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跃瑛+刘雪慰
上海,浦东,中国电信信息园。从2013年8月到2014年4月,中国电信集团在这个被称为“亚太通信枢纽心脏”的地方,策划实施了一项为期8个月的创新实验。这项实验与通信技术无关,而是与人有关。实验的总指挥部设在位于16-A楼的中国电信学院,实验对象是来自四个事业部/省公司的31名各级管理者,实验场地是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实验目的是为中国电信锻造一个具有创业家精神的领军梯队。因为这个目的,发起者给这项实验命名为“创业家训练营”。
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一个人才培训或领导力发展项目吗?这的确是一次培训,但又不只是培训。它之所以非比寻常,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创业家训练营”着力于信念塑造,而不仅是知识获得和能力提升,参与者在营期间要不断寻找个人梦想与组织梦想的契合点,以此点燃创业进取的激情;二、训练主要在工作现场和社交网络中进行,而不仅是课堂;三、采用行动学习方式,以课题取代课程,以教练取代教师,以提问取代讲授,以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代替作业,即每支队伍都必须破解各自业务经营中真正的难题;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个人领导力和整支团队的合作能力;五、训练过程就是选拔过程。
中国电信学院每年开设的培训班和发展项目有几百个,为什么还要做这样一次特殊的实验?
☆兵临城下☆
2014年春节刚过,一则来自东方网的消息称:曾经要花4,000多元装机费还要排队安装的固定电话,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家里的“摆设”,由于手机的普及,不少上海市民干脆注销了家里的固定电话。消息还披露了上海市经信委的数据,2013年申城电信服务行业呈现出了移动用户激增、固定用户减少的趋势。窥斑见豹,上海地区的情形是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所遇挑战的缩影。
应该说,早在这场产业转型风暴到来前,中国电信已嗅到了气息,它从2005年开始就启动了企业战略转型,从语音业务逐渐转向非语音业务。2013年,为了迎接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电信又提出了“一去两化新三者”的转型战略:“一去”是指“去电信化”,“二化”是指市场化和差异化,“新三者”是做智能管道主导者、综合平台提供者、内容应用参与者。2014年初,在中国电信终端产业链年会上,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再次强调,中国电信要通过内部变革增强活力,从而将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对电信运营业的冲击转化为一次发展机遇,从电信时代转型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他提出“要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型中国电信”。
☆老兵新传☆
新战略和新任务对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王晓初说:“新的电信领军梯队必须是一群有激情、有责任、有团队精神、有创业家精神的人。”然而,中国电信在集团内部做的诸多调查和测评显示:公司目前的干部队伍缺乏“闯劲儿”和“创劲儿”,担当意识不足,具体反映在五方面:
一、人才队伍能力结构不合理,缺乏能开发有竞争力产品的专业人才。
二、对于新战略目标,地市总经理有压力,但缺乏执行力。
三、没有精气神,缺乏激情和士气,担当意识薄弱。
四、惯于向内看和向近看,只关注短期利益和评价。
五、干部主动追求商业利润和市场竞争的偏好不高,对整体变革敏锐度和结果敏锐度也不高。
国企从来不缺好苗子,却很少能培养出具备创业家精神的领导者。近年来国内不少中央直属企业都跻身世界500强,它们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却没有像同列榜单的GE公司和IBM公司那样培养出一批批的卓越领导者,因此也难获得如GE和IBM一样的尊敬。实际上,中国许多国企都有相当严谨的后备干部推选机制,但长期以来在人才考核和培养方面对候选者进取意识重视不够。如何找到适合国有大型企业的高潜人才培养方法和路径?如何培养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电信优势和互联网特质的干部梯队?这些成了摆在中国电信集团面前的紧要问题。
☆创业家训练营—集结号☆
“创业家训练营”的想法最初是由蒋跃瑛和柏翔提出的,前者是本文作者之一,后者是万为治力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2013年春节过后不久,有一次蒋跃瑛见到柏翔,谈起中国电信的“去电信化”转型战略,柏翔问蒋跃瑛:“你们准备为此做点什么?”
