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夏令
用心掌控好耳朵的方向
——以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为例谈有效倾听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夏令
倾听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通过相互倾听彼此的真实声音,产生情感共鸣、思维碰撞,同时也可以有效发现学生理解上的误区,从而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此,教师的倾听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为例对有效倾听进行探讨。
可能一直在苏教版的圈子里游荡,我在听课中会更多关注苏教版课文的公开课。郑桂华老师的《安塞腰鼓》我有幸听得,觅得了课堂教学的倾听之音。郑桂华老师在执教《安塞腰鼓》时,核心教学环节之一确定为“让学生圈出传递安塞腰鼓强烈感觉的一些句子,借此让学生发现句式或词语的特征。”这一核心教学环节,我想执教过此课的老师应该都能关注到,因为这是此课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教学过程中往往越是熟悉的,越容易不熟悉,此时“关注到VS关注好”成为现实问题。郑老师对此有自己的深入解读,之所以能将“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蝴蝶”找出来,笔者认为郑老师的智慧追问、精准把控应记首功。接下来笔者截取一个片段来赏析。先从学生的回答说起——
生:是“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这句。用了排比,预期非常强烈,有递进的意思。
学生找到了特征,郑老师认为学生感觉粗浅了。学生理解到这里,郑老师的感觉还觉粗浅了,让我顿感郑老师的孜孜以求,反衬出多少个教学的日子,我都轻易地“放过了学生”,成色十足地映衬出自己所维系的“严格”荡然无存。平时表面之严格是假,严格在作业要求,严格在维持课堂纪律,严格在维护老师的权威……至于课堂教学,因为心中长存着男教师要多问大问题,少絮絮叨叨地碎问,课堂上有问有答,但“眼放电,问无力”无疑是对我的最佳写照。
郑老师追问:“怎么排比的?”(一探句子的深层次结构,这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理应执着追求的)
生:第一个有力地搏击着,第二个疾速地搏击着,第三个大起大落地搏击着,意思一个比一个强烈。
师:这和下面的排比一样吗?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生:一样。一个比一个幅度大,都是越来越强烈。
感悟:郑老师听到学生对词句的感悟由“强烈”到“幅度”,通过一个词的变化,理解了学生也只能从“力度”这一个维度去感受这里的排比。再追问:“用词上呢?我们再来看一遍。”郑老师范读了课文的这一句:“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生:“有力地搏击着”是力度,“疾速地搏击着”是速度,“大起大落地搏击着”是幅度。
学生的发言让其他同学有了新的感触,让其他小组更是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知识如冲破堤岸般涌灌进来。一节课上下来,学生均赏心悦目地听了一回安塞腰鼓。
因为此片段处理之精当,有探究性的教法,博得了王荣生教授的赏识,王教授在评课环节情不自禁流淌下了自己的真情感悟:
如《安塞腰鼓》的句式,可以是排比、反复这样的程度,也可以是句式视觉美感这样的程度。在某班的一堂课,教学内容具体落在哪个点呢?要看情况,看学生能不能发现,看老师的引导能不能奏效,看学生相互之间能不能触发,看学生在于课文、与教师的对话中能不能生成。
这是对教材内容的确定性与生成性统一的具体阐释。教学内容是在对话中生成的,是在将教学流程的调控下生成的,是朝着流程终点生成的。但流程的走向是预设的,这就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1.立静心倾听之姿。一节公开课有太多的因素左右老师的听力,但是郑老师听到了,一如梁朝伟在电影《听风者》中扮演的盲人一角,包罗万象的课堂声音,郑老师不为所动,只取学生的细微声音,用心闭目养神听学生的变化,并在脑中瞬时分析。通过一个词的变化,她发现学生的思考方向开始发生转变。我不禁回忆起很多名师上课的统一姿势:开场微笑着看着学生,待学生作答时脸向侧方略微倾斜,既符合学生之心理规律不影响其回答,更是在为集中注意力听细节做准备。这是何等的教学境界。无外乎贾志敏老师喜欢微微侧向学生用心谛听,于永正老师喜欢盯着学生的肩膀用心聆听,薛法根老师稍微仰视点头应答的同时更是在思考……“听风者”自毁双眼捣毁敌情报站,名师调整追问倾听间攻克阅读难点。
2.调最佳收听之耳。郑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清晰地提出问题,直至核心目标,并攻克重难点,这份课上的淡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与平时的精心修炼息息相关。修炼一双会听的耳朵最是关键。公开课上,是想听到什么?怕听到什么?还是能听到什么?充耳不闻什么?耳朵的方向一定要掌控好。笔者认为,公开课上应该想听到集搜集的信息、谈真切的感受,怕听到同事恭维式的听课评课,而不是因为听课者的窃窃私语而乱了阵脚,更不应耳闻听课者为孩子的稚气而笑时的过度迎合;理应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心探听思考根据孩子既有的水平如何到达重点的途径。
有效的教学行动需要准确地搜集课堂“情报”,用心掌控好耳朵的方向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