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师生互动之我见

2015-02-28 07:03:55吴雨成
新课程研究 2015年28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数学

吴雨成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一、师生互动的方式

1.课堂推进时互动

有些成熟型老师,对于一些所谓的难题看得比较准、比较远,故意将问题掰开揉碎,讲深讲透,这样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听明白。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要求的难度;当然有些年轻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度的开放也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课堂推进过程中的问题设置,应该尽量做到靠近生活、贴近孩子、易于理解。

2.问题展开时互动

美国著名作家巴洛赫在《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一书中谈道:“在一个小组中合作确实有帮助,因为有些事实一个人永远也想不出来,但通过合作学习和观点的交流,就可以达到更多的理解。”因此当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问题“放”下去以后,一个孩子的思考显然是不能解决的,这个时候需要组内学生一起进行互动讨论。这样就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想说就说”的机会,而不会思考“我想得对不对”“说错了会遭到全班的嘲笑”等心理阴影,比较放松;其次,在互相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针对自己的基础获得不同的发展和收获,也验证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不同孩子获得不同的数学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第三,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合作,收获了友谊,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结归纳时互动

当一个数学活动接近尾声时,需要回顾这个活动的过程,给予反思,为后续的活动做好准备。这时,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许多独特的思考,但是又不能一下子说出来,这个时候需要将课堂的教学重心再一次下移,让孩子们在彼此的交流中,将自己的想法补充完整,思考更加深入,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问题开放度要适中

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但不宜一问一答,展示现成知识的结论,以免学生猜测教师的意向作答。但也不宜太大,“说一说你的发现”“你有什么想说的”这样的问题目标指向不明确,很容易将课堂推向另外的方向。

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层层相递,一步一步地把问题引向深入。如果问题过于直露浅显,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学生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就行,这样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思维。反之,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无处下手,长此下去,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思考的时间要适中

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这就要求老师敢于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只有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地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学会等待。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完成教学过程,要舍得给孩子思考、尝试、再调整思路的时间,要舍得还给学生空间。虽然第一次的“还时间”“还空间”会给教学带来迟滞,但是请相信孩子,在长此以往的训练中,孩子最终一定会获得丰收,为今后的数学学习节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过:“我们教师,并不像注水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趣味哪里来?正是要通过数学课堂的活动来获得,课堂互动正是培养学生学习趣味的一个非常重要、有价值的手段,通过互动可以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师唯有从本质上理解教育的本意,才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教育天空。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中国火炬(2011年12期)2011-07-24 14:21:44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