蒋跃瑛答:“我们学院已经为此启动了千人培训计划,覆盖到地市总经理层面,能起到宣传变革的作用。”
柏翔追问:“这些就够了吗?能助推新战略的实施吗?今天的经营固然重要,但明天的领军人物呢?这些后备力量在哪里?”
蒋跃瑛沉默了。
蒋跃瑛供职于中国电信学院领导力教研中心,学院成立以来,她和团队成员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今天企业变革和经营中的所有难题最终都落在“人”上,企业的未来取决于是否能培养出一批批既能胜任今日挑战又能思考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每年中国电信学院都会更新各种培训课程,也会举办大规模培训,以确保大部分干部的思想和知识都跟得上形势。然而,柏翔的一番追问提醒了蒋跃瑛,不能光看今天,还得为明天做好准备。如何培养干部,使之成为引领变革的尖兵?如何为这些尖兵提供一个“特区”,让他们在改革中不感孤独,能够聚焦共识,互相温暖和激励,加速成长?如何让他们在“特区”聚集起熊熊激情之火,而后回到组织中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
那次见面后,蒋跃瑛一直在思考上述问题,她渴望做一次大胆的尝试。几天后,她和柏翔又见了第二次面。这次见面,柏翔问她可否借鉴其他企业的训练营方式来培养中国电信内部的创业家,这个建议与蒋跃瑛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充分沟通,第三次见面时,柏翔就拿出了一个五模块的项目设计图。项目以“警醒—梦想—信心”为主线,由赞助人推荐选拔成员,花8个月时间,采用行动学习方式,训练和实践相结合,反思和学习相结合,锻造未来电信的尖刀班。
五个模块
创业家训练营项目由五个关键模块(单元)构成:三次在学院集中学习,每次4天,共12天;在前次学习和下次学习之间,还设计了两段在各自岗位上的持续行动学习,每段2个月。(参见副栏“中国电信创业家训练营模块图”)
模块一:警醒篇。这是为期4天的开营模块。在个人方面,引导学员自我反省,找出差距;在组织方面,启发学员深刻认识中国电信面临的挑战,对新战略达成共识。在这一阶段将导入小组行动学习项目命题,即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模块二:围绕战略思维的持续行动学习。警醒后的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启动这一模块,为期2个月,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行动学习命题进行分解、研究,制订方案及行动计划。
模块三:梦想篇。学员再次回到课堂进行为期4天的集中学习,他们要找到个人梦想与组织梦想的连接点,点燃创新和创业的激情。
模块四:围绕机制创新的持续行动学习。怀揣梦想和激情的学员再次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为期2个月的行动学习。这次他们不再纸上谈兵,而是对行动计划进行落地试点,在此基础上优化方案,提高复制推广性。
模块五:信心篇。学员最后一次回到课堂,汇报各小组的战果,展示个人领导力的提升,展示团队合力,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接受测评,考察是否有能力应对更大挑战。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干部梯队选拔的过程。
五个模块之外,还有一个模块贯穿整个训练始终,之所以不将其冠以“模块六”,是因为它是虚拟的,而且不会结束。这个模块就是网络社区,学员在这里可以分享学习心得,碰撞思想,成为彼此的智囊。
“创业家训练营”项目设计得十分周密,但要付诸实施,得先完成三个任务:寻找赞助人,寻找创业家(学员),寻找内部教练。
寻找赞助人
创业家训练营与中国电信学院以往的培训项目有许多不同,其中一样就是培训中有一个特殊角色——赞助人,他们是送训单位的一把手。以前由集团人力部和学院发起的一些培训和培养项目之所以达不到理想效果,就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一把手没有真正的承诺。许多领导人口头上说支持培训,有些还会来讲讲课,但在选鉴、评估、发展和任用干部时,却与干部培养项目脱钩,造成了企业用人中的“临时抱佛脚”、“无从下手”、“拔苗助长”、“重事轻人”等恶疾。
2013年春天,蒋跃瑛四处走访,与几位事业部和省公司总经理沟通,邀请他们担任这个实验项目的赞助人,说服他们拿出自己单位的经营热点或难题,并且各自提名组建一支候选学员队伍——要求业绩好、高潜质、年轻、有激情有活力,岗位级别可以放宽要求。蒋跃瑛跟这些总经理说,这支队伍将在教练和专家导师的指导下共同破解赞助人给出的命题,在此过程中个人及团队的领导力都将获得快速提升。听了蒋跃瑛的描述,马上有四五位总经理欣然应允。
寻找创业家
中国电信的内部创业家是什么样的?如果按图索骥,“图”上画的这些“千里马”长什么样?或者说挑选标准是什么?
