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叙事视角、主题的文化阐释、影像表意以及细节表现等方面重温和研究《小城之春》。
1 叙事——内心化下的全知审视
1.1 内心化视角的叙事张力
《小城之春》是以女主人公周玉纹的画外音来展开叙事的,通过周玉纹的第一人称旁白作为叙事观点,带领我们跟着她的思绪走进故事的空间和人物的内心。回顾影片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独自站在城墙上的玉纹,坐在荒废花园中的礼言以及在充满阳光房间里的妹妹戴秀,导演以一种隐喻方式将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给观众,这大大增强了叙事的张力,让观众从不同的层面来揣测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解读心理语言和外部动作赋予人物的无限魅力。
1.2 内聚焦的深刻审视
内聚焦叙事是叙事中情感的表达。“在内聚焦叙事中,每件事就严格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它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主人公或见证人)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心理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猜度,臆测其思想感情。 [1]”内聚焦视角是以故事主人公作为叙事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讲述故事的发展。这不仅能够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能跟随主人公的讲述进入故事,还能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影片中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
导演费穆在《小城之春》中无疑是将视玉纹作为内聚焦的视角来刻画,用她来与观众做一个情感的联接。从她的角度我们看到礼言“没有勇气活下去”的一种人生态度,到妹妹房中绣花,不仅因为那里有射进窗子里的阳光,还是这里更能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生命的力量,可以感受到妹妹戴秀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时也从她的角度看到志忱面对昔日旧爱欲说还休,面对爱情和友情时难以抉择的无奈。从她的角度来看三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让观众不禁哀叹动荡年代下战争带给人的心灵创伤,也为玉纹的处境感到揪心同情和无奈。这就不难理解影片刚开头为何走在破旧荒芜城墙上的她在淡漠的苍穹下,没有“表情”的面靥上带有一丝茫然、黯然的神态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望却又不甘绝望。
2 主题——对比中的深刻
《小城之春》这部在特定历史时期拍摄的作品,其中有对古老中国灰色情绪记录的影子,同时又在这样一个破旧的小城氛围里注入了对生命挣扎的气息。影片中潜在的对比彰显了深刻的主题内涵,表达了导演对这一转型历史背景下中国文化和人性独特的见解和思想感情。
2.1 道德制约和人性释放
《小城之春》中女主角玉纹有着个性鲜明而复杂的性格特征。玉纹看似是一个普通的良家妇女,但她并不是一味顺从命运的安排,处处体现了她的大胆。她明知道自己与志忱的爱是不能爱的,却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感,她为了见志文,精心打扮,晚上主动去志忱的房间,还在志忱面前表现得比较叛逆,如志忱关掉了灯她却给打开,志忱不让她去找他,她偏偏不听等,这些细节表达了她对人性释放的追求和渴望。
2.2 泯灭和希望
费穆在《小城之春》中,赋予了人物性格不同的特征,影片中的人物有5个,在他们身上,或是对无奈现实的梦想泯灭,或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希望和憧憬,或夹杂着泯灭和希望的双重色彩。
戴礼言,这位曾拥有荣华富贵继承家业的贵少爷,在八年抗战后面临着家业全无,宅院被毁的遭遇,再加上体弱多病,他的心情一直在抑郁、无奈、愧疚的边缘徘徊,从他整日坐在宅院废墟上沉思,把妻子玉纹给他买的药扔掉,对妹妹亲手制作的盆景表示反感等可以看出这位悲剧人物的骨子里更多的是对残酷现实的希望的泯灭。
与哥哥相反,妹妹戴秀有着乐观积极的一面,可谓是整个影片昏暗色调下添加的一抹温暖的给人慰藉的阳光,无论是戴秀在湖上泛舟时和她16岁生日晚上唱的情歌,在荒芜的城墙上在志忱面前跳舞,并央求志忱在城里给她找学校,还是她用心制作的盆景和她所说的“沿着城墙走有走不完的路,在城头使劲往外望,就知道天地不是那么小”的话语等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玉纹和志忱是有着“泯灭和希望”的双重色彩的角色。
在前面提到玉纹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她有着自己的大胆,处处体现对命运的反抗,然而这种追求人性的释放最终还是让步于道德的制约。影片中玉纹在荒芜的城墙上有一句话说:“我没有勇气死,他(指礼言)没有勇气活。”生命中总有些东西牵绊着你的心,让你为之用整个生命去等待或回忆,而牵挂着玉纹心灵的就是她昔日的恋人志忱。志忱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动力,给了她在希望泯灭的灰暗生活中一丝光芒,然而志忱的到来,把玉纹心里最柔弱的部分也打碎了,她失去了念想,因为这个人就真实的存在于她的眼前,她无法做出抉择,最终只能屈服于传统道德,这是传统道德下人性释放的泯灭。
志忱身上的“泯灭和希望”色彩似乎更浓重一点。首先从他的装束和职业可以看到,西服、医生,一个是西方进步思想潮流的代表象征,一个是中国有着高尚情操的职业代表。这两者是志忱对先进思想文化和优越生活追求的产物,代表了他不同于从前同学,挚友戴秀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对希望的泯灭色彩。另一方面,和玉纹一样,重见恋人而又无法在一起,最终只能痛苦地选择离开在,这是理想爱情的毁灭,同样也是传统道德下人性释放的泯灭。
