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 黑龙江 150018)
纵观中外艺术家的作品,不乏在点绘上有卓越成就的大师们。明末画家陈洪绶在为《西厢记》所作的插图中就体现了点线和点彩的技法。由于点绘在画家的操控下可取可舍,可以淡化,可以变换。因此,在印刷术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人们把点绘艺术看做是高级工艺,其艺术性不言而喻。
笔者认为,传统的点绘在暗调处须用点,为了保持暗部透明,就必须在绘制的过程中不允许涂抺;点绘所表现的明暗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是由浅入深。当然,如果您的绘制水平高超也可以由深入浅。用点绘的技法去表现人物,尤其是暗部较多的人物形象,是需要作者拿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需要作者对所画作品有充分的理解,并具有熟练控制全局的能力,做到既稳又准。在绘制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补救的时间往往会需要很长。
一张高水平的人物点绘作品,可以极其细致地画出其面部的肌肉纹理走向,头发的生长规律及表情的微妙变化。因此它可以同超级写实主义的油画相媲美。好的点绘作品需要真正做到“点中见线,点中见面,点中见形,点中见情”。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制作插图,美化版面上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以前需要专职美术编辑绘制的与报纸相关的美术作品,现在被一些年青人“一键搞定”。因此,传统的手绘插图日渐冷落,许多专业画家纷纷改行,是报纸的时效性加快了出版者无暇考虑插图的作用,还是为了经济效益让插图可有可无?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国,仍有一些主流报纸至今仍然保持采用手绘插图,应该说这些鲜活的极具特色的插图的确为报纸增色不少。
当前,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让人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千篇一律的文字新闻会给读者造成极大的视觉疲劳。尤其是国际新闻,大量的外交辞令让读者大跌眼镜。如果在一些生硬的文辞中,插入一些手绘的人物肖像我想一定会大大地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
在这一点上,《解放军日报》美术编辑绘制的插图确实让读者眼前一亮。这些技法娴熟的插图,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插图”会带着你“走进”新闻。不仅起到了美化版面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导读的作用。
有一位国外视觉专家曾经做过研究发现,把一幅人物头像放在读者面前,读者的视点投向依次为该人物的眼睛、鼻子和嘴。同样道理,一幅精致漂亮的点绘新闻人物肖像仍然会像版面的“眼睛”一样,会率先抓住读者的眼球。试想,在密集的文字当中,突然出现一个你熟知的点绘人物肖像,那是一种什么感觉!他肯定会“带领”你把这篇密集的文字读完。
要想办一张读者喜欢的报纸,除了内容好,笔者想形式美也是非常重要的。漂亮的版面会让读者感到读报是一种享受,而精美的点绘新闻人物肖像则能让读者为之一振。
这些年笔者在做时事新闻编辑的同时,创作绘制了大量的国际人物肖像,在通过点绘的方法绘制新闻人物肖像的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笔者认为,绘制新闻人物肖像,形象素材的主要来源是图片,图片有利于取舍处理,优于依据绘的作品。大家都知道,素材是肖像创作的外在基础,目前便捷的网络把整个世界连成一体,想要多少素材,在网上只需一“搜”便可一网打尽。这为新闻人物肖像的创作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可从大量的素材中选出最适合你画的那一幅。然而即使选定了素材,面对素材中的形象也须要久久观察,细细品读,甚至要读一读所画人物的背景资料,了解其特点。
素材是创作构思的发端,如果对要画的人物熟悉了解,就可能因某一素材诱发而引申更强烈更具个性。如在绘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前领导人阿拉法特时,笔者首先了解到他生前是一位传奇式的国际政要,他具有非常坚韧的意志,一生致力于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是中东政治游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由于他的着装极具特色,因此,他也是漫画家偏爱的对象。在创作他的肖像时,面对阿拉法特的十几张照片,如何能用点绘的方法画好他,这就须要对他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包括他的习惯动作,标志性动作等等。即使你选中了一张你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作为创作素材,再创作的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如:神态的引申,细部的取舍,动势的变更等等。
普京作为俄罗斯的总统可谓家喻户晓,如何画出他的刚毅、勇敢、雄心勃勃、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在绘制他的肖像时我曾选了他的几十张照片,经过反复琢磨,最后确定用一张普京面部为逆光的照片。普京这张照片,深邃的目光、冷酷的表情均隐现在逆光的画面里,通过细腻的点绘,把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普京展现给读者。
在黑白画艺术园地中,点绘肖像人物是一朵别具一格的瑰丽之花。它在扮靓了报纸书刊同时,也得到许许多多的画家及读者的喜爱,在当今报刊印刷技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相信这朵艺术之花会越开越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