训练营确定的标准有四项:有激情,能创新,肯合作,有领导力。在“创业家训练营”的面试现场,电信学院提出了两组问题,分别考察候选人在上述四个指标上的表现和发展潜质。
第一组是半结构化面试问题,旨在考察候选人的激情、创业、创新、合作等方面能力,同时配合学习敏锐度测评以考察其潜力。比如在面试中可能问候选人如何看待目前正在进行的深化企业转型,以此考察他的创业激情;请候选人举例说明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及应对方式,看他是否有韧劲儿,是否具备合作精神;还可以请候选人给创新下定义并分享一个自己的创新故事,来考察他的创新态度和创新能力。
第二组问题是直觉、情感式问题,旨在考察候选人的个人风格和价值观等。在这轮面试中,面试官会让候选人谈谈转型十年来自己的感受和个人在转型中的角色,还会问及候选人心中的“电信梦”是什么,问他假如今天就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评价。这是一组触动心弦的问题,候选人的回答可以反映出他是不是一个有激情的人。在大型组织待久的人,通常容易形成冷静、理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维模式,唤醒他们的激情很不容易,因此那些激情未泯的候选人显得格外珍贵。
来自深圳公司的黄勇在面试中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在团队业绩遭遇挑战时,他想尽办法提升业绩并激励大家,有一次,他把全体团队成员叫到辖区内最高的一幢楼的楼顶,指着下面的大片楼宇对大家说:“看,那下面全是钱!”黄勇说完这件事,面试评委都笑了,当即给这位充满蛊惑力、大胆狂放的小伙子亮出了“Yes”。
赞助人推荐的业绩优秀候选人并不是都能被选中,电信学院严格按照“激情、创新、合作、领导力”这四条标准,以三分之一的淘汰率进行筛选。在有的小组中,上下级同时被推荐参加面试,最后下级留下了,上级被淘汰了,因为下级比上级更有闯劲儿,更有创新精神,更愿意合作,更具备创业家的潜质。
寻找内部教练
“创业家训练营”为每个队配备了一名小组教练,这些教练都是中国电信集团的前任高管,担任过某大事业部或某省公司的总经理,后因年龄原因转任非领导职务。内部教练的挑选也极为严格,他们在任期间的业绩必须过硬,企业内外的口碑要好,在带领团队和培养人才方面有丰富经验和实践,必须有创业家精神,而且有意愿成为义务教练。
教练梁志平是前任政企事业部总经理,在集团公司多次重组中,她屡屡被选为开疆辟土的大将军。她本来是位数据专家,2002年她被选作市场部总监,进行传统国企市场化的策划。等到市场工作有眉目,又被派去组建为大客户服务的政企事业部,那一年她已经50岁了,她在整个事业部组建了内训师团队,开发相关课程,甚至走在了培训部门之前。之后因为年龄的原因她又被派到集团云计算分公司担任资深总裁,虽然不在领导一线,但在新岗位上,她快速学习新知识,又使自己成为一名电子商务专家。每次接受新任务,梁志平都把企业需要放在前面,从不讲条件,而且信心满满,因此她每到一个新领域都能取得骄人战绩。这样的教练对训练营学员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活案例。除了梁志平,其他三位教练——集团副总会计师王其、电信学院前任院长童羚,以及银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颖——都从叱咤风云的高管岗位转身内部资深顾问,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经验丰富,深具洞察力,且乐意成就他人。
