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如何影响我国国家形象的树立
——以《中国的秘密》为例分析

2015-02-27 14:35阎柏同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纪录片话语语境

阎柏同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BBC纪录片如何影响我国国家形象的树立
——以《中国的秘密》为例分析

阎柏同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在纪录片制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不过在近几年它制作的纪录片中,冠以“探查外国当地民风”、“领略异国风土人情”之名,实为暗示性批判当局政府以及当地文化和价值的作品越来越多,本文以今年八月份新近播出的作品——Secrets of China(《中国的秘密》)为例,探究BBC在纪录片的传播中,是如何引导观众接受自己的观念,进而掌握我国国家形象树立过程中的话语霸权的。

中国国家形象;BBC纪录片;话语霸权

一、背景概述

纪录片是运用真实,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电影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然而选择什么条件下的“现实”以及如何实现“创造性”处理却值得思考。特别是步入了21世纪之后,硬性宣传(Propaganda)被软性的沟通(Communication)所替代,而沟通中属于“影片与观众平等对话”的纪录片因其“记录真实、不掺杂主观与虚假”这种特性而被广泛用于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而在近年来BBC部分纪录片中——特别是介绍其他意识形态有别于自身的国家的纪录片中,经过“处理”的“真实”往往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影片本身也被当作争夺建立其他国家形象时的话语主导权的工具。以2015年8月在BBC播出的三集系列纪录片《中国的秘密》为例,这部纪录片从中国教育制度、青年压力、贫富差距等社会热门话题入手,以记者Billie JD porter所见为所得,力图展现一个在高速发展的外表下暗流涌动的中国社会。

而由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BBC为代表的西方意识形态不同,在外媒针对中国的报道或纪录中,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对他们产生过自发或自觉的“敌意”。同时,在西方语境下主导的西方民间,对于“红色中国”的好奇以及议论一直没有停过。BBC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在自己主导的语境下潜移默化地加深或更改着观众固有的印象,进而掌握了树立我国国家形象的话语霸权。

二、方法分析

BBC在上述纪录片中为使观众相信他们的观点而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下面逐一分析:

(一)利用符号选择

符号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最后成片的观赏性与重要性——被选择的符号是否可以吸引受众,以及符号在影片中所承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从微观上来说,经过“编导意识”筛选之后所留下的影像符号,无论是在记者有意的行为下刻意呈现,还是在日常状态下的平实展示,在整个有机体中都会起到独特的作用;而在宏观方面,结论的单薄、取证的片面等所有因素会使得制作出的纪录片呈现出来的最终状态和他们“预想”中的一致,但是会和纪录片所要求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相背离。

在第一集《适者生存》中:针对在教育体制内正常上学的学生,记者也在质疑为什么他们必须刻苦读书“不敢反抗体制”。在记者找寻中国学生为什么“顺从规则”,“习惯于‘尊重权威’”的时候,可能是由于文化取向、社会环境、观念价值等诸多背景因素的差异,最后原因竟然跟毛主席扯上了关系。

在这个环节中本来采访的是当代的高中生,问题针对的本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最后却把原因归结到五六十岁的人身上。而且记者有“目的”地、一定要让这个原因带着毛泽东的烙印,这从侧面也展现出“红色中国”对人民思想深层次、持久性的灌注和浸染。“官方化”、“权威化”的毛泽东个人形象也就充当了国家权威形象的载体,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性符号,用这一个符号来解释习惯了“高压集权”的人们对于教育体制已经木然。选取的“符号”背后的意识形态攻击目的昭然若揭。

(二)利用议程设置

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所以由此可见,“议程设置”这一环节主要是在主题层面体现作用。大众传播虽然可能无法左右人们怎么想,但是在经过一定的编排筛选之后,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中国的秘密》三集纪录片在主要议题上依次表现了与中国相关的话题,诸如:中国社会压力的巨大、教育制度的僵化、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以及贫富差距的悬殊。而这些全部是负面议题。以其中《如何致富》一集为例,记者不仅在描绘贫富差距这种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时“选择性失明”,看不见阶段的必然性以及政府采取的措施,同时反而“嘲讽”政府,“(贫富差距巨大)竟然出现在一个依然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这种表述对于在讲述负面议题时起到的消极作用难以估量。

