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东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电视台)
媒体如何发挥新闻的正能量
王向东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电视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报纸、电视、互联网传统和现代化传播渠道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平台。但是,舆论环境的相对宽松,人们思想的活跃,思维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手段的快捷,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就新闻实践中如何最大化地显现新闻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营造和谐发展的正能量进行解读,并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挖掘剖析。
媒体;发挥;正能量
新闻效应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之分,正面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积极的新闻效应,这对于媒体和新闻记者来说值得努力追求。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营造和谐氛围的正能量。
媒体与人类社会几乎同时诞生,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报纸、电视、互联网传统和现代化传播渠道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平台。舆论环境的相对宽松,人们思想的活跃,思维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手段的快捷,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思考和关注。
作为掌握媒体报道动向的新闻记者,应时刻把握媒体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不可估量的影响,一篇客观真实、导向正确的新闻报道,可以使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得以发扬,也可以使一种坏风气得到抑制。因此,有人称舆论为“道德法庭”。真实反映新闻事件,全面反映各方面的声音,可以起到监测社会环境、引起社会关注、教育大众的功能。而有些新闻,在报道事件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产生了负负效应:过度放大、虚假新闻、舍本求末所造成的社会焦虑、思考能力下降、价值观偏激等。
刊发和播放批评稿件或新闻是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树立行业权威的必要手段。但是,对事件了解认知差别或持有不同的观点容易引起新闻报道后的不同效果。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新闻记者为了达到新闻效果,绞尽脑汁地制造亮点、卖点,甚至有个别媒体、个别记者不惜炮制虚假新闻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如前一段时间,一条题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新闻在不少网络媒体上报道,并转载。消息一出,立刻激起了人们的义愤,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对道德底线的又一次挑战,而且丢人丢出了“国际影响”。然而,随后警方披露的官方消息却证实了这是一条假新闻,中国大妈是这件事情的受害者。
这起事情出现后,各种新闻媒体瞬时做出的几乎一致的反映,再次显现出了舆论负能量的威力:短时间内中国大妈被重新塑造了凭借年龄弱势,进行敲诈勒索的新形象,一度给当事人造成了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受害人的生活。这次事件的出现,不禁让我们再次反思拷问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承载着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的重大作用,媒体工作者因实事求是地对事件进行报道,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或引起轰动效应,不加辨别地转载报道不实消息,甚至人为制造虚假新闻。这样的报道对个体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远比由此带来的媒体点击率、发行量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要高的多。因此,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价值观和职业自律意识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不同的行业来说,其传递正能量的角度与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与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媒体来说,传播引导社会新闻舆论的导向是其职责所在。
我国有我国的国情,中国的新闻无论怎样改革都必将按照中国的国情来实施,而不会按照西方的逻辑亦步亦趋。显然,单靠媒体从业者自律,单靠媒体自治,难以实现媒体应有的价值。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法律机制有待完善的情况下,有的新闻为了吸引眼球,追逐利益,过度渲染细节、放大整件新闻,撰写虚假新闻、引用不实数据、无选择性报道事件、信息轰炸、断章取义、舍本求末,造成社会焦虑、甚至动荡不安。究其失度的原因:一方面,和媒体人员职业操守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记者的工作态度问题,对于每一个监督性的报道,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把握住分寸,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反复核实。记者首先要树立与人为善的观念,对于报道后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应有正确的预见,从而做出准确合理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恪守新闻价值观,摈弃庸俗、低级、腐朽的新闻取舍观念,形成高尚的职业操守。这就需要有强大的法律力量,坚持“党管媒体”,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积极改革。
新闻要进一步改革,这是符合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趋势的,任何一次改革都会为媒体从业者们带来触动,任何一次激发新闻工作者正能量的举措,都会有助于在推动新闻改革上达成基本共识,坚持正确方向,媒体行业必须树立与其传播能力相匹配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恪守媒体伦理,坚持新闻道德,传递正能量,营造一个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媒体环境。
[1]张云静、朱玮玮.媒体如何追求积极的新闻效应[J].世界新闻,2010(12).
[2]黄建.发挥新媒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正能量作用[J].当代广西,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