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城市微电影的艺术特色

2015-02-26 23:26:53赵彦彪
新闻传播 2015年9期
关键词:南京受众

赵彦彪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江苏 210017)

1.城市微电影的界定及特点

城市微电影,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是“城市形象宣传片”和“微电影”结合的产物,是电影发展史上的衍生产品,是城市宣传片的新血液、新形象。城市形象宣传片大致可以分为城市宣传资料片、城市旅游形象片、城市招商形象片、与大型活动相配合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等几类。作为新的城市宣传片形式,城市微电影既有传统宣传片的特点的同时兼具着新的特征。

城市微电影是具有故事性的,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穿插一个城市的人文地理,不会显得那么生硬,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城市特色更有可看性和合理性。作为微电影,城市微电影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用微电影的形式来设计城市宣传片的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它打破以往宣传片以大批量没有太大实质意义的长镜头堆叠的方式,而以小故事来诉说大情怀,更能吸引受众,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城市微电影独特的传播模式,为营销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巨量的受众基础,异于传统市场营销手段的是,这些受众是积极主动参与到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去的,这种积极参与性,能够较为有效地将作为营销信息的受众转化为做出实际消费行为的消费者。城市微电影的受众通过微博、豆瓣、人人网等社交网络的转发、评论等功能,不仅能够实现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能够实现受众与原信息源的直接互动,实现即时性的反馈,这种即时性的反馈,不仅能够激发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传播者及时调整传播行为和方式提供了参考。

2.城市微电影《南京201314》的艺术特色

(1)巧妙的叙事手法

在《南京201314》中,主创巧妙地安排了四条线索。第一条是时间线,就是男主角金宁是否来得及在一天时间内骑着自行车让女主角的展板和南京的各大风景名胜合影。第二条是感情线,就是男主角对女主角的感情在故事开始时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在故事结束时是否会有进一步发展。第三条是地点线索,故事中穿插了南京的各个风景名胜,推动着故事的发展。第四条是人物线索,在片中出现了一些平凡人中的“明星”,比如江苏卫视的著名主持人孟非,他的出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帮助男主角完成任务。

影片一开始采用倒叙的手法,画面是金宁骑自行车赶路却不慎跌入湖中的镜头,可以说带观众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悬念,之后,从小青柠的展板入手开始介绍人物和人物关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中间运用插叙的手法,叙述了小青柠爷爷的故事,从而引出后续故事的发生。关于拍摄南京名胜的部分,故事以骑脚踏车游南京城的方式安排穿插其中。还将南京的人文特色也带入其中。这样的安排就显得不刻意,很自然就为观众献上了南京美景。

在这部影片中,其实有三重人物视角。第一重是金宁和帮助他完成任务的南京市民、大众。从这个视角大家都希望任务能圆满完成,达成小青柠的心愿。第二重是小青柠徐可晨,从她一个外来游客的身份看南京、看所有人帮助她完成愿望,是从接受者的角度去看南京的发展和南京人民的热情。第三重其实是主持人孟非的视角,他在片中控制着事件的发展和走向。首先,他的微博微信作为媒介,发挥媒体人的作用,把金宁和徐可晨的故事告诉大家,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其次,他在许多景点出现,直播整个故事的发展情况。最后,他又在大家都觉得徐可晨离开了的时候,事先把她留了下来。为这个故事的圆满结束打下了基础做了铺垫。其实他的出现也为故事的圆满结局埋下了伏笔。另外,他的出现其实也是为《非诚勿扰》这一王牌节目作了宣传,同时,影片也利用《非诚勿扰》的品牌价值提高了知名度和传播效果。

