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杰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试析网络自制节目中的审丑现象
——以《你正常吗》为例
陈洪杰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网络自制节目日趋流行,本文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一档网络自制节目中的审丑现象,并进行探讨,进而对网络审丑现象反思,寻找出治理办法。
网络自制节目;审丑现象;反思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视频网站强大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为网络自制节目的录播提供了前提条件,众网友在多元化的网络自制节目中寻求心理满足。由于缺乏传统电视节目所必需的申报立项和审片这两个重要的环节,[1]网络自制节目往往充斥着审丑现象。
审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表现成一种个人感性的心理活动。美学家董庆炳认为,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丑往往比美更能解释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评,是令人痛快的”。[2]然而,网络自制节目中的审丑与传统的审丑内涵不同,具有桃色性、窥探心理、反叛等负面特征。
《你正常吗》是腾讯的一档网络自制节目,它以大数据的方式统计出网友的价值取向和偏好,根据策划人员创意制作而成,成本低廉,然而利用腾讯视频的平台取得很高的收视率。节目制作人能准确地把握受众的审丑现象,策划一个个能引起大众讨论的话题,把个人的隐私搬到银屏上,使受众的视觉受到冲击,让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得到快感。它调动网民们的狂欢,集体审丑,这就是《你正常吗》节目的成功所在,也是它比同类网络自制节目的高明之处。
(一)《你正常吗》中的挑战者审丑现象
在第一季第一期的节目中,挑战者是情趣内衣店老板娘,她的目标是用拿到的奖金到日本考察情趣事业。第二期是女仆咖啡店的老板,他的女店员也穿着女仆装来到了节目现场,几乎每期的挑战者人格特征都具有争议性。《你正常吗》给普通大众提供了参与的平台,门槛进入低。这些网友将“反传统”作为“抢眼”,表现出反社会伦理心理特点。他们在网络自制节目中往往以大尺度的言语,出格的动作等方式炫耀、展示自身“丑”的行为,不仅获得很多受众的关注,甚至还被部分受众视作偶像来模仿。
(二)《你正常吗》中的主持人所涉及的审丑现象
从综艺节目主持风格来看,综艺节目的主持风格表演性,是由节目类型的细化和受众心理需求造成的,可以增强节目娱乐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娱乐、猎奇、宣泄、幽默、趣味等方面的心理需求,而只有以活跃的态度、卖力地表演参与到节目中,才可以使节目节奏加快,内容更有看头,更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观众的情绪,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提高受众的忠诚度。
然而《你正常吗》主持人把自我的“审丑”也融入节目中去,Ella在节目中,自爆16岁时的尿床经历,大谈裸睡话题。第二季的主持人何炅,也加入了审丑的行列,首期登场就开始调侃Ella胸小,在和Ella拥抱时称“你是用背在抱我吗”,同时他还自爆Ella曾在台北街头深夜约自己。
(三)炒作明星话题的审丑现象
在网络自制节目中,明星总是最受关注的一类娱乐元素。网络自制节目正是利用了明星这一强大的号召力和娱乐功能来激发受众的观看欲望和观看行为,而明星也需要网络节目提高自己的受关注度。明星不但要长相出众、才艺超群,还要有卖点,能够吸引公众的眼球,成为公众茶余饭后谈资的乐子。《你正常吗》第一季第四期标出“袁姗姗聊第一次北影婚前性行为登顶”的话题,第九期为“柳岩男友可常换郭德纲未婚就嫁他”,在一二季中,每期的话题都离不开明星的隐私话题,网友喜欢通过网络窥探明星的私生活。然而,过度制造明星私生活话题,会使节目简单化、粗俗化、浅表化。
(四)弹幕的出现使网友开始审丑互动
网络视频弹幕是网络视频分享的一种,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感觉,网友可以在观看视频节目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评论。评论通过字幕的方式显现出来,增加网友的互动性和节目的观赏性。
究其原因,弹幕视频产生的原因是社交需求和自我认同需求。由于传统的视频评论版和视频内容本身是分割开来的,而弹幕网站能即时同步,这样网友们就可以同时分享信息、交流,大大增加了观看的乐趣。《你正常吗》推出的弹幕互动版,网友们只要观看《你正常吗》视频节目时用自己的QQ登录,在视频播放窗口输入框写出想说的话,然后点击“发表”,就可以完成发布弹幕。同时,用户也可以看到其他视频观看者的评论,与“弹友”进行互动。但是弹幕也有弊端,弹幕内容会遮挡屏幕,也会视频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网络的匿名性让网友不受束缚,并且还能获得在虚拟世界里陌生人的认同,大众的行为在网络上不再受到理性的约束,有些弹幕语言变得粗俗不堪,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破坏了网络次序。
《你正常吗》是一部收视率非常成功的网络自制节目,它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为节目提供全周期数据预测与分析,并成功把握网友们窥私猎奇、娱乐至死的心理。网络自制真人秀节目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话题开放、轻松。例如,“如何鉴定真假胸部?”“上厕所时你是否偷瞄别人的长短?”这既是该类节目的长处,另一方面也是它的短板,调动广大网友的审丑现象,仅仅通过“正常”或“奇葩”两种判断来区分网友,虽然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但会使得观众陷入网络自制节目拟态环境之中,不能自拔。
美与丑是相对的,过多的审美和过多的审丑,都会造成视觉疲劳。那么,该如何治理《你正常吗》过度审丑的现象呢?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腾讯制作团队的优秀文化辨识、网友的自我约束、网络节目法律法规的监管。《你正常吗》的腾讯团队应制作积极向上的视频内容,传播优秀网络文化。网民应主动摈弃庸俗网络文化,防止审丑过度,培养审美观念。而有关部门在保护网络自制节目创新性的情况下,应制定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引导网络文化正确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价值观而努力。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办法[S]. 2013.
[2]童庆炳,童庆炳谈审美心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155.
G222.3
A
1674-8883(2015)24-0103-01
陈洪杰(1987—),男,山东鄄城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