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

2015-02-28 16:58:34刘会可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邪教价值观青少年

刘会可

(郑州财经学院社科部 河南郑州 450044)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

刘会可

(郑州财经学院社科部 河南郑州 450044)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品质成型定性的关键期,而当前形势下,各种邪教组织利用青少年心理有待成熟,识别判断能力较低的弱点,极力在青少年中发展成员,向他们灌输歪理邪说,控制他们的思想,摧残他们的身体,甚至剥夺他们的生命,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本文通过对青少年阶段这一特殊时期的心里特点和当前邪教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能力的重要意义,并从认知、教育、宣传、引导等方面,全方位地给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和策略。

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防范 邪教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振兴祖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但青少年时期又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正是因为青少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种种矛盾和表现,使他们很容易被邪教所蒙骗。一些邪教组织甚至将青少年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向他们灌输歪理邪说,控制他们的思想言论、行动自由,甚至摧残他们的身体,剥夺他们的生命,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因此,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能力已经刻不容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工程”,抓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未来社会风尚和主流价值取向均具有奠基性功能,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时期的特殊心理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美好而又充满各种矛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和身体逐渐发育成熟,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及性的成熟等方面。相对于身体的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其心理方面虽然也在发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平稳,由此而造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一是反抗性与依赖性:青少年自身产生的独立意识,使得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员的意见,想通过这种途径向外人表明他已具有了独立的人格;而另一方面,又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遇挫折的时候。

二是勇敢与怯懦:青少年在思想上很少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和束缚,在主观意识中,不存在过多的顾虑,常能果断地采取某种行动,但由于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经常不能立刻分辨出某一危险情景;而在冲突表现时,青少年也容易表现得比较怯懦,在行为上比较局促。

三是闭锁性与开放性:青少年的成长使得他们渐渐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而另一方面,又感到非常的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

人生都要经历青少年这一的特殊的心理时期,如果这些矛盾得以顺利解决,这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但如果这些矛盾被邪教所利用,就可能误入歧途,给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二、新形式下邪教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邪教组织改变策略,变换手法,活动上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

一是为了要逃避打击,活动更加诡秘,利用传统的宗教形式掩人耳目。一些邪教宣扬真善忍,利用一些传统道德,似是而非地来欺骗群众。常用骗人手法有:用宗教或气功的幌子蒙蔽人;用“末世论”、“劫难说”欺骗人;用治病、免灾等诱惑人;用看相算命、装神弄鬼吓唬人等。

二是使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如利用短信、博客、QQ群、动漫游戏、电子声像制品等进行联络和开展活动。而青少年正是是网络世界的主流,也容易受网络上流传的各种信息的影响,对一些庸俗的东西津津乐道,从而误入邪教。

三是企图为“教会”培养“接班人”,逐渐将工作重点由中老年对象转移到青少年儿童中来,成员进一步低龄化。众所周知的2014年5月28日,山东招远发生的 “全能神”邪教成员故意杀人案件,6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是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男孩,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主犯张航也仅仅是1996年3出生的,这次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现代信息社会、面对多种不良因素地诱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相当严峻,在青少年中加强防范抵御邪教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青少年抵御邪教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工程”,可以确保发展方向、体现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打牢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工程”,可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造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倡导核心价值理念,更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和公民道德价值取向。青少年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但又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

当前,国际国内大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我国当前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过程中,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多方面影响。同时,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充分利用邪教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更加复杂、严重。我们抓好了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因此,我们在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引导青少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对社会风尚和主流价值取向均具有奠基性功能;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的建议和策略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努力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

1.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唱响“三个倡导”24个字,使青少年真正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全面系统、分层面、有重点的宣传讲解。要联系青少年身边事例,多运用大众化语言,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中,引导青少年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融化在心灵、体现在行动中,成为青少年立身之本,抵御具有“洗脑”功能的种种歪理邪说的对邪教信徒进行的思想控制,不断提高青年学生明辨善恶和抵御各种恶魔危害的能力。

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思潮,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加强对青少年思潮动态分析,强化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认知,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冲破思想迷雾、廓清模糊认识,凝聚青少年共识,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邪教组织对他们的侵袭。

(二)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引导和熏陶作用,拓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智益德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都是美好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是培育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文明风尚的有效途径。以社区、村庄为重点,以互相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青少年和留守生、困难生、残疾人员、孤寡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开展做好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 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道德建设的基础,要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树立和宣传诚信先进典型,积极倡导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引导青少年真诚做人、守信做事,增强青少年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责任感,实现道德教育、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相统一,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提升道德境界。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我国法律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的法律法规又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法律法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认真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增强青少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真正懂得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约束,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的自觉性,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接受它

1.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三位一体”教育格局,推动了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共育、齐抓共管的发展,加强了青少年假期的管理和教育,还可利用科协科普资源优势、科技馆等科普阵地及发挥老科协科普专家的作用,使广大青少年占领课余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中央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青少年明辨是非、增强自身对邪教的抗诱能力。其次。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多数青少年是在父母、亲属的蛊惑、带动下学习邪教。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举办反邪教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邪教的反动本质和危害,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用家教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好自己的子女。各社会力量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发挥网上传播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现代技术手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增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性和互动性,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习总书记强调,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让我们团结起来,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邪教的警惕性、鉴别力和防范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何煦.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M]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53-155

[2]赵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邪教协会工作的客观要求;2014

[3]郭伟伟.试析如何在青少年中加强防范抵御邪教的教育.2009,(3)

刘会可:女,讲师,1983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河南轻工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邪教价值观青少年
盘点2022年世界邪教劣行
我的价值观
青少年发明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远离邪教要幸福就要奋斗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张健的传销邪教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邪教与宗教的区别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