2013年8月6日,经过3个月的前期沟通和策划准备,中国电信首期“创业家训练营”开营了。共有四支团队的31人入营,他们分别来自集团政企事业部、支付公司、公众客户服务部和安徽省公司。训练营为学员配备了教练和老师,由教练和老师共同负责集中学习。教练分两类,除了上面提到的内部小组教练,还有来自企业外部的班级总教练,内部教练负责辅导、评价和反馈,总教练负责培训现场学习轶序和学习氛围管理。老师负责各主题授课和互动讨论交流。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未来的创业家们就要在为期8个月的训练中,针对与各自赞助人协定的命题,共同探讨解决之道。既然是打造尖刀班,必定会经受淬火蜕变、锻打成钢的过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员们将接受哪些磨砺和考验?他们扛得住吗?他们将有哪些收获?又是如何收获的呢?
☆士兵突击☆
入营后,摆在学员面前的第一个挑战便是纪律。第一天,总教练下了命令:严禁在训练现场使用手机,不得随意走动,不得随意讨论,不得迟到早退;此外,还要集体完成课外作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连着几天不能“刷屏”,这令学员难以接受。况且训练营不少学员还负责重要政企客户的销售和服务工作,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似乎有些不近情理,有学员吐槽:“天啊,这是什么培训啊!居然还有如此不讲道理的规则!”
集中学习采用淘汰制,违纪者要么接受处罚,要么放弃离开。刚入营时,违纪时有发生,学员以为教练会像以往培训课那样,睁只眼闭只眼,不料教练六亲不认。于是,学员与教练常常因为某项规则“有意义”还是“没意义”开始较劲,甚至对峙,课堂气氛剑拔弩张。针对这种局面,教练没有苦口婆心地去说服,而是布置他们观看电视剧《士兵突击》,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心中的原则。安徽省公司队吕建东说:“说实话,我作为训练营唯一的HR,对教练所谓的魔鬼训练方式的必要性一开始也是质疑和反感的。一直到最后一天下午发言之前,教练放了一段许三多要做阑尾炎手术的视频之后,我才真正说服自己,教练的方式可能真的‘是有意义的。‘对于没做过的事情,没有试怎么知道有没有意义呢?这句台词打动了我。”
高压环境下训练带来的警醒效果,远远超出平时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这种警醒好似投入湖中的石子,从里到外泛起一圈圈涟漪——从学员自我反省到对团队合作的反思,再到对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思考。
训练营31位学员大多像吕建东一样,长年“白加黑”、“5+2”地投入工作,进营时他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自律性和主动性毫不怀疑,对教练的训练方法也都挺不屑,但看过《士兵突击》后,他们认识到自己对训练营纪律和规则的不适应皆是由于自负和自满,而这正是他们成为创业家的障碍,他们开始理解那些“不讲道理”的规则,明白那一切都是为了让他们放下过去的成绩和光辉,重新回到初心状态。公客队的魏佳说,这四天教练给了他一样珍贵的礼物——自律,他说:“一个率性的人可能充满创造力和激情,可以成为组织变革中的重要环节,但他无法带领团队走向新家园;而一个自律的领导者会给组织带来强大的凝聚力,让众多追随者产生安全感。”
安徽队的王磊说:“两天让咱看12集《士兵突击》,很辛苦,但有收获。许三多做333个腹部绕杠的场景,让我们领悟到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放弃,这何尝不是一种激情?看似没有创意的许三多,却能适应任何情境的变化,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新?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口号让每个七连人牢记于心,这何尝不是一种高度统一的团队信念?”
