下关、地仓、颊车、承浆、翳风,均取患侧。下关、地仓采用透刺法,针刺方向为下关透刺地仓,其余浅刺,平补平泻手法。②远端取穴:合谷(双侧)、足三里(双侧)。均直刺,平补平泻手法,然后连接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G6805型电针治疗仪,选择疏密波,频率20次/min。均每日1次,留针30 min。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注射治疗。取穴:患侧翳风。注射液配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684)1 mg、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5047)0.5 mL、维生素B12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704) 0.5 mg。穴位常规消毒,选用5 mL、5号针头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药液,直刺,深度1.5~2 cm,3 d注射1次。
1.3.3 疗程2组均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比较治疗1、2个疗程后的疗效,并采用丹麦Keypoint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患者两侧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进行电生理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的变化。
1.5 疗效标准痊愈:面部感觉、症状、表情功能均恢复正常;显效:面部感觉与症状恢复正常,面部表情在做动作时有轻度不对称,额纹和鼻唇沟未恢复;有效:面部感觉、症状改善较明显,表情不对称;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2]。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2组治疗1、2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1、2个疗程后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2组治疗1、2个疗程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均减少,患健侧波幅比值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仅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治疗前后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100)对照组(n=100)治疗前治疗后眼轮匝肌4.02±0.563.48±0.51*△4.22±0.543.89±0.48治疗前治疗后*潜伏期(ms)鼻肌3.34±0.473.01±0.54*3.48±0.533.16±0.43*口轮匝肌3.49±0.483.14±0.59*△3.58±0.543.30±0.46*眼轮匝肌0.38±0.140.65±0.16*△0.33±0.200.54±0.19*患健侧波幅比值鼻肌0.45±0.180.64±0.21*0.37±0.210.63±0.18*口轮匝肌0.35±0.150.63±0.17*△0.40±0.120.52±0.1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病前可有感冒、受凉、过劳等原因[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年龄不定,急性起病,1~5 d内达高峰,对于其诊断应先观察两侧面部是否对称,包括前额皱纹、眼裂、鼻唇沟及口角是否相等,有无面肌痉挛或挛缩,再观察患者能否完成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颊和吹哨等随意动作[4]。一侧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变低或歪向健侧,不能皱额及闭眼,露齿、鼓颊及吹哨时发现肌肉瘫痪。由一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引起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则主要表现为下半部面肌瘫痪,即只有鼻唇沟变浅及口角变低,露齿、鼓颊及吹哨时出现肌肉瘫痪,而皱额及闭眼仍属正常,或可较对侧稍无力;由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只有在随意运动时出现肌肉瘫痪,而情感运动,如哭或笑时的不随意收缩仍存在;当锥体外系的基底节、丘脑或丘脑下部损害时,则引起情感性面瘫,表现在笑或哭等情感运动时有面肌麻痹,而随意运动时面肌仍能收缩[5-7]。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面瘫、口眼㖞斜、吊线风、卒口僻等范畴,多由正气不足,风邪入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悠久历史,是中医治疗本病的传统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被医学界公认为治疗面神经麻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9]。针刺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经络穴位,根据中医辨证以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神经压迫,促进面部神经及肌力恢复,有缩短病程、预防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10-1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是因风寒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而致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炎,病理变化为面神经水肿,髓鞘与轴突变性[13],所以临床常把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当作急诊处理,对无禁忌证者尽早采取针刺干预治疗。早期患者切记不要进行强烈的针刺,电针电流强度也宁小勿大,否则会加重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严重的可导致面神经坏死[14-15]。穴位注射疗法是通过药物对穴位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同时又发挥了药物的功效,是以针刺与药物相结合新型治疗方法[16]。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手、足少阳经之会,具有聪耳通窍、活络消肿的功效,主治头面五官科及神经系统疾病[17]。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利多卡因为临床常用局部麻药;维生素B12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维护神经髓鞘的代谢与功能。采用翳风穴位注射疗法,一则发挥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的药物作用,一则发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的穴位功效,两者协同而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18]。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可明显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且对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的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1]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3.
[2]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8.
[3]黄继锋.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例临床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0):92.
[4]薛广生,黄买林,张令君.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98例[J].国医论坛,2003,18(1):39-40.
[5]刘稳,高志强,神平,等.单纯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动物模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1):17-21.
[6]胡勉,汤同万.甘露醇、氟美松、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21例[J].山东医药,2000,40(1):2.
[7]王俊,凌琳.Bell麻痹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3,20 (2):138-140.
[8]刘兵.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1例[J].河北中医,2004,26(11):835.
[9]李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47-48.
[10]邱其光,林信章.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例临床体会[J].新医学,2006,37(12):829.
[11]李瑛,梁繁荣,付弋,等.针灸治疗面瘫临床常用治法与刺法的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3): 43-45.
[12]李希君.半刺和透刺为主治疗面神经炎264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4):59,65.
[13]刘龙彪,冯祯钰,张滨农,等.面瘫丸加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256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1):36 -37.
[14]梅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8例[J].吉林中医药,2008,28(2):132.
[15]董其宁.电针透穴配合牵正复原汤治疗面神经炎6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 (3):24-25.
[16]罗春燕,马英.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面瘫后遗症50例[J].中国针灸,2005,25(7):498.
[17]姜雪梅,高彦平,黄泳.翳风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2005,25(11):781-783.
[18]吴坚刚.翳风穴位注射治疗早期面神经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415-416.
(本文编辑: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