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莉
构建高中语文生本课堂的几点思考
◎丁 莉
生本课堂是符合素质教育和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课堂。因此,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一种教育趋势。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构建生本课堂呢?
课堂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准备进入课堂就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如笔者曾经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因没有布置预习任务,笔者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奥运赛场奔跑夺冠的场景,然后让学生猜想这个被数届奥运短跑冠军所说的一个中国作家是一个真正的强者,比他(卡尔•刘易斯)更强大的人是谁?学生只是因为要学这篇课文答出是史铁生;笔者继续追问,刘易斯为什么如此说,也就是史铁生为什么让飞人刘易斯折服呢?笔者本以为学生课前预习中能够得出史铁生面对不幸不屈,疾病缠身而精神屹立等结论,结果学生们回答合理的并不多。可见,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学习课堂是发挥他们学习主体性的前提,教师要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质疑,学会思考。
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会“先学”是教师构建生本课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具体指导中,让学生对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句段有一定掌握和思考。如《我心归去》预习,首先要学生识记字词、体会感情,感悟富有哲理的语言,能够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能体会“故乡”的文化内涵和对比手法的效果。这样预习的方向需要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循序渐进的推进,让学生在自主预习中知道要重点关注文本的哪些方面,文本的哪些地方可能存在着要深究的问题并思考如何破解。这样,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有思维,才能有情感投入,才能在主体性发挥中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内在动力都需要老师去诱发。如《我心归去》学习中,笔者由题目的分析切入,由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参与和发挥。问:课前大家已经进行预习,那么,大家看看“我心归去”的“心”要归乡何方呢?(故乡)这说明作者不在故乡,那么,作者当时在何地?(法国;异乡)身在异乡为异客,那么,作者是怎么思念故乡的呢?这样,就将学生引入对文章内容分析的问题上来。如此,组织学生探讨韩少功怎样描写法国的“家”以及他的故乡的内容,思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探讨为什么对比着写?探究这里体现着作家什么样的情感和心情?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这一部分的几处描写,合作讨论作者的语言运用、细节描写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对故乡的情感。
营造氛围,既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如在曹文轩《前方》学习中,笔者就展示文中的摄影图片,让学生先去阅读图片,分析车内一些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这样,学生就能生出问题进行合作探讨,如“人为什么要离家”“为什么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为什么人生是场苦旅”等问题。
如果课堂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们略加思考就能比较好地作答,那么,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学生学习主体性看上去是调动起来了。但实际上,某些问题并不是学生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答准确的。因此,要让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师就要有效引导和点拨。
(一)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一定逻辑和渐进性的。如在《想北平》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阅读中读出了老舍想到北平的哪些方面,这些细小细微的地方和景物表现北平什么特点。于是学生们便能主动地发现作者爱北平的情感、贫民化视角和以小见大的手法,在品读和赏析中感受到借景抒情、神韵深厚的写作艺术。这里可以把老舍作品的语言特点融进去,让学生找找哪些词语比较有特色,谈谈好在什么地方,对我们阅读与写作有什么启示。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层次地阅读和分析文本,掌握一些阅读和分析的方法。
(二)适时分解追问引导
学生解决问题需要一个思维过程,需要教师转换问题和追问深化。如《相信未来》这首诗前面选取的蜘蛛网、炉台、灰烬、露水等意象比较难理解,教师就要对其进行分解、引导,相信未来说明现实怎么样?(可以让学生感知该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再让学生思考蜘蛛网等意象本身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们发现它们与生活的联系。如此,学生就能对这些意象的含义有准确的解读,对诗歌内容有比较好的理解。当然,在学生思考不全面、不精准的时候,教师要进行追问引导。如《我与地坛》学习中,学生不能精准回答卡尔•刘易斯说史铁生强大的原因,教师就可以追问:我们知道史铁生身体有什么特点,那么怎么“强大”的呢?这样,学生就意识到史铁生的精神让刘易斯折服,从而思考史铁生有怎样强大的精神?这些精神的源泉来自何处?于是带着追问与文本对话和交流。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需要以生为本,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要预习先行,让学生有主体性地阅读和发现;用问题引领,调动他们主体性阅读的深入;用方法引导,让他们学会思维,从而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丁莉 江苏省高邮中学 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