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黄粮镇中心小学)
个性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解放,更是一种培养。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需要教师先去发现,然后再通过教学手段的诱导去解放他们的天性。但是也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一不小心就会让学生的个性“萌芽”,变成统一化的学习取向,所以个性也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加强的。
学生的个性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好动,有的内向,有的喜欢捣乱,但是有的更加懂事一些,有的循规蹈矩,而有的则突破创新。这些学生的个性不同,教师要允许他们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这些个性来。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时,允许学生以不一样的姿态学习,有的学生可能会更喜欢和别人讨论学习,有的喜欢自己钻研模仿,有的喜欢自行创作。教师就要发现学生的这些差异,保护这些差异不因学习的压力而丢失。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养成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教师要解放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在学习方式上做过多的要求和限制,甚至在内容安排上要更加开放一些。比如,不局限于课本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给学生更多自我创作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进行画作。放开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个性得以解放,得以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个性是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被磨掉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减少这些机会,尽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甚至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个性。比如,减少实物题材的要求,多一些情感的要求。要学生去画“温暖”而不是画“太阳”;去画“亲情”而不是去画“妈妈”;去画“天堂”而不是画“天空”。通过这些画作的意义命题,让学生知道画画是用来传递情感的,我们欣赏也是在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样学生会因为个性不同,而给出相差很大的画作,这也是我们最初的教学目的。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是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要让他们真正了解美术的含义,能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个性化美术作品。
陈庆军.设计艺术教育对培育创意型社会的价值[J].大众文艺,200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