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从电视连续剧《侯天明的梦》说起

2015-02-26 12:58:25李卫东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天明农民工梦想

最近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40集电视连续剧《侯天明的梦》在“中国梦”的诠释上引起了观众的较强烈的反响。

该剧讲述了以侯天明等为代表第二代农民工追求心中美好生活的故事。本剧从小处着手,展现了在高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中,一个外地草根青年在生活与工作、家庭与职场间所面临的现实处境和人生抉择。折射出了城乡差别、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回乡创业等当今社会热点话题。

该剧以农民工、留守儿童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题材,突出创业、家庭、理想主题,反映了新时代农民工敢于追求梦想、敢想敢干的心理历程和创造精神,呼应“中国梦”“打工梦”,是一部地方元素和“中国梦”价值观主题有机融合的力作,被誉为编剧王海鸰的“新平凡的世界”。

赵化勇先生在5月22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文艺报社主办的电视连续剧《侯天明的梦》创作研讨会小结中,对《侯天明的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表示,由于一段时间内,“雷剧”“神剧”和过度娱乐,过度消费泛滥,导致人们对“官二代”“富二代”非常关注。《侯天明的梦》的出现,把人们又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黔江农民工侯天明的梦,不是他一个人和他家庭的梦,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相当多的农民工的梦。他说,《侯天明的梦》的播出,必将引起社会的关注,引起人们的思考。

1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语文老师经常给学生出的经典命题作文,而学生作文的结果无疑都会是“百花盛开、五彩缤纷”。因为每个人的梦都不会是一样的,唯一一样的就是“美好的未来”。而这个“美好的未来”恰恰就是驱动人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源泉。

《侯天明的梦》抓住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两个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农民工和留守儿童——来反映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的变迁,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卷入城市化进程,在为经济快速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家庭功能的破损,产生了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只有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促使家庭功能恢复才能得到解决,即部分家庭迁入城市成为市民,部分农民工随着农村发展而返乡创业与家人团聚。个人梦想、家庭幸福、经济发展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得到完美统一。

侯天明是个普通人,他也是一个拥有着看似普通却也不凡的梦想的普通人。他认为他的梦想只有在北京才能实现,他的梦想好像总是和钱有关却也好像超越了钱所代表的东西,他所爱的家人,老婆、孩子、父母都在老家,家乡所在的那个农村还是那样熟悉又崭新。我们可以从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电视剧中的侯天明以他平实的奋斗、不懈的进取和他的价值抉择、让电视观众看到一束“梦想实现”的炫目光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因此“中国梦”是人民群众一个个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个人的梦想。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在当今改革开放放飞梦想的时代,有梦想就有机会、有奋斗;有梦想,一切都有可能,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追求者、享有者。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群众造福和带来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宏大的事业、艰巨的任务,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的梦想,而是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将造福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因此,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因此,在《侯天明的梦》里,编剧王海鸰将梦想分别赋予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打工族侯天明、爱心白领小优、恪尽职守的老村长、本土成功人士董事长钱东升、高富帅工作狂罗丹、木纳实诚的老侯、天真无邪的瑶瑶和二毛、敬守妇道又有自己想法的秋妹和兰子……真正的“百花盛开、五彩缤纷”。这一批人物几乎涵盖了我们当今社会占绝对人数比的主流人群,他们的梦,代表了我们很大一部分人的“梦想种类”。从这个意义上,讲《侯天明的梦》就是“我们的梦的集合”。

2 “中国梦”题材的影视演绎

中国梦影视剧的要求是:“‘中国梦’是历史的、未来的、也是国家的、个人的。讲述保家卫国、时代英模、发明创造、当代创业、成材与成长、成家立业、民族团结、古代先贤的题材都符合中国梦的要求。播出重点要以当代现实为主,以表现当代中国人的成长发展家庭创业为主。”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李跃森认为,“中国梦”系列影视剧应避免公式化和概念化,一切从生活出发、从现实出发。在有一个好故事的基础上,找到其中包含的“中国梦”要素,深入挖掘其内涵,不能反过来,概念先行。

电视剧作品的创作有其内在规律。失败的作品千差万别,优秀的作品却有相似的品质。只有艺术上经得起观众检验的作品才能焕发出艺术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才能带领观众进入角色,反观自身,在移情的过程中,完成梦想的引领。相对于用镜头叙事实现作品主题而言,电视剧主题的设定是相对简单的,我们见过无数以“理想”“正义”“和平”“爱情”等正面价值为主题的平庸作品。有人说,正面主题是金字塔的塔尖,如果创作者没有夯实情节和情感的基础,金字塔就只能是海市蜃楼,塔尖必然坠落,标举得越高,摔落得越惨;基础越是扎实,价值观越能自然而然,越是喷薄而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夯实的情节才是影视剧创作的“金字塔基础”。

编剧王海鸰毕竟是资深作家,敏锐的目光加上深厚基层的积淀,才写出了真正的“平凡的世界”。如果说《侯天明的梦》是一个“梦的集合”,那它也是“梦的演绎”的成功范例。

3 “梦的电视剧也是电视剧”

