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标 叶素英 蒙可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体育部 广西桂林 541004)
广西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现状与前景研究①
王标叶素英蒙可斌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体育部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高校、项目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广西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开展的现状和前景,并提出应从队员招生、教练员培养、组织管理部门、运动训练检测和评价等四个方面入手,加强普通高校对篮球运动项目的重视和投入,不断提高广西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教练员的业务以及高水平运动队科研水平,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广西高校篮球发展特点的思路和训练方法,希望能推动广西高校篮球运动项目快速平稳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现状前景
伴随着2015年全国高考倒计时,2015年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已经开始,教育部公布2015年全国共有272所高校有条件招收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只占全国高校招生计划的1%,招生项目共有26个[1]。招生高校层次结构齐全,部委级“211工程”高校95所,其中有81所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招收比例达到85.20%,而全国38所“985”工程建设高校就有37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2],招收比例达到97.40%,还有两所专科学校。这说明国家对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支持和国家部委级高校对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国家招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通过高校这个平台给予运动员一定的优惠政策,吸纳全国的优秀运动员加入高校竞技体育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精尖的体育人才。通过文献资料总结广西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现状归纳如下。
1.1归纳广西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比赛成绩
广西是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支持,广西篮球竞技水平相对落后,广西高校想通过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来改变现状,尽管有些高校参加CUBA比赛中多次进入男八、女子四强的行列,但广西依然与其他篮球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差距不是单一经济方面的原因,比如招生政策不好导致生源问题、训练条件、训练方法和手段、比赛机会等问题制约广西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的发展[4]。
1.2教练员业务水平低导致运动队成绩不佳
高校教练员的训练水平直接影响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成绩,如果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水平低就没有比赛水平的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在比赛成绩上起到直接原因,现在高校篮球教练大多都是教师出身,没受过专业训练或没有专业队经历,自己的技术水平低,在训练中运动员不听教练员的指挥,在比赛中运动员不听教练员的战术安排,认为教练员战术安排不合理等,影响运动队成绩。高校教练员大多训练理论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学习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仍然停留在“经验训练”层次上[5],篮球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最能反映教练员的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战术、专业化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6],现在高校运动员是高水平的了,但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员驾驭不了高水平队的训练,绝大多数高校篮球教练员缺乏大型比赛经验尤其是重大比赛经验,重大比赛对于教练员来说就是在探索等。教练员没有制定长期训练计划、中期训练计划、短期训练计划以及周期训练计划和一次训练计划的详细安排和缺少周密科学训练监督与评价体系。
表2 2014年广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分布情况
表3 广西与全国在招收学校和项目两个方面的对照
表4 广西高校4届参加CUBA球队队员来源情况
1.3运动员生源严重缺乏和层次差异问题
广西地域偏远经济落后,部委级高校没有一个,篮球高水平运动员在同等条件下优选地域经济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国家级重点建设高校,在对过去几届CUBA队员来源研究发现第十届以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几乎都是广西区内的(见表4),但是到了第十三届时广西师大的女队几乎都是外省的,广西师院与广西师大的男队也偏向外省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员的来源立体化有利于运动队整体水平的提高,来至不同的地区的高水平运动员会把以前的先进的训练方法、理念和手段带过来,提供学习、借鉴和交流的资源。
广西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生源来源于体育运动学校、业余训练队、专业队的业余训练者、体工队、省队和国家队退役运动员以及一些现役二线或三线运动队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大多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潜能,也是专业队淘汰的运动员,所以技术水平有限。高水平运动员的质量决定着整个运动队的水平,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技术的全面性决定战术的多样性变化。
1.4缺乏训练监控体系和训练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每天都要训练,但每一次训练的质量、完成效果如何?教练员不知道运动员也不知道,出现了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篮球水平不高的现象,训练缺乏积极性,训练强度加大就会出现以前的老伤复发,教练员与运动员勾肩搭背、称兄道弟混时间,小比赛看不上眼,大比赛没资格参加,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层次。训练质量评价体系存在很大漏洞和不足,没有合理的体系会导致运动员教练员只注重篮球重大比赛的比赛结果,不注重篮球基本技术训练,长期不注意训练成绩的提高,到了重大比赛,成绩上不去,这样还会导致运动员长期以来训练缺乏系统性,训练中发现不了问题,下一次训练课解决不了上次训练的问题,老问题依然存在,新问题还没解决。科学的运动训练监控和训练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帮教练员制定出有针对性、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高校在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投入少,导致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少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科学训练效果评价体系,导致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不知道真实的生理训练指,影响下一次训练课的训练计划设计。