除了集体观看《士兵突击》,训练营还安排了“黑暗中对话”,这个环节也给学员带来颇多感触和领悟,“完全的黑暗”令他们感知到环境的巨大威力,强弱瞬间转换,以往驾轻就熟的东西突然不存在了。魏佳说:“那一刻,彻底颠覆了我这三十多年来基于阅历和教育而形成的自信。以前我口头上说,移动互联网会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但心中仍存侥幸,认为中国电信难道还比不过百度吗,认为以前我们辉煌过,今后也会依然辉煌。但在黑暗中,我的旧思维对新规则一次次误判。让我终于理解了那句箴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位学员说,这个训练环节让他们深刻体悟到,当四周黑暗到伸手不见五指时,“找死”好过“等死”,在嘈杂中辨识出智慧的声音,互相依赖,互相信任,摸索前行才有可能找到出路。
☆壮志凌云☆
“创业家训练营”与电信学院以往培训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梦”,过去是靠提要求来培养人,现在是用梦想引领人。因此,这个训练营也可以称为“梦想训练营”,在这里,教练将引导学员找到个人梦想与组织梦想的契合点,燃起斗志,像创业家一样去奋斗。
训练营的学员都知道,集团公司要用五年时间打造一个新电信,要做智能管道主导者、综合平台提供者、内容应用参与者,但是他们很少想过这个梦想与自己的梦想有什么关系。还有,梦想究竟是什么?梦想可以有多大?梦想到底有多远?
在教练的带领下,学员们开始了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探讨。政企队的张萍说:“梦想可以非常宏大,也可以很具体,比如我们中期要完成的报告,它可能小了点儿,称不上是梦想,但我觉得它成就了我们整个团队共同的碰撞、共同的合作、共同的熬夜、共同的不吃饭,这些过程让我们体验了创业家的感受。什么是创业?什么是梦想?要落到具体事情和行动上,我们才有真实的感知。”
其他学员也认为创业家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讲,就是在做一些平凡的事情,实现一些平凡的梦想。安徽队的王磊认为,公司有很多亟待处理的事情,和电信梦紧密相关,把这些事情做好,就是实现了创业家的梦想。还有的学员说,想要追逐梦想,必须跳出自己的圈子,突破自己的思维惰性,锐意进取,用最大力度去逆境突围,否则只是空想。
在这个阶段,内部教练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梦想导师”。有一次某位学员有些情绪,在小组微信群中表示想退出。教练童羚看见后立即上传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她当天早上的书法习作,写的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无声胜有声,像把钥匙打开了学员的心结。还有一次在分享沙龙中,教练梁志平受邀讲述她职业生涯早期的故事,她给大家讲了年轻时的几次选择。从上山下乡到学习深造,从技术引进到行业创新,从工作分工到抓住机遇……最后学员发现,在每个选择关头,梁教练都能找到个人梦想与组织梦想的契合点,都能满怀憧憬和激情去努力开创一片新天地,而这成就了她所在的组织,也成就了她自己。分享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都很感动,他们看到自己的梦想、教练的梦想和电信梦穿越时空,在此融合。梦想不再是虚幻的名词,而是一种坚持就能获得的幸福,一份拼搏就能憧憬的踏实,他们渐渐感到再造一个中国电信的梦想是和“我”相关的,“我”可以有所作为。学员沈阿强说:“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从电信集团的高度指点江山,哪儿放卡车,哪儿放冲锋舟;明天回去之后,还得卖手机。但是我现在可以做到像梁总一样心底充满激情,至少我可以怀着梦想去卖手机!”
