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叶圣陶课程思想 引入地域文化教学资源——以职校导游专业为例

2015-02-28 03:01◎于
现代语文 2015年35期
关键词:石湖范成大叶圣陶

◎于 娟

践行叶圣陶课程思想 引入地域文化教学资源——以职校导游专业为例

◎于娟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他的课程价值观、课程结构观、课程内容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以叶圣陶的课程思想为指引,挖掘吴文化资源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梳理,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组织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和感受优秀的地域文化,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滋养,提高职业能力,将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服务型人才。

一、走近地域文化,帮助学生“确定切合人生的人生观”

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表征,是在特定的地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特定的地域文化由于能使高职校师生置身其间、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教学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多种课程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坚持基本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

叶老主张开发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教室以内的科教”[1],山水是无字文章,社会环境资源对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价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也是一种历史积淀,是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它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笔者所在学校地处石湖风景区,该景区素来具有“苏州西湖”之美誉,自古至今为苏州著名游览胜地。明代散文大家袁宏道说:“上方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2],古人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吴郡山水近治可游者,唯石湖为最”。本地区山水自然、幽美、朴素,带有一种返古的优雅情调,置身其中能给带来人安谧舒适的享受。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理解地域文化,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与地域文化之间的亲切感和融入感,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石湖风景区进行调研考察,在纯净的山水之间聆听历史的回音,感悟范成大、姜夔等人的高尚爱国情怀。以此激发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树立健康、积极、崇高的价值观。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确定切合人生的人生观”。

叶老呼吁老师“与多数学生做搜集、观察、比较、综合、试验、实习等工作。”[3]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对石湖地区历代诗文的调查研究,将语文教学与地域文化、实地景观联系起来,以自然山水为“课堂”,以吴地文化为“课本”,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自然风光对石湖地区历代诗文有选择地进行解读与鉴赏,化书面文字为真山真水真景,解放学生身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针对导游专业,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近历史明贤,了解范成大、顾野王、范仲淹、颜文樑等名人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个人操守等方面展现的精神风范,此基础上,开展“诗文赏析”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中佳作涌现,现摘录优秀征文《归心》片段如下:

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而过,蓦然回首,年少时的范公,身着一身白袍,在这斜桥边亲手种下了幼苗;也正在这里,范公恰是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而如今幼苗已长成大树,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刘义庆《世说新语》),那个“莫把江山夸北客,冷烟寒水更荒凉”的范公,历经半生的宦海沉浮后,激情渐行渐远,那时豪气冲天的风华也早已不在。

你在石湖旁,筑园结庐,亭榭轩堂,栽花种蕉,读书写诗,抚琴吹箫。别墅四周更是广植的梅花,更是堪称奇绝,“玉雪坡”之名比之林逋的“妻梅”略胜一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经历了世间沉浮的你,明了人生荣辱得失,一切均如过眼烟云,怡淡寡欲,去留无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用平常心去看待万物、容纳万物,体会这平淡的相守,恬静的归依。你几经行走于田间街巷,以另一种身份、另一种眼界去看世间事,体人间情……

按:本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触借诗歌《初归石湖》,道出对范成大的生平经历、人生追求以及人格情操的了解和感悟。言简义丰,作者信手拈来,自然贴切地引用大量诗文,诸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诫子书》)、“莫把江山夸北客,冷烟寒水更荒凉”(范成大的《秋日二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等若干诗句,体现了较为丰厚的诗文积淀。而这样的积淀是建立在前期教师组织学生对石湖地区历代诗文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学生经过对范成大诗文的广泛搜集、深入理解和细致感悟的前提下达到的。范成大热爱田园生活、关心农事、淡薄名利等思想对正处青春年华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染,通过开展此类活动,达到了帮助学生“确定切合人生的人生观”。正如叶老所言“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收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4]

学生经历了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诗文鉴赏等活动后,增进了对吴地作家、作品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增强了,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文化的浸染,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帮助学生确定切合人生的人生观。

二、创作个性化的导游词,帮助学生“在做中学”

叶老在谈到中学生必须养成两种习惯时说到“学生不应该把教师的讲授看作学习的终极目的;教师的讲解只是发动学习的端绪,学生必须自己再加研习,才可以得到能运用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也必须自找门径加以研求,这才是自动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自己学习的态度”。[5]

学生将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除了在课上接受的理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课外时间自己寻找门径加以研求,不断揣摩其中方法。可以去景区现场聆听金牌导游的讲解,学习其精华,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文化早餐,课前三分钟演讲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结合地域文化中有特色的说和讲。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以赛促学,通过比赛学生更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在平时的训练中更能有针对性。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讲解词。一个导游人员能否牢牢的吸引游客,和他的导游词关系密切。导游词具有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和宣传旅游景点的作用。导游人员只有在掌握科学而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系统的加工处理,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修改、丰富和完善,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导游词。

为此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身临景点现场,引导学生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创作个性化导游词。现摘录一篇如下:

现在我们来到了石湖边,那么这个石湖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春秋末年,勾践已被放回越国,一心复仇雪耻,经过卧薪尝胆的勾践派兵偷袭吴国。他选中了上方山东麓这个战略要地,趁着月黑风高,挖河挺进,这条河道就是如今的越来溪。当挖到水域开阔的中段时,发现底部全是石头,于是这里就被称为了“石湖”。这是一般的说法。但是,2002至2004年石湖清淤,挖到8—10米深,也没人见到“湖底皆石”的壮观场面。民国《吴县志》记载:“(石湖)深处不盈仞”,古代8尺为1仞,也就是说,石湖的水深还不到3米,正常情况下,挖到8—10米深还能不见底?另外,石湖的深度还取决于春秋时期越国战船的大小,事实上,当时的战船不可能很大,吃水不可能很深,所以开挖河道也不必很深,淤泥再厚,清到8—10米深的时候肯定早已挖光了,如果湖底都是石头,那还不会被翻出来吗?以上事实证明,石湖底部全是石头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另外,从地质学角度来看,石湖属于自然成湖,且与西侧山体有一定距离,也不可能“湖底皆石”。另一种说法带有浪漫的神话色彩。据说湖里有一只青石大磨盘,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人能听到湖底传出磨盘转动的声音。因为湖底有石磨,所以这个湖泊被叫做石湖。当然,这只石磨是不可能有人找到的。

