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项目“蜜月期”的终结信号

2015-02-27 08:34严辉文
新城乡 2015年2期
关键词:蜜月兰州市兰州

严辉文

1月8日20点20分,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因设备故障导致火炬气燃烧,排放滚滚黑烟,使局部空气质量恶化。连同之前发生的多起因生产安全问题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1月9日受到兰州市环保部门通报批评后, 兰州石化公司新闻办公室书面回应称:将深刻反思,立查立改,强力推进环保升级升位管理。

在兰州石化新闻办正式书面回应之前,企业与政府已交手几个回合,一度陷入互不相让的状态。10日下午,兰州市有关部门向媒体发布通报,直指中石油兰州石化作为央企,不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其向兰州市人民道歉。而兰州石化则不以为然:“说白了,兰州市政府就是想让兰州石化尽快搬迁到兰州新区去,以数百亿元的搬迁工程挽救兰州新区目前日渐式微的发展形态。这是一种事实上的逼宫。”对此,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回应称,很清楚搬迁事宜绝非兰州石化可以决定,因此不可能去逼迁。

我们先且不论此次争议谁是谁非,但这种“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情形十分罕见。地方政府与纳税大户、国字号大公司之间,向来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尤其是多年来,在GDP主义的主导之下,一些地方政府不仅高呼“项目至上”、“企业家老大”,还在行动上对这些大企业大项目礼让有加。由此,一度形成了政府与项目不正常的“蜜月期”。

在这种所谓的“蜜月期”中,常常大企业大项目是强势一方,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对方的要求也是蛮拼的,常常作出各种让步。比如突破城市规划底线,本来不是工业用地,尤其不是重化工、污染企业的用地,但只要大项目愿意进驻,规划的严肃性就瞬间丧失。比如失去环保意识,为了项目早日进驻早日投产,明知是污染项目,也大气不吭一声,甚至帮着把企业包装成无污染项目,帮着过环评关。比如无视税收法规,为了吸引企业入驻,随意开口子减免税费。还有为了满足项目工程建设要求,贱卖土地。

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守护人”本位,干脆利落地跟大企业大项目站到了一条线上。虽然收获了工业化发展、经营城市的一时之利,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一味宠着企业,对城市规划、市场公平、人居环境、长远发展等方面,难免造成伤害。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当一个大的污染企业盘踞在城市正中央,且污染久久难以真正治理之时,哪里还有什么投资环境可言?

笔者认为,兰州事件或许是政府与项目“蜜月期”的终结信号。地方政府也许会就此反思,而企业方面也应适应恪守法律和市场公平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蜜月兰州市兰州
兰州市园林绿配置模式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琐记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蜜月病”让新婚不爽
选择最适合你的蜜月风格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
蜜月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