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S综合波早期改变及临床意义诊断急性心梗的临床价值*

2015-02-26 05:37闵仲文叶华珍
河北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导联振幅心电图

闵仲文,叶华珍

(湖北省荣军医院功能科,湖北 武汉 43007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AMI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后,使其供血情况急剧减少,导致发生严重而持久性心肌缺血,造成心肌坏死,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近年来,QRS综合波早期改变在AMI的临床诊断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以本院心内科2012年10月到2013年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QRS综合波早期改变及临床意义诊断急性心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心内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3例,年龄在35-75之间,平均年龄(55±11.797)岁,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按照心脏病协会以及WHO诊断标准[2],测得的心电图Ⅱ导联、Ⅲ导联以及avF导联出现异常的Q波、ST-T特征性改变,可以收集到发病时正常心电图作为对照,血清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2倍左右。

1.1.2 纳入标准[3]:①符合 AMI的诊断标准,并且持续的疼痛时间不小于30min。②不患有其它重要的合并症或者并发症或者内分泌性疾病,未服用可能对研究的指标有影响的药物。③符合伦理道德,家属或者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

1.1.3 排除标准[4]:①患有其它重要的器官衰竭性疾病或者内分泌性疾病,如:肝肾衰竭、糖尿病等。②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研究效果和结局药物的患者。③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心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1.1.4 剔除标准:①凡对试验的调查研究不依从、不配合、容易产生失访的以及拒绝参加试验者都应排除。②试验过程中不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或者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其它的治疗的措施的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③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突然加重不能再参加试验的。

1.2 研究方法:根据胸痛开始5h内,连续记录常规的12个导联心电图,测定各导联的R波、S波以及ST的变化,每30min进行1次描记,与发病之前正常的心电图的波形进行对比,比较两者之间的变化。

1.3 研究指标:肢体导联以及胸导联在心肌梗死后R波、S波以及ST的变化;以及各波振幅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对于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资料应用两组之间的t检验,对于符合条件的多个均值之间的比较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对于等级资料利用秩和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肌梗死前心电图的表现:心肌梗死前Ⅲ导联以及aVF到两存在S波,100例患者中aVF导联R波的平均振幅为(0.375±0.05)mV,aVL 导联中 R 波的平均振幅为(0.125±0.07)mV,Ⅲ导联中 R 波的平均振幅为(0.25±0.23)mV,见图 1(其中 1 患者的基本心电图),ST段水平,走纸的速度均为25mm/s,格纸的纵向一格为 0.25mV。

图1 心肌梗死前一患者的心电图

2.2 心肌梗死后心电图的变化:心肌梗死后100例患者中有95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S波消失,在所有的导联中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的QRS综合波S波消失,出现高尖的R波,在aVL导联中S波加深。aVF导联在心肌梗死后 R波振幅增高(0.35±0.11)mV,aVL导联在心肌梗死后 R波振幅增高(0.26±0.09)mV,Ⅲ导联在心肌梗死后R波振幅降低(0.125±0.15)mV,经过统计学检验心肌梗死后与心肌梗死前R波振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Ⅲ、aVF导联R波的改变与aVL导联S波的改变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导联中S波的改变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图2得出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平均振幅为(0.20±0.24)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期间有15例患者心电图上出现了异常的Q波。

图2 急性心肌梗死后一患者的心电图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主要是指持续性的严重心肌缺血导致机体出现心肌局部发生急性坏死。据流行病学统计[5],近年来,QRS综合波早期改变在AMI的临床诊断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心电图诊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也被广泛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间接轻度增宽以及终末电压升高的改变均较短暂,这一改变和缺血区传导速度变慢以及心外膜激动延迟密切相关[6]。通常认为,心室除极心电向量的相互抵消会强烈影响QRS破群的振幅,从而增加多个心电导联电位。随着心肌缺血的进展,这种影响作用会逐渐减小,因此,QRS的终末电压会逐渐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早期改变主要是对QRS综合波的终末部分会造成影响,其改变的主要表现为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的QRS综合波S波消失,终末电压增高。发生这一改变的时间通常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5h以内,在出现Q波之前,且这种改变是短暂的,很少持续存在。相关研究表明[7],和正常人的心电图波形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导联中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的QRS综合波S波全部消失,ST段明显抬高,提示QRS综合波早期改变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根据胸痛开始5h内,连续记录常规的12个导联心电图,测定各导联的R波、S波以及ST的变化,与发病之前正常的心电图的波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后100例患者中有95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S波消失,在所有的导联中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的QRS综合波S波消失,出现高尖的R波,在aVL导联中S波加深,表明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的QRS综合波S波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判断依据。另外,aVF导联在心肌梗死后 R波振幅增高(0.35±0.11)mV,aVL导联在心肌梗死后 R波振幅增高(0.26±0.09)mV,Ⅲ导联在心肌梗死后R波振幅降低(0.125±0.15)mV,经过统计学检验心肌梗死后与心肌梗死前R波振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aVF导联R波的改变与aVL导联S波的改变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导联中S波的改变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平均振幅为(0.20±0.24)mV,表明QRS综合波早期改变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出现密切相关,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吻合。

表1 心肌梗死前后R波振幅的变化±s,mV)

表1 心肌梗死前后R波振幅的变化±s,mV)

导联 例数 心肌梗死前 心肌梗死后 差值 T P aVF 100 0.375±0.15 0.741±0.12 0.35±0.11 4.59 0.001 aVL 100 0.125±0.17 0.411±0.18 0.26±0.09 3.99 0.003Ⅲ100 0.25±0.23 0.125±0.13 0.125±0.15 2.96 0.021

[1] 业新,张素花,李华.心电图变化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32(1):67~69.

[2] 梁芳.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1,26(5):621~622.

[3] 王永虹.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99~100.

[4] 陈丽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6(1)):12~15.

[5] 张志友,丁素云.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溶栓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1):41~42.

[6] OmLand T,de Lemos JA,Sabatine MS,et al.A 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 assay in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ngl Med,2010,361(26):2538~2547.

[7] 刘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群时限与心室不同步性关系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25~27.

猜你喜欢
导联振幅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