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邓超
找准立足点,让语文教学把“根”留住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邓超
语文教学病症频现,始终难逃高耗低效,究其原因,见仁见智。未能找准教学的立足点,丢弃语文之“根”是根本原因。从立足语言、立足表达、立足运用三个角度,探讨如何才能留住语文之“根”,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物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让语文教学路径明朗、一路高歌。
语文教学 立足点 语言表达 语文之“根”
有人给当下的语文教学“把脉诊断”后,说:语文教学又病了,而且病得不轻。继而,又列举种种病症。如“语文是箩筐,啥都往里装”,包罗万象的背后却是“教什么”的茫然;再如,“内容分析无止境,声光电影齐上阵”,喧腾热闹的背后却是“怎么教”的困惑。搞不清“教什么”,不明确“怎么教”——语文教学成了没有“根”的浮萍。语文教学的“根”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根据文本特点,留住语文之“根”呢?下面笔者结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一课的文本解读及教学,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借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颂扬她的高风亮节。通读全篇,不难发现,作者将大量笔墨花费在描写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能持久拒虫上,仅以寥寥数语在开篇描写了宋庆龄与周总理的简短对话,在结尾处写到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而对宋庆龄的高贵品质却只字未提。实为赞美人,却在“物”上浓墨重彩——这样的课文教什么,怎么教?笔者陷入了两难:如果将重点放在对樟树的学习上,是否会冲淡“借物喻人”这一主题;如果对樟树的描写一读而过,将重点放在对宋庆龄高贵品质的感悟上,则可能陷入“只见人文,不见语文”的泥淖,且本课人与树的对应关系极其含蓄,理解二者之间的对应,需引入大量课外资料,那么,这又将文本置于何处?
在充分观照文本特点的基础上,笔者想到,本课的教学应当顺应作者的写作思路——“避重就轻”:在“轻处”着力,以描写樟树的语言为依托,通过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在脑海中建构起樟树立体、丰满的形象,感受其生命力旺盛及持久拒虫的高贵品质。至此再引导学生突破“重处”,通过质疑:“樟树很常见,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引发学生将物与人相联系,进而感悟、内化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综上,笔者以为,面对语文“综合性”的学科特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综合性的“根”是语言,综合性只是它的表象。语文教学应当执“一”(语言)御“万”(综合),应当立足语言学表达,立足语言学方法,立足语言丰富精神世界,立足语言提升人文素养。
确立了“由树到人”的教学思路,笔者意识到,描写樟树的两段文字浅显易懂,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不存在太大的阅读障碍,如果将“教什么”止步于“内容理解”,必然导致“高耗低效”,难以凸显其语文价值。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认为:“课文是怎样通过课文内容及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更具语文价值”。由此,笔者想到,这两段文字的教学可着力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具体而言,通过对樟树外形和生长特点的潜心涵咏,感受作者描写的精当准确,进行遣词造句的熏陶;感受作者如何写出樟树能持久拒虫的特点,学习巧妙构段的方法,充分发挥课文的“例子”功能。
1.关注巧妙的文字表达,让语文教学扎实起来。课文第4自然段描写了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辞藻虽不华丽,却尽显樟树神韵。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神韵”需要引领其穿行于语言文字之间,潜心涵咏,熏陶感染。因此,在课始笔者出示了“粗壮、稠密、搬家、四季常青、崇敬、瞻仰、纪念、蓬蓬勃勃”这八个词语,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找出描写樟树的四个词语;在学生对樟树有了一个“碎片式”的印象后转入第4自然段的学习,整体感受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在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段文字,看看樟树的什么最吸引你?”在交流时,时时引导学生紧扣文中的字词谈印象,再辅以想象画面、观看图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一个个抽象的、静止的文字符号,充分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在学生对樟树有了具体印象后,笔者“杀了个回马枪”,再次呈现课始出示的四个描写樟树的词语,让学生体会其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出樟树的特点。此时,学生很容易地找出了“蓬蓬勃勃”,再一句总结:“作者就是从樟树的枝干写到叶子,再写到它的生长环境,一步步地写出了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将学生头脑中樟树的印象清晰化,也有意识地渗透了写作方法。本段教学,通过由词到句,又由句到词的“一唱三叹”,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扎扎实实地走了个来回,使对樟树的印象逐渐丰厚,同时也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
2.关注特别的言语形式,让语文教学丰厚起来。当下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鲜明的导向:“要与‘内容分析’式说再见”。这是针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内容膨胀”、“人文泛滥”,语文教学迷失在“回归”路上而提出的。不可否认,繁琐的内容分析、虚幻的人文熏陶,已让语文教学再次陷入了高耗低效的窠臼。于是,“‘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的呼声越发高涨。王尚文先生认为:“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对此,笔者的看法是,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文教学既应有言语内容的感悟,也应有言语形式的揣摩,二者之间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但立足言语形式的语文教学,可以“摒弃不必要的内容分析与繁琐的事实性提问”。因此,言语形式探究与言语内容理解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国”。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教学第5自然段时,以“可贵”为抓手,以“品味可贵”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是如何表现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以及如何写出虫类怕樟树的香气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导语:“作者在这段话中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樟树香气能拒虫,二是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那作者是怎么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的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表现樟树内在美的匠心独运:前有对比,后有补充。如此教学是以学习构段方法作为立足点,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感受作者是如何来写樟树的,同时将感悟樟树的内在美蕴含其中,实现了文本言语形式与内涵的有机融合。
对于本课而言,完成上述两个教学环节,显然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语文价值。因为借物喻人才是本课最为显著的、涵盖全篇的“表现手法”。但如前文所言,要厘清人与物之间抽象的对应关系,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颇有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交流“樟树很常见,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这一问题时,笔者反复强调: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在赞美宋庆龄;人们爱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其实是敬爱宋庆龄,以勾连起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交流后还作了这番总结,以进一步强化物与人之间的对应关系:“树如人,人似树。在人们的眼中这两棵樟树就像是——宋庆龄。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在赞美宋庆龄。像这样表面上写一个事物,实际上却是为了赞美与这个事物相似的人,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当然,即便如此,学生也仅仅是知道“借物喻人”这个生冷抽象的名词术语,这绝非是语文教学的终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应“重在‘会用’而不是‘知道’,能运用、会运用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教师应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以内化从文本习得的表达方法,从而增长自己的言语智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已为语文教学指明了一条回家的路,尽管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在实际教学中仍可能偏差不断,但只要把语文的“根”留住,就一定会峰回路转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