☆亮剑☆
除了自我反省和梦想,创业家训练营还通过多种方式——创新命题汇报、领导力挑战、团队动能展示、总经理能力测评中心、电信梦论坛等——带给学员信心和信念。政企队的王志恒是个内敛斯文的人,话不多,但很有学识,之前不是特别认同训练营的方式,但随着训练营三个阶段的学习,他内心的动能被激发出来,他的观点发生了180度的反转,而且用了训练营中的案例给他带领的年轻团队鼓劲儿。周晓东是王志恒的队友,是唯一从市公司区局入选训练营的,他说自己非常幸运,因为很多中国电信的区局长还在卖手机、打单子,所以他对这个机会倍加珍惜,希望回去后担负起创业家训练营第一期的责任,去影响更多人——下属、领导、同事。
这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时代,也是一个知识甚至技能学习更容易、更新也更快的时代,这些特点是今天的人才培训,尤其是在领军人才及核心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必须关注的。比起先进管理知识以及互联网、通信技术,干部的信念更重要。这里所说的信念是指干部要拥有以下一些特质:热爱企业,关心企业发展,敢于在发展中创新,有勇气应对挑战局面,能将个人的梦想、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相信企业明天会更好。他们不但自己要有这些特质,还要用这些特质去影响更多的人。这就是创业家的核心信念。在训练营中,这种信念不断凝聚,像一团火;在离开训练营的日子里,这种信念播撒开去,持续影响着学员和他们身边的人,像满天星。
☆微创新试验田:安徽队的案例☆
创业家训练营是一个行动学习项目,在整个训练中,除了三次集中学习,先后还有4个月时间,学员们都要聚焦于实际业务经营中的关键课题。行动学习项目不是自我封闭的特区,而是力图打造微创新的试验田。让我们以安徽队为例,展示行动学习项目是如何在创业家训练营中一步步落地的。
一、确定命题。队员花了半天时间与赞助人安徽公司总经理殷一平沟通,得知为了贯彻集团公司“一去两化”的战略,安徽公司正在推进战略结构调整和集约化管理,需要重点突破业务转型、人员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于是,他们将命题定义为“安徽公司战略结构调整中集约化运营和渠道运营模式的探索”。
二、澄清命题并制订行动方案。项目团队在赞助人指导下对命题进行澄清、修正和聚焦,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团队工作方向。比如在集约化经营方面,他们提出:能集中做的不分散做,能电子化做的不让人工做,能远程实现的不现场做,能省公司做的不让市公司做,能市公司做的不让县公司做。
两个月后,项目团队再次向教练和赞助人汇报,根据命题,确定工作事项和行动方案,并迅速组建各项目小组,明确角色分工、团队规则、共同承诺、沟通机制。比如,由吕建东牵头的大支撑集约化工作,将采取三项行动:1.通过万号管家的手段,推进客户自助排障;2.强化省层面障碍预处理能力,实现工单省直派到一线维护人员;3.梳理障碍处理流程,明确部门职责界面。
三、优化方案,夯实落地。多次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召开碰头会,现场沟通各子课题项目进展情况,确定下阶段工作重点。项目团队成员从自身工作出发,将项目开展过程中形成的部分成果付诸实际进行检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确定试点。选择南北、大中小不同区域开展试点,对试点进行跟踪、评估、优化,最后形成推广方案。
五、全省启动推广实施。跟踪实施推广过程,并持续优化。
六、向赞助人汇报成果。安徽公司战略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集约化运营和渠道运营模式的探索都亮点频出。比如,通过优化业务规则和稽核调试,月均增加收入约160万元,全省人工工单从年初79万下降到26万。另外,团队运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此期间明显提高,团队成员视野和思维更开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队项目小组的汇报材料上了集团工作会,在向集团汇报工作时,相关人员把整个项目作为安徽省公司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来汇报,分享项目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并且建议从集团层面进行集约化运作,比如大数据运营、电渠集中运营以及专营渠道连锁化运营等。
