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妍(河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试论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李妍妍
(河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城镇化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点战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正不断推动农村与城市的现代化转型。转型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讲依赖于高质量的农村受教育人口有效供给。作为奠定农村人口基准素质,形成人力资本基础的农村基础教育在此背景下更具先导和战略意义。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方式较为落后,与当前城镇化所提出的新要求难以适应,亟待转变发展方式。因此,应以教育发展理念转变为导向,教育结构优化为主线,教育制度变革为动力,课程建设创新为载体,师资水平提升为保障,深入持续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以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与智力保障。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基础教育;教育发展方式;变革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同时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的过程。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城镇化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68%,自2000年以来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①有研究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55%,这意味着有将近2~3亿农业人口转移进城,②规模庞大的农村转移人口正逐渐成为城市消费群体和产业队伍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人口不断向二、三产业流动,推动农业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但无论从哪一方讲,城镇化给农村和城市所带来的转型成功与否,最终均依赖于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数量、水平和质量。离开了“人”这一主轴,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人才培养,教育先行,作为提高农村人口基准素质,奠定其人力资本形成的农村基础教育,在城镇化这一背景下更具战略性的先导意义。但囿于城乡二元体制下的非均衡发展,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发展滞后,教育发展方式粗放,外部依赖性强,人才培养质量较差,与城镇化发展所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难以适应,“瓶颈”效应愈发凸显。如果仍然遵循以往非均衡、片面式的发展路径,那么农村基础教育不仅无法为城镇化发挥促进作用,反而会影响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因此亟待深化改革,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教育发展主要涉及推进教育积极深化的各种途径、方案和手段。教育发展方式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以实现教育的发展。③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则是指教育在内外部环境变迁共同作用下,基于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以教育目的为核心,通过教育诸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某种教育形态转变的过程和结果。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是教育的一种质变状态,往往涉及教育观念、结构形态、保障机制和技术模式根本性转变,具有整体性、异质性和冲突性特征。
有研究者将教育发展的要素确定为资本、劳动、学生身心条件、课程、教育技术、教育技能、教育结构和制度。④以往教育发展依靠单一要素或若干要素转变,但单一性发展难以形成要素合力,易被配套政策的不健全制约而限于停滞。从本质上看,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实质上就是通过对上述要素优先顺序调整、单一要素优化及不同要素组合方式变化而形成的乘数效应,从而促进教育兼具高效率与优异质量的发展。与上述要素相对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教育总体框架的转型、学生培养方式的变革、教育培训的强化以及教育管理方式的科学化等。⑤调整教育结构与教育结构要素对应,实质是为发展要素有序流动与组合提供基本框架,促进各要素向更亟需的边界流动;转变学生培养模式,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生产过程,实质是要求课程、教育技术、学生身心条件等要素逐一优化与有效利用,并形成有机整合而产生乘数效应。教育培训与教育技能相对应,而教育研究则对教育发展要素的优化、流动与组合加以研究,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智力支持;转变教育管理方式与制度要素要对应,基于约束和激励机制的确立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高要素收益率。
对转变内容相对应,可分别从三条不同路径来促进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和制度路径。⑤结构路径关注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主要关注既定时空格局下各类别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合理设置与优化组合的问题,回归教育最核心的活动——教与学。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学生培养方式、课程知识、教学理念与技能等方面转变,促进教育过程的变革,引发教育结果的改变,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制度路径关注的是如何通过适宜制度性安排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形成推力和拉力,实质上要求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教育管理体制。
(一)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错位、培养目标单一、功能失衡
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与本体功能。但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层面,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定位均呈现出强烈的“工具主义”价值倾向。从国家层面来看,农村基础教育从建国前后的“救国工具”与“政治工具”,再演化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工具”。⑥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则被定位于服务“三农”——培养新型农民,为农业和农村培养人才。国家通过这种价值定位从总体层规划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并借助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将这种方向以强制性的权力加以固化,以致削弱了教书育人这一根本功能,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压倒性任务。而对于个人来讲,城市所具有的财富、权力与文化优势形成巨大磁场,吸引着农村学生以教育为跳板,跳出农家,摆脱农民身份,教育变为“考试之学”和“技艺之学”,教育“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成为一个自主的非人格化领域。在当前形势下,这种片面强化工具性的“单向度教育”,使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应对城镇化上面临着尴尬的挑战。因为从实践来看,这种工具性“僭越”使农村教育脱离“育人”这一基点而成为“无人”的技术与应试教育,机械照搬城市教育而断裂于学校之外农村生活成为“无根”的教育,最终沦为城镇学校生源供给的“传输机”,而在应对农村人力资源空心化、知识空洞化和文化散落的局面表现乏力的“无为”教育。
