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金培雄
再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金培雄
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和定位是核心内容之一。正确定位教师角色,对教师专业发展极其重要。课程改革进入深水期,重新梳理和定义教师的角色内容,非常必要。教师应当成为师生活动的支持者和协调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学校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课程改革 教师 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教育重组活动。在这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基础教育改革,千变万化,中小学教师的变化是核心。如今,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期,中小学教师在这场改革中究竟变化得如何,能否使这场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改革得以修成正果,目前未必能盖棺论定,而这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其关键的一环。可以说,能否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使其理解新课程,真正接受新课程,热情投入新课程,积极实施新课程,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新课程改革必须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有一次跨越式的发展,转变教育观念和角色,更新知识和技能,提升素质和修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时至今日,如仍不能正确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那么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望仍将落空。从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传统教师角色注重社会责任,忽视教师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师生的合作关系;重视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忽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重视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当下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这一切,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角色,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需求。
因此,再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话题虽不新颖,但是实践中无法回避,故再谈之。
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成为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更多地退至后台,成为幕后策划者和行为协调者。有一位心理学家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这就是说学生学习乃至学会的过程,虽然需要教师的教,但这个过程最终还是要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所学到的和潜在所学到的,远比教师教的要多得多。实践中教师必须改变“独奏者”、“独唱者”的角色,课堂和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中心”,而不是“教师中心”,教师更多的职责应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既是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功能。毕竟,教师的发展,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多边互动能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学互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教学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应当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应该是为主角得以出彩表演的支持者和协调者;教师必须甘当无名英雄,勇当铺路石头,要有勇气和胆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把教学的大舞台让给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促进者,这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是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教师要成为引领者和促进者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教师的其他角色特征均是这一根本角色特征的演绎或延伸。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首先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生是未成年人,需要教师指引。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教师作为引领者,应充分发挥爱心,了解与理解学生,引导其积极全面地发展;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要经常用心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做到差别化对待不同学生的学习;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现在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师要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学时间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除了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是为了不教”。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主要专业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做好为学生的服务工作;建立一个悦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也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师即研究者”这个名词在欧美教育界广为流传,并成为时尚口号,在我国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推崇。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的需要,是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
教师即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的研究是紧紧联系实践而进行的,其成果最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与其他研究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长期从事实践工作,随着经验的积累,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如果他们把教学中的所感、所悟总结成经验,提升为规律性的东西,那么这种研究对教学是最有指导意义的。
新课程赋予教学以新的涵义,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生成和创造。如果固步自封,照搬老方法,不注意研究和学习,就会阻碍课程改革的推进,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不但可以充实自身的理论基础,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接受、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首先体现在教与学的合作上。在传授知识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惟命是从;在智能发展上,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地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使每个学生的优秀个性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学习、共同探求知识的奥秘,共同提高和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还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要摒弃权力与服从,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协作,营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特质的师生人际关系和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实现自我价值。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的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价值与意义;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健康的学习过程和心理气氛。总之,教师要善于同学生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相互沟通、默契配合的教学关系和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教育把学科、知识作为课程,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课程是一种单向的、外在于学习者的静态的东西。其缺陷是忽略了学习者的现实经验。现代教育的课程观强调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种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
课程作为学习者经验时,它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作为一种“复杂的会话”,既是过程,又是结果;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课程作为复杂的对话”,其表现有这五种形式:一是课程开发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的一种对话;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会话,会话不是简单的讲话;三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会话,不是学科之间与技能之间的争论,而是共同讨论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四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对话,即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五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对话,这三者之间怎样建立一种良性互动。新课程赋予课程以新的涵义,必然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新课程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这意味着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了解和掌握各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要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
课程改革至当下,也许一些观念已经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也许一些行为已经得到教师的实践,也许一些技能已经得到教师的应用,然而,无论何时何地,教师的角色担当,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今天,我们再来老生重弹教师角色这个概念,希望能借此对以往的认识进行反思和梳理,并真正确立教师应有的角色地位,以便教师在教育改革浪潮中更好地担当好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