按:本则导游词信息量很大,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创作前经过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对石湖来由的几种说法进行了层次清晰,语言优美的介绍,“自找门径加以研求”[6],基本具备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听完让人铭记在心。

三、教师“相机诱导”,通过考辩,让学生“偏重自得”

语文教学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叶老在《答林适存》里,也曾提到:“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7]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到体验再到理解最后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掌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在市场上的书籍质量良莠不齐,其正确性也值得质疑。甚至一些比较正规的出版物也不能全信。作为导游专业的学生知识面要丰富,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疑问的时候要沉下心来进行多方求证。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要有质疑批判、刨根问底、探究求实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不加分辨。

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到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范公祠的寿栎堂内,堂内有7块诗碑,刻有著名诗人范成大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笔者要求学生自习观察诗文,要求回去仔细和出版物上的诗文进行对照,看看能不能发现些问题。

学生经过比对,果然发现了诗碑与当今流传的版本之间也有不吻合之处。到底孰是孰非呢?笔者认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范公祠内的诗碑是范成大的原作原书本,准确性是毋容置疑的。而与现有的一些版本进行对照,则可看到相当一部分与原作不符的地方,现试举两例如下:(例句从三晋出版社出版的《范成大集》2008年10月书中采样)

例一:

《晚春十二绝》第一首首句“紫青莼菜卷荷香”,而诗碑上为“紫青莼叶卷荷香”。

按:城里卖的莼菜其实是莼菜的叶子,而不是全株,它的外形是看起来是卷起来的。说明诗人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而全株的莼菜是不可能“卷”起来的。可见诗碑上的正确。通过本句诗的考辩,教师启发学生要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必须把外界的一切融化在我们的生命里,使我们的生命丰富而有所为,才算真个取得了生活经验”。[8]

第四首首句“湔裙水满绿萍洲”,而诗碑上为“湔裙水满莱萍洲”。

按:莱,草名,即藜,俗称胭脂菜。萍,浮萍。莱萍洲,指长满莱草和浮萍的水中陆地根据上述分析,可见诗碑上的正确。本句诗歌的考辩也是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启发学生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新知。正如叶老所言:“疑难能自觉、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9]

第七首首句“污莱一棱水周围”,而诗碑上为“污菜一棱水周围”。

按:河边洗菜,丢弃的菜叶飘在岸边,“莱”是藜草,“污”不起来。可见诗碑上的正确。

第三句“不看茭青难护岸。”而诗碑上为“不着茭青难护岸”。

按:要考辩本句诗,就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本句诗后面一句为“小舟撑取葑田归”,学生对于“葑田”这个概念应该比较陌生,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查找资料,搞清楚它的意思,经过查找资料,学生懂得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撑着小舟从湖深处取了葑田,回到浅水圩田区以之护岸。在此种语境中,明显是“着”更合适。因此,诗碑上是正确的。

例二: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碑上却分明写着“卖瓜”而不是“种瓜”。

按:本首诗写的就是江南水乡夏日情景,“耘苗”为庄稼人酷暑之活,桑树成阴也是村庄里常见之盛夏之景。此时“童孙”所见,只能是卖瓜人而非种瓜者,这些“未解供耕织”的稚子,对三四个月前的种瓜情景印象早已模糊,而在桑阴下现学现玩的游戏,想必当然应是“卖瓜”,而非“种瓜”了。

以上5句诗的考辩,皆需要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观察生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对原先深信不疑的出版物进行了质疑,经过考察、思索、辨别,逐步提高了质疑和分析推理能力,明白“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道理。

“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10],当学生知道自己发现的问题是的确存在的,并且有些研究者在相关学术论文上已经对此进行论证时,他们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成就感,这是职校生非常需要的一种心理感受。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此类考辩活动,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导游人员不仅要时刻睁开一双慧眼去欣赏祖国的山山水水,更为重要的是要勤于思考,于无疑处生疑,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而这恰恰是现代学生的一个核心能力,是将来从事任何职业都非常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

叶圣陶的课程思想洋溢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具有传承和借鉴的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好的汲取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华,与时俱进,结合学校及学生发展实际进行大胆改革,把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苏州地域文化从语文课程资源的角度进行挖掘和梳理,开发适合职业学校特点、导游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的内容,从而为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整合开辟一条改革之路、创新之路。

注释:

[1][4][5][6][7]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吕华凯.石湖神韵[EB/OL].http://www.eywedu.com/huamu/10/ hy006.htm

[3]周可桢.叶圣陶论教育[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 cn/2012/2012-02-16/116551.html

[8]杨斌.如果我当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9][10]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杨斌选编.如果我当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王家伦,谢勤国,陈建红,顾明华.苏州的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范成大.范成大集[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

[4]江苏省旅游局.江苏导游基础知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于娟.石湖本土文化与旅游类中职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D].苏州大学,2010.

(于娟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215104)

猜你喜欢
石湖范成大叶圣陶
水鲜宴,舌尖上的石湖之美
浅谈杨树育苗技术
文徵明诗咏石湖
恣肆雄强,独白古今——简析王铎《自书石湖等五首卷》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喜晴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