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毓红
(黑龙江电视台 哈尔滨 150090)
作为中国新闻名专栏《新闻夜航》节目的主播,我很荣幸更多参与到了节目的新闻评论内容。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新闻夜航》推出《小翟两会关注》特别板块,以主持人的名字为符号,传递信息、解读政策、强化观点,效果良好。两会之后,继续塑造主持人“意见领袖”形象,把《小翟两会关注》直接改为《小翟关注》,作为《新闻夜航》的常设板块。将报纸媒体和新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以电视的形态进行二次解读,对新闻价值作二次判断和二次整合,给观众以别开生面的视听感受。“用什么纪念党的生日?”“谴责何以解心痛?”“批判不是当头一棒!”等,都是这一板块的初期之作。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小翟关注》的新闻评论以“意见领袖”形象呈现?让观众静下心来去听、去品、去回味?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节目团队找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新闻夜航》主持人一直保持这样的风格——以“朋友”式的平等交流和对各种平民化的新闻事件深入浅出地加工。多年来,主持人所具有的形象吸引优势、人际吸引优势已经形成。正是因为有这个基本功,“先给您讲个小故事”板块得以出现。
所谓关注,不只用文字评论的方式进行,更融合了记者走转改过程中的采访现场,所见所闻。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叫“有视频,有真相”,特别是面对本省的权威媒体,王牌栏目,百姓会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更有一种不吐不快感受,尤其是记者在现场走过一遍、与每一个新闻事件中的人物面对面接触过后,再写出的新闻评论会更加的公正、客观、有力,当然,这个有力指的是有传播的力量和感染的力量。特别近两年,主播也更多地参与到了走基层的工作中,这样即使不可能每一篇新闻报道都亲临现场采访,但这样的经历会让主播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更深刻,直播过程中有感而发适当加入评论的愿望会越强烈,把控能力也越强。走基层所带来的这一变化在《小翟关注》这一板块中也有所体现。
《新闻夜航》一直倡导以“说新闻”的方式播报新闻,而如何更准确地以“说新闻”为主,辅以“聊”、“讲”、“述”等语言形式和风格,给人明快新鲜的感觉,贴近与受众心理距离,是《小翟关注》板块一直所注重的课题。
在娓娓道来“侃新闻”的同时,如何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点评,是整个团队工作的重点。而温暖、独到,幽默,具有趣味性和信息量,是其能被观众认可的几剂良药。“思念水饺的致歉好像还带着一股子委屈劲儿”;“暑假过去了,寒假还会远吗?”等也成了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内容为王”,电视民生新闻的根本,节目的选题内容需要更多地面向观众、更多的趣味性、更具国际视野,并且留给主持人更多的评论空间。通过对信息的筛选,选择能够吸引观众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内容,可保证基本的收视效果。也可给主持人的评说形成公众话题。地方频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搞地方,不应局限于本土新闻资源,国际上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也应“拿来”。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上的视频类和文字类的热点新闻要时效更强、更贴近,《小翟关注》也从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如微博等)中寻找到更多能引起观众反响的新闻点吸取信息资源,从而将电视媒体的二次解读和再造形成全新信息产品。
目前,微信微博已经成为大家广为关注、广为参与、影响力逐渐增大的新兴自媒体。《小翟关注》更多地利用平面媒体、新媒体的新闻资源关注热点。当然,新媒体在形成越来越大声势的今天还有一些弱点需要规避,比如新闻信息准确性的问题,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恰恰是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较力过程中的优势所在,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时候凸显。比如2014年3月8日发生的全球关注的“马航失联事件”,虽然网络媒体的信息快捷,但不真实信息大量存在也扰乱了受众视听,受众对权威媒体、权威声音、权威解读、权威预测的需要空前,《新闻夜航》节目中的众多板块也紧跟权威信息发布,获得了较好传播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图表等利用得还不是很到位。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助推其成长,是下一步要实现的重点。
1.用视频来解读
电视记者拍摄的视频画面质量高,但不可能捕捉到所有现场,所以要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视频优势,可以向观众征集现场视频,从网络筛选视频,如果视频足够新鲜有说服力的话,可以适当降低关于视频指标的要求,因为这个时候,视频所富含的信息量最具价值。总之要拓宽视频上线的途径,使电视媒体画面呈现更新鲜,更有时代感,更加开放。当然,在整合网络视频的前提下,也可以整合网络上网民观点,实现即时互动。
2.用微博微信来解读
微博、微信不仅应该成为电视栏目的信息来源,更应该成为电视栏目在互联网上开辟的第二阵地,把电视栏目的内容按选题、热度等碎片化处理,与强势网络媒体合作,开辟电视媒体网上专栏,全方位地让网民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及时评论中,从而让网民不只在网络上发布观点,更融入到电视媒体。当然,不容否认,微博、微信传播是把双刃剑,所以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内容审核等需要严格把关。
3.用图表、照片来增色
眼下媒体不只需要有现场感的视频,及时有效的图片也很吸引眼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这就考验媒体人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图片的运用的水平。大图配小评更加容易吸引眼球,有些情况下,图片所富含的信息量更丰富,也会给受众更大的空间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思考中来,传播效果也会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