(二)农村基础教育结构比例失调、形式单一、布局尚不合理
教育结构侧重指整个农村教育系统有机组合的形式与状态。具体来看,农村基础教育层次偏低,结构与功能单一,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一是从层次结构来看,初等教育比重过大,中等教育比重过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民文盲数量多,为此国家在初等教育、扫盲教育上投入巨大,但对农村中等教育相对忽视,结果造成当前初等与中等教育比例畸形的结构;二是从类别结构来看,基础教育比重过大,其他类别教育发展薄弱,职业中学和成人教育同普通中学比例失调。这种失调易导致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后,部分人因知识结构不合理,在就业选择上严重受限;留守人口因所学知识与当地发展脱节,而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三是在空间布局上,城镇化进一步凸显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资效益差的问题。人口向城镇快速集聚,城镇学校供需严重失衡,而农村则出现许多“空巢”学校与“麻雀”学校,在空间上造成城镇校班额“过大”与农村校班额“过小”矛盾,城市教育资源透支化和农村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冰火两重天”困境突出。
(三)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投资体制不合理,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健全
制度是制约、规范和激励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要素。总的来看,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制度体系设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从价值取向看,由于城市阶层掌握着教育绝对话语权,城市作为社会的主宰成为教育制度设计的背景。整个教育制度长期呈现强烈的“城市取向”,资源分配更多倾向于城市,并以政策进一步巩固这种价值取向。特别经过多年发展,城市利益集团与政府的优势博弈而形成的“政策俘获”,更使得农村群体进一步丧失话语权,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处于政治社会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双重边缘”位置。二是管理体制上,农村基础教育责任和权力处于两相分离状态。“以县为主,分级负责”这种体制给予地方政府具体管理农村教育基础事务的权力,但并未给予相对应的财权。县级政府承担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大部分责任,但其权力有限性导致政府有心无力的权责两难境地,对基层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三是投入体制上,责任主体重心仍偏低。当前农村教育实行了经费保障新机制,但即便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也难以在短期内弥补庞大农村教育资金需求缺口。现行投入体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域内的教育贫富差别得以平衡,但对于财力不同的区域,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的中西部,现行体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现状。四是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易于根据自身偏好行事,导致政府成为自身利益和少数团体利益的维护者,而农村教育的发展责任要么被层层下放而互相推诿,要么通过政策设计转嫁给农民。
(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单一,内容守旧,课程实施方式呆板低效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关系教育目的最终实现。总的来看,当前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价值取向与当前农村教育取向相对应,课程内容和表达亦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偏好”。以“城市中心”的课程内容表达方式传递给农村学生陌生的符号系统,学校按照这种符号系统来评估和认定学生。富有境域性、地方性的农村本土知识却严重缺位。二是课程未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和农村实际的要求加以有效的跟进。与农业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这一趋势难以形成协同作用。大量在未来应用率很高的内容未及时选入课程中,课程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三是课程时效性不强,没有很好地考虑城镇化发展的特殊需要。如农村学生对于城市文明的吸引与接纳,面对未来的生存技能培训与发展等新内容在当前农村课程安排中较少顾及。四是课程实施中忽视了对农村学生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力培养,阻碍其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五)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素质亟待提高
教师是农村教育最核心力量之一。然而,当前农村教师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转正的民办教师占多数,中青年教师较少;二是师资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少,中专毕业生、民办、代课教师居多;三是师资专业不尽全事,主科教师往往人数超限,而一些综合类、文艺性的科目则偏少,无法保障学生的教育需求;四是教师的隐性流失比较大,流失人数逐年增加;五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政策导向存在偏差,优秀教师被过多配置至资源较集中的城镇学校,而农村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则供给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资源不均衡的情况。
(一)以教育发展理念转变为导向,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教育发展,理念先行。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期,以城镇化为契机,大批劳动力得以转移至城市,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向二三产业转型,农村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多样化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趋势。面对这一趋势,农村基础教育的总体定位应从“立足农村,培养农村所需求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定位转向“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既为农村现代化转型服务,又为培养适应城市生活的现代人服务”定位上来。同时,必须要指出的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于“育人”,而服务于社会则作为教育外延功能。教育发展要考虑到农村基础教育奠基性质,更要关注其在培养兼具适应服务农村现代化和融入城市生活的现代人上所发挥的素质培育功能。从这一点出发,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更要回归“育人”的根本属性,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取向。通过“教人成人,通过教学而形成人,增进人的知识品德和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与判断能力,有趣味、有价值地生活”。⑦农村基础教育要面向未来,立足当下,发掘农村社会生活的优势教育资源,力争培养本土文化和城市文明有机融合的人才。