先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预设出一个希望受众看到的结论,然后再去收集素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做法和“用谎言验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的道理类似。这种“部分真实”的方式制作出的纪录片,潜移默化地牵引着观众,观众的思路与想法会按照编导的思维模式和关注重点对展现的“事实”进行解读。而“议程设置”模式的滥用,必然导致客观事实失真变形,从而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危害更大的是,中国的国际形象会因为“负面议题的频繁设置”受到重大打击。

(三)利用他者视域

在哲学领域中,“他者”是一个与主体相对应的参照体,而“他者视域”即指在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体系之中,相对于“自我”的另一方看待事物的立场和角度。西方语境下的涉华报道有自身惯性,习惯从自我预设出发谈论中国的现实问题,以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俯视中国,产生了“他者”与“自我”间无法逾越的文化差异的鸿沟,而受众在接受类似负面信息之后,也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不良看法,如此陷入恶性循环,最后形成了妖魔化中国的“他者”视角。

在《如何致富》中,可能出于语境差异导致的对文化的不理解,或者想利用语境差异抹黑中国等原因,海南张灯结彩过新年的热闹的民俗景象,却被记者硬生生地说成是“政府严格禁止的宗教活动”。片中不仅上升到“宗教思想”高度以指责,就连起码“宗教”与“民俗”的概念都相混淆,最终达到迷惑观众的目的,使观众对“中国信仰受限”和“政府思想高压”这种类似错误的刻板印象加深。

保持形式上的客观平衡,是增强说服力和可信性的需要,也是维持其影像成其为“纪录片”的底线。BBC纪录片向来以客观真实著称,然而在此片中存在知识性错误不说,这种所谓的“真实”究竟是真实情况的再现,还是为掌握话语权而利用语境优势,放弃准则,其实并不难分辨。

三、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形势,中国应积极应对,以正面的形象,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一)勇于发出声音,掌握话语权利

这是解决当下外媒参与争夺话语权的根本措施,中国媒体要敢于“站在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正是因为西方掌握包括BBC在内的成熟化专业化的“发声平台”,不仅影片借其品牌效应进行传播,同时也使得BBC在世界范围内长期掌握话语的霸权地位。我国对外传播要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必须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力,主动发声,通过国内客观公正的报道与纪录,引领国际舆论,而使外媒做到真实报道。我国的对外宣传片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整个完整版宣传片里中国呈现出完全的开放包容的姿态,努力打破国际上曾经对中国的意识隔阂,积极走向国际舞台。

(二)恪守多元包容,端正自身视角

由于《中国的秘密》在思想实质上存在因为“他者视域”而导致的二元对立倾向,其传播效果对在不同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观众反响也必然不尽相同。因此,在对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克服意识形态差异和民族文化偏见带来的不良影响,去除自发或自觉形成的非理性思维模式。既不仰视其他国家也不俯视自己,树立客观平等的国家形象,“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①这就要以国际化的广阔视野、通用型的叙事方法制作外宣纪录片,塑造出真正的平视视角下的最真实客观的中国形象。

(三)建立权威平台,提供全面支持

中国自己主观上转变观念的同时,客观上也需要建立新的宣传国家形象的平台。例如,依靠影像力量树立国际积极形象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在2011年成立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上播出的。央视纪录频道分为中英两版,依托国际化平台,更能增强纪录片的外宣功能。

其实,BBC在用影像记录中国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俯视视角贯穿始终,仅仅局限在议论政治和文化的不同。2012年出品的《美丽中国》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正面典范。这是由央视与BBC共同制作的一部全景式展现自然人文景观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对我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恰逢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口号,借着这个系列纪录片,这个理念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传播。对于BBC在我国国际形象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分析,在建立自身国家形象话语权的同时,加强与外媒的良性合作,为我国的海外形象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

注释:①引用自“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1] 麦库姆斯,郭镇之.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J].新闻大学.

[2] 童兵,潘荣海.“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J].新闻大学.

[3] 许志江.西方电视话语霸权下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J].

J952

A

1674-8883(2015)23-0155-02

阎柏同(1995—),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纪录片话语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