从全国范围702所本科高校、教育部官网和中国教育报等数据分析高水平运动队招收的学校有所增加,招收地域性差异明显,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高校分布前三为北京、江苏和上海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而广西排名21位,项目分布前四为田径、篮球、足球和排球。(见表1、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共有6所高校招高水平运动队,项目最多的篮球,可见篮球运动在广西高校备受关注。广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效益;重点突出、兼顾平衡整体上趋向合理。广西高校篮球运动被认为重点发展项目,对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提出四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创国内大学生一流水平;第二国家一流水平,世界大学生一流水平,世界一流水平[3]。从表1、表2总结归纳(见表3)。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和参考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横向对比(1)如果以广西普通高校招高水平运动队与全国的比2.2%为基础;(2)广西高校招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比3.73%高于基础比2.2%。纵向对比(3)全国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学校与全国招高水平的高校比39.34%为基础;(4)广西招篮球高水平的高校与广西招高水平的高校比为66.66%明显高于全国的基础比;(5)所以广西普通高校办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项目已形成学校特色和品牌,促进了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校园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广西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宣扬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调互助精神,这也是校园文化生活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所提倡的精神。看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动作的协调和流畅可以说也是一种艺术,能够在学习的空闲看到高水平的训练或比赛也是一种享受,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又给校园精神文明带来努力、拼搏、奋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动力,可以说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在高校就是一道亮丽的精神文明风景线。
3.2提高学校知名度,有助于学校品牌建设
研究表明学校在社会上知名度越高,生源就越好,学生的就业就越好。知名度越高,学校的品牌建设越成功,树立自己的品牌是每个高校所必须的,品牌效应和知名度就是现在高校在社会上的明信片,引人关注。高校以高水平篮球运动队为平台进行校际交流和在重大比赛上崭露头角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对本校进行宣传进一步加大社会影响力。研究表明:普通高校办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并且取得成绩,比学校花钱做广告更能吸引生源、更能吸引社会关注,从而提高知名度和树立学校品牌。
3.3培养学生对母校的自豪感,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
在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上我们的运动健儿们每夺得一枚金牌,全国人民都为之高兴欢呼,特别是在校的天之骄子们,更有骄傲和自豪感。体育运动传递体育精神的同时,增强了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样高等学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在比赛过程中全校学生都为之加油、喝彩,胜利的一方都能感到自豪感和荣誉感,在每次高水平运动队代表学校参加重大比赛时,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得金牌,这样就连毕业过的学生都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在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被证明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对增强学校师生对母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能提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
4.1结论
广西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水平发展与篮球运动项目发展优势地域存在较大差距;生源单一、训练条件简陋、教练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运动队管理模式落后、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运动队运动技术水平层次差异性大,教练员比赛经验不足,训练方法和手段老化没能掌握最新的训练前沿动态发展;缺乏训练监控体系和训练质量评价体系等。
4.2建议
利用校际篮球比赛提高竞技水平,不错过任何一次重大比赛
机会积累比赛经验、教练员定期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把握前沿动态、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绩效考核政策等。
参考文献
[1]http://gaokao.chsi.com.cn
[2]普通高校数据来源:教育部官方网站和211工程建设学校名单来源与985工程建设学校名单来源以及大学生网,截止时间2014(12).
[3]彭庆文,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现状及发展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51-954.
[4]黄小波,李一玉.促进广西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发展的调查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7(S2):293-295.
[5]黄爱峰,刘艳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调整与改革[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140-143.
[6]郑建岳,周奕君.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方案优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60-62.
[7]姜丽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1,8(3):47.
作者简介:①王标(1984,2—),男,汉,安徽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