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媒介融合趋势不可逆转,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和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电视写作也应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在媒介融合中为电视的发展助力。本文从主题把握、叙事结构、语言安排、修辞意蕴四个层面,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写作趋势。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在传播渠道、内容形态上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将从电视写作的主题、结构、语言、修辞四个层面,探讨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电视写作应有怎样的应对。
1 主题把握:以终端需求为指向
传统电视写作中,现有的材料往往会影响主题的确立和提炼,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面对海量的信息,材料占有对主题的影响力减小,相对的,对海量信息的处理与整合就变得愈发重要。以大众银行在2010年推出的广告为例,要从浩如烟海的素材中挑选出四个故事来表现“不平凡的平凡大众”,难度很大。广告最终确定的四个故事必然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艺术化处理而来的。
当大众时代逐渐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逐渐转变为媒介用户,终端需求成为了信息筛选和整合的新标准。
电视形象化地再现生活,其文化定位可以是一个任意的位置,也应该看到,回避深刻的思考已经成为公众的普遍惰性,观众对媒介的诉求更倾向娱乐化。所以,面对消费者,电视写作更要注重观点表达的直观化和主题定位的通俗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终端需求为指向确立主题的最好例子:“吃”是中国人的共同爱好,每一种美食都是一个地域的符号记忆,选择“食物”作载体,本身就是对受众的迎合和考虑。同时,《舌尖》的主题阐发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明处讲一家一户的食物做法,实际却讲世代传承、家国情怀等宏大主题,这种小切口、通俗化的写作方式,正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应时选择。
2 叙事结构:强化互动性
与新媒体相比,电视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足,因此电视写作还要在叙事过程中,根据受众的收视规律以及心理,调整叙事方式和结构。
首先,运用悬念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一方面,在结构上将冲突和悬念前置,另一方面,语言表达上要利用“钩子效应”,强化节目内容与受众心理上的互动。以北京台《档案》节目《宋氏家族往事:宋庆龄》为例,节目预告就用“她度过了怎样的风风雨雨?”“她与妹妹美龄最亲,却为什么遭来蒋介石的暗杀?”等一连串的问句引导受众思考,与受众产生互动。
其次,考虑到媒介融合下,受众对内容耐受性的普遍降低,电视写作也要注意吸引力的持续性,把握叙事节奏,让观众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互动水平。大众银行广告中,开头用 “一位老妇人,因为携带违禁品,在委内瑞拉机场,被拘捕了”设置悬念,紧接着用激烈的冲突、尖叫声进一步强化,在故事讲完之后提出问题“她是怎么做到的”,这种有张有弛的叙事节奏,能让观众紧张、思考、感动,让受众有了代入感,自然也就有了互动性。
同时,媒介融合给互动性的强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大数据给了创作者更大量和更即时的反馈和记录,这些反馈帮助电视工作者更了解受众。
3 语言安排:碎片化表达
伴随着接收终端的多样化,电视的受众结构也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碎片化”的观看时间、“碎片化”的受众构成,让电视写作也相应地呈现出了“碎片化”的表达方式。还是以大众银行的广告“母亲的勇气”为例,三分钟的广告中,几乎全部用短句配合画面叙事,必要的信息,简洁明了,非常适合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的阅听习惯。
接收终端的多样化意味着,对信息的选择权已经交到了受众手上,因此,如何获得“点击率”也是电视写作应该考虑的问题。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舌尖”指代味觉,即“食物”这一选题,“中国”则限定范围,若是叫做《中国美食》,绝不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该片播出之后,“舌尖上的……”句式被多次模仿,片中的解说词也被提炼成为“舌尖体”,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4 意韵拓展:增加耐看性
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视频对电视造成冲击,同时也对电视内容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粗制滥造”的网络视频,高质量的内容提供一直以来都是电视的优势所在。如何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让节目生动有趣、增加电视的耐看性,是电视写作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在电视写作中,要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舌尖上的中国》中,就常常运用修辞手法,例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解说词:“在某种意义上,像这样的南货店,其实就是上海这座移民城市的一座座味觉纪念馆。”比喻手法将抽象的味觉记忆化为南货店这一具象的承载体,比起空洞的描绘更有耐看性。
另一方面,电视写作应该通过对细节的挖掘吸引观众。《舌尖》中“电冰箱里也被来自家乡的各种味道塞得满满当当”,《北京记忆》中用《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引入,这些写法都从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细节入手,很容易引发观众联想,引起观众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