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萍
(赣南日报社专刊部 江西 341000)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市场经济,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逐渐形成了集团化、媒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现阶段党报发展形式的建立过程中,要想在根本意义上提高它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逐渐改善传统党报的传统形式,优化基本的技术形式,保证党报在信息化技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优化党报发展理念,提高党报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国家的发展现状而言,在整个社会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会通过党报形式的建立来优化自身的发展方向。但是,随着世界性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形式的逐渐改变,基本的社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党的执政形式发展之后,社会各阶层的人对党报媒介的要求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改变。在党报内容的建立过程中,不仅要在根本意义上以自己的政党执政范围为基础,为社会提供信息的传播,还应该代表国家对世界范围中的新闻形式进行竞争,从而提高党报工作的竞争性,但同时也为党报行业的建设带来了制约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播技术和载体的不断创新,当前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手机报、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以迅猛发展之势出现在人们眼前,冲击着党报传媒。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习总书记的讲话把党报改革置于人们的关注点上,党报传媒改变传统技术、经营等形式,有效融合新媒体已势在必行。
从跨地域到跨产业,再到跨形态,近几年,全国不少报业集团在寻找发展方向,并在实践中探讨有效整合资源的路径。转轨时代的到来,使很多基本的新闻形式无法走进现今的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关的媒体要按照市场的基本需求进行内容的运作。对于党报而言,如果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基本的市场需求进行管理体制、内容、方式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就无法在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党报一直以来是会议内容多,领导活动多,加上单向传播、时效性差、互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问题,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自然就出现读者不爱看、广告收入急剧下降的现象。
对于党报而言,其报道的形式拥有一定的权威性,党报在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获取信息的优势,但是,对于这种认知的模式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着错误性。党报的权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党报在建立的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源,只有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得到资源的优化与开发,才能将这种形式转化为发展中的优势。因此,在党报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抓住重点内容,及时、有效地对相关新闻进行报道,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社会的关注性,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媒体,要确保党报的权威性和核心竞争力,内容建设是党报发展的核心。报纸要围绕新闻的可读性和服务性大胆创新,在内容原创和深度上下功夫,对政府部门召开的会议,不是做简单的会议报道,要从会议中发现和挖掘读者感兴趣的、具有服务性的新闻,使政令条文转化成鲜活的新闻,甚至可以对会议制定的一条政令进行策划,做成深度报道、系列报道。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新闻形式给予一定的期望,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媒体会充分抓住人们的心理特点和关注的热点进行策划和报道,很多内容、形式得到了人们的赞同。与之相反的,很多舆论监督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在真正意义上,缺少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整个党报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它的权威性,从而提高更多人的阅读兴趣。例如,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汤计,在2005年发现呼格吉勒图案存在重大错判线索后,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深入了解情况、排除各种困难和阻挠,通过翔实、准确、权威的报道,有力推动了呼格吉勒图案重审。在为呼格案奔走的9年中,汤计老练而灵活地运用“新华社记者”这个身份,冷静地在规则与人脉之中腾挪。在他4篇内参写完后,案子一度停滞,3年没有进展,直到2011年,他看到曾主导复查此案的前政法委副书记胡毅峰重回政法系统,于是写下第5篇内参,推动呼格案再审,为一个被冤杀了18年的小伙子翻了案。因此,在现阶段党报内容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舆论监控的力量,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形成自己的发展竞争力。
在近几年信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党报的建设逐渐面临着市场竞争力的挑战。有的人认为,在整个内容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基本需求,充分借鉴晚报的建设模式,形成信息化、大众化的发展路线,使党报的基本形式逐渐贴近市场的基本需求,从而优化整个党报建设的基本模式;也有人认为,党报的建设,应该充分根据自己的特点,展现自身的基本优势,在党报的建设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点,要充分体现出特色化的风格形式。所以,不论通过哪种分析形式的建立,都应该充分展现党报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为整个党报工作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对于党报工作的相关人员而言,要打破报社原来部门间各自为战的局面,在体制、机制、流程、人员配置、资本运作等方面整合资源,打造集采编、发布、经营、管理为一体的全媒体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平台,采编出适应读者新的阅读特点和阅读习惯的新闻作品,让读者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在人才管理的过程中,对媒体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使专业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报纸在内容、标题制作、版式上有大的改变,避免报纸和新媒体新闻的同质化,赣南日报每周一召开策划会,每月对采编人员进行新闻培训,如2014年8月的《报网融合之道》,9月的《与文字记者谈新闻摄影》,10月赣南日报总编亲自主讲了《新闻标题制作的要求和技巧》……一项项举措催促着报人居安思危,认清形势,充实自己,大胆创新,让我们的党报亮点不断。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在根本意义上提高党报工作建设的竞争力,就应该顺应时代大发展,优化党报工作建设的基本内容,从而及时、准确地抓住人民群众的基本心理状态,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党报,提高舆论监督的能力,在根本意义上提高党报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传媒公司的发展及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1]乔云霞,张金凤.《注重经营管理增强党报竞争力》[J].河北大学学报,2014.(4)
[2]喻国明.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问题单”[J].新闻记者.2013.(3)
[3]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3)
[4]孙正一,农秋蓓,柳婷婷.我国新闻媒体资本运营情况初探(下).[J].新闻记者2011.(5)
[5]焦国章,刘立红.关于省市级党报改革的思路与措施[J].河北大学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