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给电视新闻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观众角度对电视节目编辑、制作进行审视,就成为促进新闻节目编辑创新的方法之一。文章结合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创新电视新闻编辑模式、满足受众需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电视新闻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为电视媒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传播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传播活动。一方面,电视新闻节目要为大众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大众电视新闻传播也要基于观众需求视角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创新,以获得更多观众的欢迎和理解。整体来看,我国电视市场已经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受众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决定了电视新闻编辑要想达到良好的电视新闻传播效果,必须从受众视角出发,注意以下问题。
1 认清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丰富性和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也根据受众需求和心理特点,创造性进行新闻编辑和整合,在新闻尤其是民生新闻中融入了更多口语性的内容,希望通过更趋平民化的报道内容,来营造更加真实亲切的新闻氛围,尽量满足受众需求。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堆积新闻,新闻内容言之无物,表现力差。许多电视新闻在编辑中经常是文字堆砌现象明显,内容平淡无趣,每到节假日,一些地方台的新闻都是领导慰问孤寡老人、会议座谈的内容。这样的新闻大都是些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空话、套话,根本无法吸引观众注意力。二是新闻时效性差,没有新鲜感。新闻是时事性作品,真实性、时效性、有效性是其生命和灵魂,然而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时常会听到“近日来”“前不久”等概念模糊的表述,这些新闻报道显然不是最近发生的事,这样的报道方式本身就与新闻规律相背离,其时效性和价值都大打折扣。三是编辑模式单一。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编辑中始终对画面情有独钟,非常排斥电视形式符号的多样性和艺术性,导致电视新闻符号单一,模式陈旧等问题越来越明显。
2 创新电视新闻编辑方法
在对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现状和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的基础上,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就如何使电视新闻满足观众需求做出大胆尝试。具体来讲,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在电视新闻编辑方面做好以下几点。
2.1 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多样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视观众的需求和收视习惯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电视编辑要顺应受众新闻收视需求,促使新闻节目形态尤其是新闻内容多样化。其次,具体到节目编排上,电视编辑可以根据目标受众的收视时间、收视习惯和收视心理,实现多种类型节目的有机结合、科学划分,实现电视新闻栏目和板块编排的科学化。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切实关注受众需求,认真研究新闻语言的可接受性,在新闻语态和新闻视觉呈现上做出积极努力,以提高电视新闻的可接受性。
2.2 充实电视新闻的思想性
电视新闻报道与时代具有高度的同步性,随着时代发展,电视新闻报道题材范围不断扩大,报道内容也日趋多样化。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在新闻编辑中要认真编辑新闻的时间顺序、内容提要,让观众深刻了解新闻媒介意图。其次,还可以利用新闻主题次序、评论等专业编辑手法,显示相关的新闻信息,优化新闻视听和屏幕信息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在用专业手法突出新闻编排思想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新闻时效性、时长等问题,在当前正在发生的重大事实上,要抢首播、抢速度,又要用简练的语言和典型画面来说明问题,确保新闻内容丰满、充实,避免因新闻时间过长而引发观众视觉疲劳。
2.3 创新电视节目编排模式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模式的局限性日渐显现。要想满足观众需求,电视新闻编排不但要突出编辑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作用,还要改变以前的编排套路,朝着务实、贴近民生的方向不断发展。具体来说,电视新闻编辑要根据受众心理,对新闻内容和特点进行筛选整理、优化加工,并遵循新闻编排价值规律,将观众最关心的新闻、新闻价值最高的新闻放在播放的前列,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受欢迎程度,电视新闻还可以吸收综艺节目编排特点,一方面将文字、图像、声音进行完美融合,用更加新颖有趣、更具冲击力的画面来吸引受众;另一方面,增加新闻的互动性,如呼吁观众参与话题讨论,并公布手机短信、电话等话题讨论方式,以激发观众新闻讨论参与热情。
2.4 合理把握新闻时效性,提高新闻信息含量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观众对电视新闻也有了新的发展要求。为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强化自身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电视新闻同步播放、同步传输能力。在专题报道中,新闻编辑则要明确新闻利益,从事物的变动中找角度。而在相关新闻报道中,新闻编辑则要尽量减少观众理解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