(二)以教育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教育发展目标的落实依赖于教育体系合理安排,要以优化农村基础教育结构主线,增强教育结构的适应性和合理性。总的来看,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在继续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农村特色化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以及成人社区教育,形成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教育结构体系。推进农村教育多类型发展,由原来的青少年教育延伸到成人继续教育,大力发展农村人口教育、绿色教育等;以基础教育为依托,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二是大力发展城乡结合部教育。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生源主要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和城郊部分区域,从推进城镇化的角度看,大力发展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具有重要价值,应将这一地区的教育作为协调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给予各种支持,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促进这一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三是重视农村寄宿学校建设。重视生活教师的配置和培训,提高生活教师的管理素质,强化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四是合理、慎重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根据区域人口分布,学校服务半径以及家长需要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学校总体规划和教学点设置。切实保障边远农村地区学生能够享受教育,保留适当的教学点,以保障他们便利接受教育的权利。
(三)以推进教育改变为动力,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在农村教育制度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公平”、“公益”及“弱势补偿”理念,从制度上保证农村教育具有平等发展权。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坚持教育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有步骤地逐渐给予教育部门相匹配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权力,教育经费能够在将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权,教育经费的分配权和管理权划归教育部门。教育经费各学校及各层级类型教育之间的调配、协调、监督交由教育部门行使,教育的会计制度、决算制度、审计制度纳入教育部门。二是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责任,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将学校供给体制逐渐细化至县域为主、省域为主和中央为主三大类投资管理模式。三是加强教育立法工作,为农村教育发展和政策执行提供法律化保证。四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举办基础教育的机构提供办学优惠条件或补贴。拓宽教育融资渠道,尝试通过发行基础教育债券、开办教育银行、倡导教育捐赠等多种筹资方法来解决农村教育投入短缺难题。五是建立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形成明确的问责制度,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任免、奖惩主管官员和的校长重要依据。
(四)以课程建设创新为载体,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载体,是教育的核心工程。课程建设要充分反映和适应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从课程建设和创新来看,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着力调整课程结构。树立课程现代化的思想,推进丰富多样的课程建设,把握好国家、地方及校本三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着眼于农村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推进,课程设置应坚持以培养农村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上要合理安排城镇文化的比重,突出公德意识、法纪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等符合现代城镇文明在课程中的地位,适应城镇化发展以及农村转型的需要。三是处理好课程中城镇文化和农村文明平衡关系。课程内容设计既要适应城镇化带来
的新挑战,同时也不能割裂课程与农村文化的关联。课程内容保持多类知识的合理比例,并加强彼此关联和渗透。教学内容要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将“地方性知识、个体的知识以及不能言明的知识这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却长期遭受知识霸权压制的知识引入到学校的知识世界里,纳入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⑧建立各种知识能够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课程结构,以利于学生既能成为外来文化的接受者,也能成为本土文化的继承和阐扬者。四是在课程教学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各类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着重培养其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健康人格。
(五)以教育师资水平提升为保障,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异的农村教师队伍能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大力优化教师队伍。形成更为公开透明的人员招聘程序,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编制安排,保障公平竞争氛围,强化科学考核,保护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二是促进教师绩效工作的有效求实。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案,促进教师的工作贡献与利益分配相匹配,提升教师教学工作热情。加大对农村教师的福利保障,确保教师基本生活稳定,并考虑对偏远地区的教师给予特定的补助方法。三是优化培训制度。通过国培、省培、县培等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推进更多的农村教师素质提升,特别是强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四是借助网络手段,大力发展网络协同教育,使偏远地区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条件共同分享优质的学校资源,促进教育资源更好的均衡化配置。
注释:
①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11-4-28
②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③④褚宏启.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1, (10).
⑤贾继娥,褚宏启.教育发展方式的三条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⑥邵泽斌,张乐天.从意识形态到公共精神—对新中国60年义务教育治理方式的政策考察[J].社会科学,2008,(12).
⑦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J].河北学刊,2006,(2).
⑧王兆林.反思与前瞻: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2006,(5).
作者简介:李妍妍(1987-),女,河南周口人,河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4-0091-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