安徽队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创业家训练营”的行动学习项目使组织、团队和个人三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首先,它调动了基层创新,为组织培养出一批有创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其次,团队成员共同攻克业务难题,实现突破创新,有真实的落地成果,并能将其复制推广;第三,它加速了干部的成长,不少训练营学员出营不久就得到晋升,像安徽队李运勇就从县级公司总经理晋升为阜阳地区的副总。这种成长为干部个人带来信心,也坚定了他们转型和变革的信念。
☆ 再思行动学习☆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行动学习项目在企业实践中都不尽如人意,很少取得理论上描述的效果。这当中有学习项目设计的问题,有学员参与度的问题,有行动组织的问题,也有找不到真正的赞助人或赞助人没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问题……屡战屡败的经验,让我们越来越觉得行动学习更像是布置一次复杂的作业,以主题布置为开始,以PPT+小组汇报结束,而领导不过是请来的观众。汇报的时候,好一点的行动学习像一次阵容豪华的团队展示,差一点的则像一场冗长的小组学习体会交流。
创业家训练营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行动学习,它应该是:
对的赞助人+对的主题+团队合作精神+业务挑战+合适的进度控制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以往行动学习的组织重点明显失之偏颇,它们把关注点更多放在了小组行动结果上,却往往忽略了过程。而通过创业家训练营这个项目,我们发现行动学习的真谛应该是以业务为载体,在真实环境中提升素质和能力,提升领导力和团队合力,它更重视的是学员的体验和收获,而非单纯的业务结果,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组织、团队和个人三赢。
衡量一个行动学习项目成功与否,不仅要看项目中的成员是否积极踊跃解决问题,更要看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会不断地践行行动学习法,并且将行动学习成果推广应用。目前,中国电信创业家训练营一期班有两个组的成果已经应用于企业运营和经营实践中。
继2014年4月第一期“创业家训练营”B1班毕业后,中国电信学院又在同岗级组织举办了B2班,还与集团人力资源部共同组织了更高岗级的A1、A2班,到今年年底共将收获四个“营”,未来三年他们还要以“创业家训练营”的方式完成200多人A级和B级干部梯队的培养。此外,他们还受邀去其他央企,帮助策划实施此类学习项目,培养它们的后备干部。“创业家训练营”不但为中国电信学院开辟了一条财路,同时也提升了学院自身的能力,提高了学院在组织中的声望和重要度,正所谓“有为才有位”。从这点说,中国电信“创业家训练营”的实践对其他企业大学也不无启发,正如第一期训练营结束后赞助人、教练和学员们对电信学院项目团队表达的:“说到培养创业家精神,你们电信学院才是最具有创业家精神的。”
观点概要
什么项目?
中国电信学院实施了一项为期8个月的创新实验——“创业家训练营”,欲为巨变中的企业打造了一个具有创业家精神的领军梯队。
谁来参与?
赞助人、创业家(学员)、内外部教练、教师。
有何特殊?
一、重激情和梦想,而非技能;
二、在工作现场和社交网络中进行,而不仅是课堂;
三、以教练取代教师,以提问取代讲授,以业务经营中的实际难题取代作业;
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个人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训练即选拔。
如何构成?
五个模块:
警醒篇。
围绕战略思维的持续行动学习。
梦想篇。
围绕机制创新的持续行动学习。
信心篇。
有何成果?
聚时一团火,散时满天星。
培养出一批有创业精神的优秀干部,有些行动学习成果已经应用于企业运营和经营实践中。
创业家训练营中的各个角色
学员:有激情、能创新、肯合作、有领导力的后备干部。
赞助人:四家单位一把手,负责提出命题、提供精神、动力支持以及命题学习结果评价。
联络员:四家单位综合或人力资源处处长,负责联系团队与赞助人,全程参与项目进展,并监督命题研究进度。
总教练:来自外部,负责培训现场学习秩序和学习氛围管理。
团队教练:集团前任高管,负责命题研究过程辅导、命题学习结果评价以及测评中心学员评价/反馈。
教师: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专家、讲师,负责各主题授课和互动讨论交流。学习辅导员:负责集训期间的学员观察并指导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