老黄是影片中戏份最少的角色,从年龄来看,他是灾难的见证人,是戴家兴盛衰落的见证人,也是四人复杂关系的见证人。影片中在宅院的废墟上老黄对礼言说的“仗打完了,我们的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这似乎体现了他对生活充满希望,但又不能排除这只是对礼言的一种安慰的话语。所以结合影片来看,他的身上“泯灭和希望”色彩并不是很鲜明,这与戏份以及在影片中的角色地位有关,但更多是经历了世事变迁后的对一切事情变得麻木和看淡了的一种心境,对泯灭和希望亦没有了更多的主观表达。
3 细节——有意味的形式
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说过:“电影是细节的艺术。电影的细节可划分为:形式中的细节、道具中的细节、镜头中的细节和事件中的细节。
3.1 形式中的细节
形式中的细节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行为的表现营造出一种视觉的造型感和形式感。影片开始时荒芜的城墙上,一个少妇手挽菜篮缓缓地向我们走来。走近时,一个停顿,镜头由远景变成特写,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女主人公玉纹的出场:淡漠的苍穹下,没有“表情”的面靥上带有一丝茫然,黯然的神态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望却又不甘绝望,伴随着“人在墙头上走,就像离开了这个世界一样,眼睛不看什么,心里也不想什么”的画外音,还没有来得及让观众去想明白,就看见玉纹的背景出现了,随着她缓慢的脚步渐渐离远我们的视线,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种特殊由来已久且充满可单调的空间,这种被凝固的环境下,更多的是一种对主人公心情的传达。其中画面的精致,台词的精炼以及表演的细腻等这些细节,伴随着主人公深沉而恬淡的娓娓谈心般的旁白,仿佛构成了一幅诗一般的画,给人无尽的回味与遐想。这也定下了影片的感情基调,暗淡茫然而又带着浓浓的化不开的哀愁。
3.2 道具中的细节
道具在影视作品中通常有两种表现作用,一种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对环境或场景进行点缀,另一种是参与剧作中,对整部影片具有象征表达的作用,可以称之为细节。如《小城之春》里礼言穿的是中国的长袍,吃的是中药,并将药渣倒掉在路上,而志忱穿的是西装,学的是西医以及他给人看病所用的听诊器等,这些细节暗含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这带有象征和隐喻色彩的细节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深刻思想和艺术内涵。除此之外,影片中的纱巾、兰花等一些道具的出现,都具有很强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3.3 镜头中的细节
影片中志忱来到戴家的第一个晚上,妹妹戴秀高兴地唱歌给他听,而他却听不进去,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在一旁伺候丈夫吃药的玉纹那里,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妹妹戴秀提高了嗓音,紧接着镜头摇回到右边,还是情不自禁地看正在铺床叠被的玉纹,镜头摇到左边,最终才回到三个人的身上。在这里用一个镜头来完成了这一场戏,通过摄影机左右横摇,暗示了志忱的迷茫的目光和复杂的心理,同时也更加贴切地传达了这几个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另外还有一场戏是在妹妹戴秀过生日时,他们聚在一起庆祝,划拳喝酒,酒至酣处,可以明显看出玉纹从一开始的面无表情、压抑的情感到后来脸上出现笑容的变化,导演还用特写镜头捕捉到了玉纹松旗袍领扣的细节,把她那种美貌少妇酒后的风情表现得酣畅淋漓。其中最别有用意的一段是在玉纹和志忱在猜拳时,礼言在他俩后面,整个画面构成一个“三角”,前景中两人猜拳的双手后是礼言若有所悟、若有所失的脸,通过横摇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以及特定的构图形式,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志忱和玉纹非同一般的关系和礼言领悟到这一天关系后的失落情绪。
3.4 事件中的细节
“事件除了构成情节和人物关系外,直接参与主题的表达,人物心理的揭示,意味的营造,意义的象征等,就构成了细节。 [2]”例如,玉纹第一次去志忱的卧室,她说话的语气比较缓慢,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像经过认真思考一样,她这种慢条斯理的状态体现了她对志忱有一种既害怕又迟疑的试探性的心态。直到她要为志忱拿毯子和衣物时,志忱说不用拿并用手挡了一下她的肩膀,她沉思片刻回应说“我给你拿去,我就来”,却紧接着连续说了三句“我就来”,此时的语气与开始形成反差,语气变得急促,一句比一句快,可见表现出她多希望与志忱有更多的接触但又担心不被志忱理解而急于解释的心情。还有一个小细节,在灭灯警报后,玉纹伏在志忱卧室的桌子上抽泣,旁边是一支发着微弱光芒的蜡烛,玉纹的抽泣是她内心积蓄的压抑情感的爆发,这情感里有对枯燥和不如意生活的不满,有对重见昔日恋人的复杂情绪,也有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留恋和不舍,而有着微弱光芒的蜡烛正像是志忱,他的到来,给了玉纹黑暗生活的一点光亮和希望,而蜡烛是只属于黑暗的,所以玉纹也只能在无人的黑夜里默默地把心中的痛楚和压抑向他倾诉。
总之,影片《小城之春》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有别于传统电影的叙事层次,诗性蒙太奇情景交融式意向表达,更突出表现在它运用电影进行思考人生、社会以及影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的意味。《小城之春》作为经典总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尽管导演田壮壮怀着对先辈的敬仰对此部电影进行了重拍,但在一定程度上,他更多的还是带有自己这个时代的印记,费穆版的《小城之春》在当下依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作为经典影片,它的魅力超越了时空,光芒无法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