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刊编辑仍需强化五种意识

2015-02-26 20:45:32林冬冬
新闻传播 2015年7期
关键词:敬老导向期刊

林冬冬

(退休生活杂志社 哈尔滨 150001)

在传统的纸媒时代,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常常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优秀作品的助产士”、“为他人作嫁衣的无名英雄”……这反映了社会对编辑工作的重视与尊敬,同时也体现着社会对编辑人员素质的期望和要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此为依托,新的媒体形态呈现迅猛发展的势态,已经对传统纸媒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从思考信息传播的本质这一角度出发,无论在传统媒体里还是诸多新兴媒体中,“编辑”这一门职业技术并没有被弱化,反而在一个更加自由、开放、透明的环境中获得了更大的工作空间。而其编辑行为与传统的行业规范并不矛盾。

在传统期刊群中,老年类期刊是特殊一员,特殊就特殊在它所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老年期刊编辑,在遵从期刊运作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在新时代仍需注重并强化以下五种意识。

敬老意识

所谓“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老年人是一座活着的图书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敬老是华夏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老年期刊,即是出版家族中的一员,尊敬老年人,是老年期刊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之一。

敬老有两层含义,一是“孝”,这里面包含着尊敬老人意愿、习好之意。另一层含义是“爱”,唯有涓涓爱心方能体察老人的苦衷与隐情,孤寂与渴望,也才能在行动上做到无微不至体贴关心。孝心与爱心是两处不可或缺的坐标,老年期刊编辑从这两个坐标出发,才能更理解老年。

把敬老意识纳入编辑学建设的重要位置,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编辑行为中,是一名优秀老年期刊编辑的必备功课。编辑要多去理解老年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多从老年人这座“图书馆”中汲取营养。敬老意识应该成为一名老年期刊编辑所秉持的职业态度,并以此引领稿件的选择方向。

服务导向意识

为老年读者服务,实际上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历史服务,为自己的将来服务。正如著名编辑刘杲所说:“我们是读者的知己。想读者是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读者的正当需求是对我们的无声命令。满足读者的正当需求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为读者的正当需求竭诚服务,是我们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这段话很形象地诠释了老年编辑与老年读者之间的关系。

为老年阅读对象服务的重要前提,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损害老年读者的利益。读者总是希望用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到比较优秀的读物。如果编辑能够本着热诚服务于老年的方针不断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价廉的信息,读者与编辑的关系自然是和谐的;反之,如果一味追求利润而不顾及老年读者的购买能力,甚至用劣质篇章以次充好,那就会损害老年读者的利益;而如果把一些错误的观念、不正确的知识传播给老年读者,那就是对老年人的坑害。

把“为老年人服务”作为办刊宗旨,并不是意味着就要消极地迎合老年读者的所有需求。“老有所学”“老有所教”也是国家与社会舆论一再倡导的。因为历史原因,目前一些老年人受教育水平不高,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的不普及是普遍现象。时代在飞速发展,很多老年人觉得他们与时尚越来越远,觉得自己落后,甚至产生自己没用了,是社会包袱的思想。在此,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期刊,老年期刊编辑的导向功能格外重要,这也是老年期刊编辑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大有作为的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人们对导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实,导向的内涵与外延都十分丰富,不仅包括政治上的导向,还涵盖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生活导向、服务导向、需求导向、消费导向等等。对老年人来说,政治以外的导向更为重要,引领导老年人跟上时代,为他们打开与一扇与社会进步同步沟通的窗口,是老年期刊编辑的又一个职责。

读者需求意识

满足广大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老年期刊编辑出版的动机和目的。如果你的产品最终不为老年人欢迎与接受,这样的期刊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老年期刊编辑首先要关注老年读者的需求,关注他们的生活。目前,很多老年期刊还是归属于老干部局等机关部门领导,如果编辑仅仅从领导的角度、行业的视点、工作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情况,把老年杂志办成工作简报,那么老年读者对这样的杂志肯定不屑一顾。

编辑要多从老年的视角组织编辑思路,这是老年杂志生存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市场需求规律的本质体现,是充分实现媒体传播先进文化功能的关键环节,也是摆在全体编辑记者人员面前的一项政治任务。一本老年期刊所关注的现实事物,要以老年群体关注与否、需要与否、喜欢与否作为编者评判与取舍的标准。合乎这一标准的,就应做深做透,做精做细;不合乎这一标准的,就应该回避或者少做。

专家意识

由于心理、生理上的各种原因,老年人对阅读对象的要求更高。在选题策划、文章的结构、语言的风格上,编辑要格外下功夫。

老年期刊编辑不能自甘于做一个“杂家”,要立足于“杂”,并在此基础上,将“杂”与“专”相结合。在解决了编辑学意义上的“博杂”与“专精”后,更应该成为老年学上的专家,在老年学这一学科上勇于实践。

对于一个老年期刊编辑来讲,合格是基本要求,老年期刊的优秀的出色的编辑,将是:老年问题专家,老年人聊天谈心的朋友,指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生活顾问,排解老年忧愁的心理医生。

与时俱进意识

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写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人们的阅读习惯正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从网络等新媒体获得信息。作为一名老年期刊的编辑,同样不能回避这个社会现实,只有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积极地拥抱这个时代,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为老年读者对象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老年期刊编辑应该从两个方面把握这一维度。

首先,在网络时代,老年读者是传统纸媒的最忠实、最庞大的消费者。面对眼花缭乱的新兴电子产品,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新鲜事物,很多老年人都存在一种矛盾的心态,既觉得这些事物很新鲜,想去接触并了解,分享时代发展的成果,又苦于自身的知识、生理等因素局限,终不得要领,视其为畏途,对此,正是一个编辑大有作为之处,新时代的编辑要积极向老年人普及现代知识,主动承担起老年人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衔接的桥梁纽带作用。

同时,编辑更要充分地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向全媒体方向发展。走进千家万户的宽带网络、移动手机等终端,已经便捷地通过信息的快速传播而将人与人更紧密地链接起来,时下流行的电商、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全新的社交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更引发了媒体变革。时代在发展,众多老年人的身影也在这些新媒介中活跃,老年期刊编辑也要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并以此为新兴阵地,向老年读者传播更多元、更迅捷、更有效的信息。■

[1]陈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大众传媒对老年形象的呈现》[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刘春晖 吴锋《打造老年报刊的青春之路——<老同志之友>的创新与探索之路》,《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下

[3]刘冬梅《信息时代期刊工作的思考》,《经济师》2004年 第11期

猜你喜欢
敬老导向期刊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篆刻
养生月刊(2020年9期)2020-09-11 07:09:18
“葡萄哥”的敬老情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期刊问答
敬老爱老防跌倒
大众健康(2019年12期)2019-12-10 06:43:04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