(2)精美的镜头语言

整部影片的画面、镜头都是非常干净利落的,微电影总以好镜头取胜。比如在开篇,摄像师捕捉几个路人的镜头,男女老少,甚至还有动物来表现等待焦急的心情。在表达时间紧迫的紧张气氛的时候,男主角的踩单车动作、车的踏板、车把手、男主角额头的汗滴都给了特写。充分表现出男主角的争分夺秒和他十分努力的样子。在拍摄南京风景及名胜的镜头时,多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长镜头做情感的酝酿和铺垫,多运用抒情性镜头。与之后的叙事性镜头相结合更有利于情绪的一张一弛。在拍摄风景时甚至还运用了航拍的镜头,更有利于大气恢弘气势的表现。

影片的主色调是暖色,给人一种温暖、明快的感觉。画面色彩饱和度高,非常鲜艳明亮。整部影片几乎被温暖的阳光包围。在影片中几处对阳光的捕捉都让画面充满了美感。比如,在女主角展板上呈现的光影效果;在亚青会场馆中的光影效果;在金宁的大学里的光影效果;在明孝陵捕捉的光影效果……都让画面生色不少,并为故事叙事增添了明快的情绪。

通过光线的捕捉和运用也奠定了影片的情感基调,温暖的阳光,让人始终可以以高涨的情绪观看影片,加强了情感铺垫,增强了传播效果。

(3)精准的声音元素

一部影片的配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就是影片的情绪点,一部影片可以没有对话,但是不能没有配乐。本片的配乐也是比较出彩的。在影片一开始,金宁飞快地骑着自行车,配乐的就是小提琴短促的弦乐,烘托出紧张的气氛。之后随着情节的推移音乐越来越急促,直到金宁飞身掉入湖水中,音乐戛然而止,更给人一种屏息凝神的感觉。在男主角讲述自己和女主角的故事的时候,就开始用一段抒情的音乐,就如同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在金宁赶着奔赴各个景点的时候,音乐就开始变得激昂起来了,有一种奔跑着前进的感觉。整个影片的配乐都根据故事发展的情节和该段落的情绪变化而变化,通过音乐语言来使整部影片的情绪更饱满,更具有感染力。

(4)剪辑技巧的运用

在影片的开头,一组特写镜头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充满悬念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随后金宁骑着脚踏车的镜头和小青柠走进南京南站的镜头交叉剪辑,使镜头节奏一张一弛,一松一紧,让观众的情绪也得到充分调动。在拍摄修车师傅时,通过几个短小镜头的组合、剪辑在一起,充分展现出修车师傅的技术高超。另外,影片中多用长镜头交叠的方式,在一个长镜头中,突然中间部分的速度加快,可以有一种急促的感觉,虽然急促却不会有压抑感,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剪辑方式。总体上,本片还运用交叉蒙太奇和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几条线索一起交叉剪辑,几个时空同时运转,将整个影片的节奏变得更快,故事情节也因此变得更紧凑。

总结

城市微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城市宣传片的一个主流形式。微电影低成本、低投入,低制作,受众市场广泛,传播效果好,这几大优点都会成为它被选择的条件。而城市形象宣传片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再是各种推拉摇移长镜头的叠加,也不会再是仅仅只有风景名胜宣传的单纯风光片。城市形象宣传片与微电影这一形式要更好地结合还需要磨合,找出不足并且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力量去给微电影的发展提供最科学、最良好的环境。避免过量的广告植入,避免微电影变得过分商业化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把利弊都分析清楚,并在最大程度上扬长避短,发挥最大优势,避免劣势扩大化并最大程度上弥补不足,才能使城市微电影宣传片在城市形象宣传片的转型和发展上取得最大的成功。只有各个环节都相辅相成才能使城市微电影宣传片得到长足的发展。■

[1]高文,《城市宣传片的创意表现手法》,《新闻传播》2012年8月

[2]周凯、孔阳新照,《电影:城市形象营销传播的另类渠道解构》.《现代传播》,2013(3)

[3]程轩,《电影中的城市营销现象探析》.河北大学,2011

[4]康初莹,《“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新闻界》,2011(7)

猜你喜欢
南京受众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环球时报(2022-08-16)2022-08-16 15:13:53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南京·九间堂
金色年华(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连环画报(2015年8期)2015-12-04 1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