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少影视剧研究者都对李小龙相关作品做过分析,发现作为中国传统精粹武术的大师得以成为影视剧追捧的人物得益于其浓厚的中国文化价值,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崇尚中国风的时尚。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李小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人物不仅驻扎在国人的内心世界,也对世界其他民族的友人有着很大影响,有关李小龙的故事是世界认识中国的另一扇窗口,另一种途径。更好地运用有关李小龙的生平故事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无限的社会价值。对于发展我国的影视剧事业,对于当今年轻人树立爱国情怀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从文本角度分析《李小龙传奇》的艺术创作
1.1 题材选择知名度高
李小龙在西方广受尊崇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不仅拥有高超的武术功力还拥有独特的武术哲学精神,不仅让练武之人佩服,还让无数人敬服,所以拥有超高的人气和粉丝量,这为《李小龙传奇》的宣传提供了方便。
该题材也拥有超高的美誉度,随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一个更好的角度让世界认识中国,以李小龙为题材的电视剧正好能够恰当地诠释中国的文化与思想,让世界了解到中国人不抛弃、不放弃、自尊自信、热爱生活、喜爱交友等人文思想,这部人物传记式的剧情片非常适合当下这个环境播出,广受褒奖。
1.2 主题以真实人物为本,体现新时代文化元素
主题的亮点是,《李小龙传奇》是少有的以真实人物故事为题材、距离现实生活并不久远的武侠故事,并且进一步讲这些故事不但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具代表的文化元素——武术,也以远洋生活为背景衬托展现爱国情怀,所以众多角度奠定了这部电视剧主题的不可挑剔性。李小龙让武侠回归了生活,也回归了现实,让中国功夫回归了本真和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
其次,在这部电视剧中,创作者也进行了新的主题之外的必要补充,比如加入了对不规则“武林”的批判和驳斥、对中国武术乃至文化遭到海外俯视的真实写照、对传统民族文化诟病的深刻反思等,这些都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做点破之笔,创作者要展现给观众的不仅是李小龙个人,而是外延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主题的新旧融合本就给观众,这些艺术接受者,造就了的一种很具强势的企盼。
1.3 叙事环形设计,逻辑线索清晰可见
叙事上以李小龙成长的时间为线索,以他短暂一生的重大事件为冲突和转折点,既看得明白又看得过瘾。李小龙作为整剧人物的核心是无容置疑,围绕着这一核心人物进行其他人物的塑造,该片创作的一个成功之处便在于此。将李小龙作为人物构成的核心点,其他的辅助人物作为一条条的线,以线的运动变化来做故事的发展进程,最终辅助人物连成一个圆更加固定其核心的位置与稳定性。剧中辅助人物的设定完全顺应叙事的发展要求,“一对多”的人物格局,简单而不乏味,这些辅助人物作为独立的一条条线在遇见李小龙和与他相处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继而最终联合成一条圆弧,共同为核心服务,李小龙的妻子琳达便是如此。
2 从价值功能角度分析艺术创作
2.1 艺术价值具有深远传播性
李小龙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之久,他的生平事迹仍旧被拿来演绎诠释,对于他的武道思想,以及他的截拳道在六十年代的创立,他的功夫片在中国的开创,始终影响并感化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无论国内的武术发展与国际现状发生着怎样的变革,李小龙所留给后来人的武术理念精髓与启示对后人的民族自强精神的感染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而《李小龙传奇》创作的艺术价值便也在于此,一方面,它用哲学阐释武术,借助于电视剧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李小龙的武学思想和武术精髓;另一方面,他一生历尽拼搏,再一次号召起我们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人们在观看剧情的时候,仍旧会随着演员的表演或愤怒,或哭泣,或振奋,在看完某一段印象深刻的部分都会警醒自身、重新认知社会。整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有取有舍,在思想、艺术、观赏三个方面力求实现它最大的价值。
2.2 市场价值来自时机和本身
“《李小龙传奇》的播出在市场效益上出了一个头彩,平均收视率达到11.25%,最高收视率达到14.68%,并且创下了中央电视台八年来的两个最高纪录,平均收视率最高,收视份额最高。 [1]”2008年正是奥运年,当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写下浓重一笔的时候,传统武术又掀起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另一股热潮,仅凭李小龙在国际的知名度就足以使这部电视剧做好充分的营销准备,伴随着在二十几个国家的发行销售,这部电视剧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国海外发行最好的电视剧之一,效益的取得绝非偶然。电视剧的发展并不是复杂无规律可循的,观众之所以能够接受剧情静心观看,选材主题当然是最重要的吸引元素,与虚构的文艺爱情不同,与制作的科幻片不同,对李小龙的尊崇是发自民众内心的潜藏已久的定位,即便看过很多关于李小龙生平事迹的电影的热门也更有兴致来进一步了解这个伟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