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丽芳
(作者单位:长治市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不可忽略身边的基层
申丽芳
(作者单位:长治市广播电视台)
“走基层”是记者在“走转改”中最关键的环节,只有去“走”,才有可能接触到“基层”,这是相关从业者不言自明的事。那么,还有一个“基层”是不用“走”就能接触到的,那就是记者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每天接触到的方方面面,本身就是很有“内容”的“基层”。只要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并且去参与,就能从中获得与“走基层”同等的效果。
当然,由于记者也是凡夫俗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这个“基层”,往往会被记者们忽略掉。比如,一个地方广播记者从4公里外自己住的单元楼到编辑部去上班,每天坐的是同一辆公交车,见的是面熟的那几个公交司机,同车的又大多是似曾相识的一些乘客,好像一切都平淡似水、波浪不惊,没有什么可引起注意的事。可单纯作为一个乘客,也许有这样的感受并不为过,可作为一名记者来说,就不能只按一名乘客来要求自己了。因为你的身份和职业不同,你的工作对象又非常特殊,而且你面对的最起码是当地辖区以及整个辖区的人群,所以你一走出家门,可以说你就已经走进你的工作场所了。这里的关键是要有这样的“基层”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谓观察,这里指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看,而是要时时想到自己是一名记者,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这样“顺手牵羊”到的“基层”,才不会从你身边“溜走”。只要留心观察,“基层”无处不在。有时并不一定非要刻意去“走”不可,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记者到处都会与“基层”不期而“遇”。比如,一名记者到一家超市去购物,看到这里的鸡蛋比其他零售店每斤低0.3元钱左右,如果这名记者只是以一名顾客的眼光来看待此事,不用心去观察一番,一条来自“基层”的报道很可能就会“溜走”。如果这名记者“用心”观察之后再加上一番打问,也许就会发现:这家超市的少数商品以价格低来吸引顾客,从而赢得大量顾客,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增长。这样的发现,要靠“用心”来取得。因而,可以这么说,能不能发现身边的“基层”里有没有内涵的“内容”非常重要。一个“有心”的记者可能慢慢就会入门并从中尝到“甜头”的。
所谓感悟,就是要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甚至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样,也许就会在“顺手牵羊”到的“基层”中发现有内涵的“内容”。比如,一名有车的记者常到一座较偏僻而又价位较低的加油站去加油,近来忽然发现每逢双休日,这里的93号汽油每升又直降0.4元钱,经过一番了解,原来这家加油站地处市区较偏的地方,平时加油的司机还不少,可一到双休日,这里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于是,这家加油站就想出了这么个促销办法,一试还真灵,从此双休日这里一改往日的冷落局面而为车辆盈门了。一个记者,特别是一个“有心”的记者,是不应放过身边“基层”有内涵的“内容”的。身边的“基层”,有时比专门去“走”的“基层”也许更有“内容”。这里的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并且善于感悟,又会感悟,三者缺一不可,又相辅相成。
所谓参与,就是在“基层”遇到有内涵的“内容”时,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对待之,而应“身入”其中,“投身”其中,努力从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事人”,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进而达到获得“基层”有内涵的“内容”的目的。不是所有“顺手牵羊”到的“基层”都可参与其中,而是那种需要别人相助一类的人或事。最为典型的例子要数在行走的路上正好遇到老人摔倒之类的事,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以一个旁观者来对待,不要说与一个记者的身份不相符合,那是连一个最起码的公民资格都不够的,而最应做的是伸出援手,积极参与其中,并进一步探究老年人的出行问题,也许一篇鲜活的走基层新闻就很容易写出来了。主动性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通常说的走基层一般都是主动去“走”,而在日常生活中记者“顺手牵羊”到的“基层”,因为是稍纵即逝,所以没有主动性是很容易忽略掉的,而参与其中,就更上升了一个层次,一个“有心”的记者就是要在“顺手牵羊”到“基层”时,随时准备参与其中。这样,就可以在除了“正宗”的走基层外,又多了另一个“基层”。
总的来说,一个记者要把“基层”看的更广泛一些,其采访面才会更宽广一些,获取的信息自然也就会更多一些。在走好“正宗”基层的同时,也不可忽略身边这个“基层”,把这两个“基层”结合起来“走”,一个记者从“基层”获取的“新鲜活鱼”,就会更多且更有内涵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