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杨兴友
作为“三农”工作决策者和从事“三农”工作的人们,只有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科学对待新常态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三农”工作才能不断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十二五”已进入闭关之年,我国经济发展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在经济速度放缓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任务。
进入新常态,对于每个地区、行业、企业和个人都有花团锦簇、充满挑战的机会,更有荆棘丛生、险象环生的“陷阱”。但谁能最终把握机遇,主动应对,完全取决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新常态。作为“三农”工作决策者和从事“三农”工作的人们,只有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科学对待新常态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三农”工作才能不断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2014年,我省“三农”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省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一是粮食产量达到1138.5万吨,增长10.5%,为“十二五”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农业增加值增长6.5%,增幅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按2736元新标准计算),11个重点县、159个贫困乡“减贫摘帽”。四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行动计划效果明显。五是全省茶园面积达到65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六是完成造林4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七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增加到213个,2160家企业入驻园区。全年园区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170亿元。八是“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实现全省覆盖。九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提高,参合率达到98.9%。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2125元,增幅达15.4%等。
图为作者(右二)在基层调研(省农委宣传处供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省级财政在收入放缓的情况下,还增加了农、林、水支出7.32亿元,达到71.4亿元,累计支出完成391.55亿元。足额兑现强农、惠农、富农补贴38.19亿元。金融支持“三农”工作力度加大,全省涉农贷款余额4803.3亿元,较年初增加933.1亿元,增长24.1%。供销系统实现购销两旺,全年购销总额有望突破35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
虽然我省“三农”工作在奋力拼搏中彰显了成就,但在加快发展中也凸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农业自身来看,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受土地和经营规模的限制,又存在不可抗御的自然风险。在我省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不强;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生态环境退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不强;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生态治理效果有待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能力不足。加之我省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从农民角度来讲,突出表现为数量太多、素质不高,既造成人均资源紧缺、人地关系紧张,又存在“人满为患”、“盲多之患”(文盲、科盲、法盲)。我省有农业人口2400万,占总人口的60%,且存在逐年增加之势。庞大的农村人口超越了大自然的承载能力,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就业难、脱贫难、提高素质难、保持稳定难。
从农村的情况来分析,以贵阳市为中心,市州所在地为轴点,县(市)为集群的城市(镇)集中了主要的政治、经济和科技资源,聚集了全省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和大量财富。农村生活上无忧,但经济弱势;政治上有靠,但民主缺失;管理上有规,但文化落后。目前农村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城市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
总之,在成绩面前不能止步,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我们要科学分析,勇于面对,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全面准备。
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农村现代化,难点在“三农”、重点在“三农”、关键在“三农”,我们必须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三农”。在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战略下,通过“三化”兴“三农”,为新时期贵州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前提和条件,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随着全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农业不仅不再是受挤压的部门,而且成了接受“补助”的部门,获得了与工业平等的发展机会与权利。随着农民土地的依法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加大,将逐步使我省工农业平衡增长,城乡之间协调发展进入最佳时期。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大量农民从低生产力的传统农业向高生产力的现代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正逐步减少,相应地提升了人均土地资源水平,加快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进程和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步伐,对从根本上解决交织在一起的城乡各种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正形成互通、互补、互促新格局。
在主基调、主战略和“三化”兴“三农”的引领下,我省传统农业正走向现代农业,城乡正由分离走向融合。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人们,不仅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看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希望。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适度放缓的背景下,我们应当不辱使命,认准前进的方向,抓住历史机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毫不犹豫地肩负起时代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是总书记“三农”情结的真切流露。当然,怀有重农情结的不能仅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关键的是各级掌握决策权力的党政主要领导。
首先,要树立重农思想,培养重农感情。要做到亲农、爱农、扶农和助农,认认真真关注农村、清清楚楚了解农业、情真意切关爱农民,与农民走得近一点,理解农民的心更透一点,体验农民的生活更实一点。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像省委书记赵克志和省长陈敏尔那样,深入基层,走进农家,既访贫问苦,又问计、问需、问政于民。做到哪里黑,哪里住,夜宿农家不言累。动脑筋、动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
其次,要把重农思想转化为新的重农决策。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把致富农村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做到藏富于农、长富于农。把历史上长期对农民的索取变为对农民的补偿;在政治上善待农民、尊重农民,把农民的力量集聚起来,“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在思想文化上把教育农民与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增强农民民主、科学、讲公德的现代文明意识。
再次,要把重农决策化为具体措施和行动,创新现代农村制度。不能把农业当作农村发展的唯一途径,更不能把农村与城市隔离开来,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著名的城市规划学奠基人、英国社会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曾说:城市与农村必须结成夫妇。这样的结合将会萌生新的希望、焕发新的生机、孕育新的文明。因此,我们必须跳出“三农”言“三农”,从战略总体上把握,统筹安排。在具体措施上突破,带动全局。总体而言,还是要持之以恒地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最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省人均耕地1.67亩,略高于全国人均1.52亩,但耕地质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长期的分散经营缺陷,“鱼缸里养不出大鱼”。同时,由于分散经营具有天然的封闭性,小农户、大市场,很难对接起来。当然,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速度加快,特别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加快推进,农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可能继续下降,但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的不是农业的比重,而是要选择什么样的农村发展路子。
总之,“三农”问题中,农民是核心、农村是根本、农业是基础。我省“三农”工作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迎接新挑战,需要做出新的抉择,需要抓紧培养一代新农民、加快建设一个新农村、奋力发展一个新农业。(作者系省委农工委专职副书记、省农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