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2015-02-28 10:14杨婧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5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素质

杨婧

(河南省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河南郑州 450003)

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杨婧

(河南省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河南郑州 450003)

高等特殊教育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重要环节,更是让残疾人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实际,旨在客观地揭示高等特殊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及其原因,为提高高等特殊教育水平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残疾人 高等教育 高等特殊教育

高等特殊教育是衡量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指标,是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素质、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关键。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健全人一样,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为发展高等特殊教育事业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正确认识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等特殊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体系,甚至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0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残疾人数量众多,特性突出,是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需要受到现代文明的教育、熏陶和塑造,使其在社会意义上成为健全的人。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在第26条中关于教育权利的规定有三个方面:“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普遍设计。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二、教育之目标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加强对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教育应促进各国、各民族或各宗教团体间的了解、容忍和友谊,并应促进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各项活动。三、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之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李克强总理曾说:“残疾人事业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因此,发展高等特殊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发展高等特殊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是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的体现。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残疾人就业和生活待遇。1985年9月,从我国第一所专门招收残疾人大学生的山东滨州医学院首批招收的几十名残疾大学生算起,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30年间,一大批残疾人进入了高等院校学习。实践证明,许多残疾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就业机会增多,从而使命运的轨迹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发展高等特殊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目前,我国八千多万残疾人口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正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借助高等特殊教育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素质,提高其经济和社会地位,增强其独立自主的能力,提供相对公正的竞争机会和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可能性,促使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基本需要也得以满足,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成果。

二、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党和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大举措,帮助和促进残疾人不断改善状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蓄势待发、从未有过的新局面,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特殊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定位之高从未有过。近日,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出台《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为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

三、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健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法律体系是保障。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满足残疾人的高等教育需求。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方针做了规定:“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目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面向普通大学生,残疾人高等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特殊政策的关注和支持,这对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十分不利。因此,需要尽快完善高等特殊教育法,制定与残疾人招生的政策、法规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残疾人大学生在学期间的经济资助、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必要的特殊条件等进行规定,切实维护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加大对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落到实处。

更新社会观念,为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应给予残疾大学生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提倡以积极、接纳的态度对待残疾大学生,并为接纳残疾大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用人单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按照国家规定,企业设一定比例的工作岗位录用残疾大学生。增强全社会的扶残助残意识,通过舆论和宣传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加强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关系着教育的质量。高等特殊教育更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要加强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的岗前培训,使一批具备较高专业素质、有志从事高等特殊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通过岗位培训,及时充实到高等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中,有效缓解高等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不足。国际上对特殊教育教师普遍采取“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资格制度,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杨婧,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中原文化教育、残疾人文化与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骄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