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湘
(右江民族医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思考
陈国湘
(右江民族医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袭来,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平台的纷纷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高校,作为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大学生群体更是备受这些新鲜事物的影响。高校共青团以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为己任,理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深刻认识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影响、运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不断探索运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新方法。
新媒体 高校共青团 思想引领
早在2008年共青团中央召开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座谈会时就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在整个高校共青团工作格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高校团的一切工作的目标所在。”高校共青团肩负着团结教育青年一代的重任,必须从认清自身特点和使命前提出发,将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队伍优势、资源优势等最大限度地融合到思想引领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目的和任务体系,积极完善引领的机制,创新发挥思想引领的途径和方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新媒体的发展让大学生获取信息变得不确定和难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难度,使得引领工作日趋复杂化。这对高校共青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工作的思路和途径,才能完成高校共青团的历史使命。
新媒体也称数字媒体,是有别于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新形式。其具有开放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突出、交互性好、冲击力强等特点[1]。新媒体已经全面渗透和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成为了大学生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交往、思维方式等。大学生是青年人中思维最活跃、极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决定了大学生必成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同时也是受其影响最深刻的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至2012年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网络行为已经达到常态化。主要使用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讯软件(95.1%),搜索引擎(92.3%)和电子邮件(82.7%),常听网络音乐(88.8%),看网络新闻(85.4%),博客(80.8%)或微博(78.9%)[2]。
网络资源的开放性、海量性和共享性满足了大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大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习、娱乐、交友、购物,全方位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新媒体虚拟、匿名、互动及时、话语权平等特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自由平等的心理,通过网络渠道更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利益诉求。同时新媒体已成长为社会动员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其传播的快捷性能更快的组织和发动青年的参与。但是,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尚未完全成熟,往往是非难辨。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高校共青团有责任帮助他们扣好第一颗扣子。
新媒体环境改给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思想引领工作产生了双面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给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环境下使得高校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的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应深刻认识到青年在哪里,共青团就应该在哪里。高校共青团面对新环境要尽快适应,了解规律,积极应对。第一,新媒体环境给高校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思想引领工作的前提是对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深刻了解。利用网络平台我们可以更清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大学生关注什么,喜欢什么,思想有什么变化。并根据这些材料进行积极的研判。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要“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密切联系青年,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的明确要求,去思考、去设计、去推动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第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延伸了我们的思想引领工作的平台。新媒体的各类应用平台丰富了思想引领的手段。通过建立网络、微信、微博等平台,可以更平等地和学生交流,主动向他们传递党团声音;开辟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专栏等,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国际国内形势,深刻了解国情;准确把握青年新诉求,用网络平台切实做好对青年的服务和维权。第三,新媒体环境能更好组织青年,发动青年。利用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性,更快更好的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各项活动,降低传播成本,提高组织效能,扩大学生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二)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挑战
新媒体在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极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第一,新媒体环境增加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难度。信息的爆炸、真假难辨,使部分大学生对很多事情不能正确看待,带来了一定的思想危机。网络交往的虚拟,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愿意进行现实交往,导致了一定的人际障碍。网络生活的极大丰富,导致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这些情况都增加了思想引领工作的难度。第二,虚拟世界的无序性对道德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对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冲击着大学生们的神经,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消息的传播不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对许多事情的道德评价泛化。这些都迫切需要高校共青团用贴近青年的方法、青年适应的表达方式引导青年正确看待社会现象,传播主流文化,弘扬社会正义,进行正面的引导。
(一)“新旧”结合。“新”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引领的新方法,“旧”指传统的思想引领方法。传统的思想引领方法,例如上团课、开展团日活动、板报宣传、讲座、面对面辅导等在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传统的思想引领方式比较成熟,并有相应的体系,在深度性、系统性方面有较明显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方法和新途径不应是简单地整合,而是要各取所长,相互借鉴,注重在引领理念、引领内容和引领效果上的融合。
(二)“教引”结合。“教”指教育,“引”指引导。广泛开展网络思想引导,注意教育与引导相结合。深入、准确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明确思想引领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团中央提出的“围绕引导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引导学生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引导学生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引领核心内容,旗帜鲜明的亮出团组织的主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晰,透彻。通过教育引领他们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要根据青年的特性,善用活动载体,充分利用重大活动,重大纪念日,根据各类新媒体形态的不同特点,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专题、网页、手机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引导工作,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活动参与的热情,引导他们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长短”结合。“长”指长效机制,“短”指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的各种短期的活动。高校共青团既要结合青年人喜欢的交流、沟通、聚集、联络的新方式来寻找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路径和方式,发挥艺术、时尚等元素的作用,运用新媒体开展话题讨论、征文比赛、视频图片征集比赛等形式活泼多样的活动。也要在建立网络阵地,规范阵地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运用即时通讯、群组、博客、手机媒体等逐步建立起引导服务青年的网络平台和多层次、广覆盖的网络信息化组织动员体系。许多高校都积极建立了团属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平台、手机报等网络阵地,同时建立了大批的网络宣传员,通过对阵地的管理和宣传员的管理。严正导向,释放“正能量”,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四)“虚实”结合。“虚”指的是网络的虚拟化的特性,“实”指的是我们实际开展的各项工作。用好虚拟的网络,也要关注青年现实需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转型[3]。新媒体延伸了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触角,共青团可以依托虚拟的网络环境开展思想引领的各种活动。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在网下开展符合大学生实际需要的活动也必不可少。在工作实践中,共青团组织一定要要及时摸清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他们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青年学生特点、适合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各类活动。例如,开展学习竞赛、学术讲座、创新创业等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服务青年学生的功能,彰显团组织的力量。开展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亲身实践让青年学生充分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奉献社会、锤炼品格,让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鲜活的社会实践当中成长成才。
[1]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1).103-105
[2]汪琼.解读《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7).3-7.
[3]岳杰勇.群众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引领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01-104.
陈国湘(1979—),女,汉族,广西灵川人,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学教育研究。
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理想研究课题,“基于微博平台的广西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2012LSZ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