一个资深的电视评论家曾说:“梦的电视剧也是电视剧,必须按照电视剧本身的规律来创作……”

导演梦继对这部戏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他说:“侯天明的梦,中国梦,大家的梦,也是我梦继的梦。这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年代。但是梦想就像王海鸰老师说的,是白日梦还是梦想成真,这是我们的人生态度所定的。我希望他们(观众)能做戏里找到自己……这部作品是真真正正和社会紧紧贴合在一起的,我用真心来跟大家探讨当下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可避免。我们身边有无数个侯天明,我们有必要去关注……”

梦继导演最成功的地方是直面现实、直面问题,因而敢接手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并进行了较成功的诠释。

现在的影视剧导演,包括一些知名的导演,对现实题材的作品都比较“畏惧”,个中原因不必细说。于是他们“避重就轻”“舍近求远”,才有了满荧屏的古装、宫斗、穿越、神剧、魔幻的现象。

作为第五届中国电视大众十佳导演。梦继以前也有《春光灿烂猪八戒》《武林外史》等“非现实主义”作品。但这次“转型”无疑是他对自己极大的挑战。这个压力是巨大的,好在他成功了。

李准先生对《侯天明的梦》给予了高度赞许,农民工题材的影视创作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它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景而不断探索和向前发展的。电视剧《侯天明的梦》就是这样一部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这部片子成功首先就是整体利益的拓展和突破。

梦继接手这部作品,一方面是编剧王海鸰本子本身的魅力的吸引,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梦继作为导演的艺术良知、社会责任和艺术的自信。

《侯天明的梦》不是讲家庭的故事,也不仅仅是讲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故事,它是对一个时代的记载和深度的剖析。

除了题材的成功,梦继对情节的调度和节奏把握,也显得非常“游刃有余”,甚至每集间的悬念和呼应也非常能吸引观众的“收视企望”。

比如在秋妹车祸这段故事中,北京-黔江、公司-医院、侯天明-家人-秋妹、秋妹给了候天明三个响亮的嘴巴这几场戏里,无论情节还是演员安排调度都非常合理,其节奏也特别适合现在电视剧的受众诉求。

此外,对大胆使用演员的“本色出演”也比较成功。侯天明、村长、老侯、瑶瑶、侯母等都个性分明、定位准确、呼之欲出;而董事长钱东升虽然戏份不多,但对他的“低调”与“亮相”处理也特别符合人物性格的属性,“正能量”的出现与表达显得比较从容和自然,基本上脱离了“标签”与“宣言”式的窠臼。

此外,对汪峰的片尾曲的运用,也比较妥帖。汪峰这首《美丽世界的孤儿》是很早以前的作品,曲子用在这个片子的结尾,显得比较妥帖,对情绪的推动和剧集的“小结”起到了不小的“渲染”作用。

央视王浩在研讨会上的一段话,笔者认为是对创作成果的最好小结。他说,看完以后最直接的感受是觉得这个团队是值得尊重的,在这么多年现实题材电视剧中能用这么敏锐的触角反映我们国家经济生活或者国家生活中重大的题材,农民工的问题和农民的问题一定是国家重大题材,从创作角度讲,现在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土地可能被城镇化掉了,可以拿到钱,这些农民工如果在城里经济发展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城里生活下去,一旦回到农村土地就不存在了,中国农民赖以生存最原始的方式已经不存在了,还有很多农民拿到卖房的钱聪明的开个茶楼,小饭馆,这样还可以延续下去,好吃懒做的就去打麻将,农民离开土地以后,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到底应该怎么有一个健康的秩序和发展方式,这是重大的社会话题。

关于侯天明的塑造,赵彤先生说,“对于一夜致富的向往,对小聪明的沾沾自喜,对捷径的偏爱,差不多这个时代的浮躁、功利负面色彩他都具备,这是不乏雄心却没有正气的青年角色,在一定意义上《侯天明的梦》是一部描写二代农民工的心态剧”。因此在“心态”的把握上还需更加贴近“农民工”的属性而不是“心里”的一张“当代农民工宣传画”。

当然,现在40集的作品算是大部头了,而开机到送审到播出,周期仅一年多点。一些瑕疵和疏漏自然免不了。比如台词有时显得冗长(如侯天明在公司)、部分演员的“脸谱化”(如何总等)、情节的不合理渲染(如侯天明碰到钱东升)等还显得粗糙和牵强,特别是侯天明捡到10万元准备到银行打款一场,就给人特别“栏目剧”的感觉。

当然,艺术作品从来都是遗憾的作品,太完美就没有遗憾,没有遗憾也就没有了发展,我们还是要为这样瑕不掩瑜的作品叫好,因为正是因为它的“不完美”更能引起社会的议论。

总而言之,《侯天明的梦》超越了社会话题而触及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是一部有良心和有前瞻性的作品,在开创中国梦新题材的影视剧创作上,起到了积极的探索和引领。

猜你喜欢
天明农民工梦想
小山羊掉进坑里了
春雨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美图鉴赏
我的梦想
儿童绘本(2017年22期)2017-12-13 00:00:02
梦想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梦想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