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黄馨仪
□深圳市福田区南华中学 陈丽萍
中学教师“仁慈”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黄馨仪
□深圳市福田区南华中学 陈丽萍
“仁慈”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情感性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教师能否“仁慈”地对待学生是事关学生学业成败和人格健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对教师“仁慈”的理性解读入手,用现象学的方法描述了中学教师“仁慈”缺失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背后的原因,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学教师的精神状态。
教师 仁慈 生存状态
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与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在物化时代的今天,“仁慈”的概念似乎越来越远离人的生活,在教师这个更需要表现人性之美、更需要仁慈的职业,教师“仁慈”也在危机中呻吟。笔者在深圳市某中学做了相关的了解和访谈,结果显示,教师“仁慈”在客观与主观的影响下逐渐被规避了。
仁慈是教育活动的本性,还是本质性要求之一,没有仁慈的教育是机械、冷漠和无效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站在人类的摇篮边,所以教师的仁慈实际上是学生一生成败和整个教育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仁慈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心;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宽容。要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按仁慈原则行事,主要与教师的道德境界有关,也和教师的教育信心有关,教师应树立“通过努力,我一定能够教好我的学生”的教育信条。同时还和教师的沟通与表达技巧有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教师应当学会运用语言、教态和其他手段恰当地表达对学生的热爱、尊重、期待与善意的要求,实现有效的师生沟通。
1.“生源差”成了老师的口头禅。教师的“仁慈”往往表现在对待行为有问题的学生。不少教师经常的一句话是“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把学生现有的较差的文化状况归因为“生源差”。笔者对深圳市某普通初级中学(简称“S中”)教师的相关访谈如下:“我们这样的学校,生源是非常差的,好的学生都已被推荐、保送到好的学校,剩下的户口是C、D类的(暂住或流动),大多数是小商小贩的子女来我们这样的学校。面对这样的生源,学生素质差,行为习惯也不好,一点规矩没有,我们很难有成绩。”
由于S中属于层次中等的学校,许多学习好的学生流失了,剩下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习不太拔尖的。这种情形影响了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归因。在这里,由于多数教师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学习差的学生就是‘差生’”。同时,因为“纪律与学习”在教师眼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所以他们常常会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太好而断定他们在纪律和行为上也存在问题。这种心态下的教学工作的结果是没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可言,那面对学生时“仁慈”自然消失了。
2.“有个性”就是“品德有问题”。多数教师把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差异看作是品德问题,并把它们看作是“反道德或非正常”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把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所以很少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理解、判断和归因。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个别学生的行为属于心理反应,而教师赋予了伦理色彩,并采取了说教与压制的方式,从而未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化心态,即对学生个体和个性缺乏包容。
3.差生不可救药。教师们把学生行为的好坏,主要归因为个体的生活背景。对学生出身背景的歧视,最容易导致教师的个人偏见。在教师的眼中,那些来自社会底层家庭或复杂家庭背景的孩子往往会给教师这样一种不良的晕轮效应:家庭教育不好!如前面多数教师提及生源不好,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工人和小商品经营者的孩子”或者“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老师们认为正是由于来自“复杂”的家庭背景,所以他们的行为规范较差。家庭背景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另一方面又像“幽灵”一样影响着教师的信念与实践。教师因受学生背景的影响而容易产生一种晕轮效应,从而影响了对学生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归因。
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往往易成为教师理解和判断学生行为的重要背景。有时,由于先入为主的暗示或文化的差异,很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偏见,并使得教师在和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表现得缺乏仁慈。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对“差生”并未真正理解。学校只是把他们看作是“不可救药”的问题学生,教师对此无能为力,缺少仁慈——无条件地爱。教师很少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帮助和关爱,把他们真正看作是有困难的“病人”去呵护和关爱,而是歧视他们,致使他们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对立越来越严重。由于多数教师缺乏“具体个体”的意识,他们并不能正确地看待差异,只是把不符合学校标准或规范的学生看作是“问题学生”。
上述分析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中学教育与管理的模式需要从根本上改变,需要从小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中小学一贯性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文化的建构;二是需要关注学校潜课程的建设,应把学校潜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与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4.教师“仁慈”在课堂教学中消失。“师道尊严”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一些教师心中。笔者在每学期的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行为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教师的“仁慈”消失了。教师的“仁慈”在于对学生的宽容,而老师们往往更在意自己的面子,忘记了宽容。
上述现象表明在无意识中中学教师的很多行为是“仁慈”缺失的表现。是什么导致如此情形的发生?这里面有大的社会背景,有制度原因,有学校管理文化的影响,等等。
1.教育评价分数化。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在社会以学历、文凭为主要选择人才方式的影响下,家长孤注一掷地盼望子女上大学、上名牌大学,这样追求的结果当然是看重中考、高考的分数。学校穷于应对家长的选择、社会的评价,加上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上也注重中高考结果,导致中学教育越来越向应试方向驱赶,只要是中高考分数高,就是好学校、水平高的学校。学校当然抓分数,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是好学生,考试高的班级是好班级,教出来高分数的老师是高水平的老师;而学生分数的得来是知识的识记、考试技巧的训练,具有这一能力的学生是好学生,其他学生因为影响班级的分数从而影响老师的教学水平的评价,被视为差学生,讨厌的情绪油然而生,教师的“仁慈”消失了。
2.师道尊严观念根深蒂固。我们国家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中起着作用。在多数老师的心中学生就是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人,专制也就是平常的事了。
3.制度规约。我们的教育太缺少自主、自由和个性。现在行政部门对中学的评价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经常搞的评估,二是中考、高考成绩。学校评估主要是给了相关条款,评估时各学校就根据评估要求来做材料,很多材料是作假的。《人民日报》曾有一则报道,内容是受“大家谈”专栏组委托,成长网对11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做出有悖于师德的行为,教师也有无奈。70%的教师直言自己在应付上级检查时作过假,其中66%的教师觉得不应该这样做,但是面对评价体制,别无选择;在回答“教师缘何辱骂、体罚学生”时,70%的教师认为,对学生发火往往是因为来自升学、应试等方面的压力过重。
教育是需要宽容、自由、耐心的。太功利,太急于求成,太简单的评价对比,太多的评估制约,只能导致教师仁慈的缺失、学校办学方向的迷失、学生心灵的扭曲,最终,问题学生必将造成社会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