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给新疆的发展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新机遇。从地区到产业,从文化、旅游、贸易、金融到交通、基建无不受益。作为新疆广电媒体的领头羊,新疆电视台将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壮大,本文将从技术角度展望新疆电视台未来几年的发展,力图为新疆电视台探索出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
如何在这种形式下抢抓机遇,使新疆电视台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从技术力量的加强做起,推动各方面的发展,进而实现新疆电视台从大台向强台的转变,是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 重视安全播出保障和技术监管能力建设
1.1 完善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和技术监管体系
要把安全播出看成电视工作的生命,从完善组织机构和应急机制入手,把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降低到可控范围内,提高安全播出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新疆电视台在安全播出方面一向很重视,目前要做的就是认真总结成绩和经验,全面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1.2 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电视作为媒介,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随着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视已经成为集艺术性、实用性和可靠性为一体的传播媒介。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的生产和电视台的发展,所以提高队伍素质,建立一支合格的队伍是极其重要的。
2 全面加强传播技术力量建设
2.1 目前新疆电视台的高清项目正在建设中。十三讯道高清转播车项目、高清演播室项目,广播科学研究院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已完成通道测试,并通过技术验收;高清卫星新闻转播车项目、新疆电视台党建频道硬盘播出系统、新疆电视台1套高清节目传输项目、新疆电视台高清演播室DLP大屏项目已通过技术验收;高清包装制作系统项目正进行搭建;1:1备份高清卫星上星系统项目已报送国家广电总局进行审核。
2.2 西新工程项目第五期《加强新疆电视台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制作能力》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其中包括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媒资库系统;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播出体系;少数民族语言前期设备;少数民族语言后期设备;维、哈语新闻、专题译制网络系统扩容改造系统;600 m2少数民族语言文艺节目演播室系统;250 m2少数民族语言专题节目演播室系统;少数民族语言自办节目制作网。该项目完成后,新疆电视台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电视机节目覆盖水平和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少数民族语言的译制能力得到增强。
2.3 加快多媒体电视技术的发展
新疆电视台互联网站于2004年8月12日正式开通运行。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站依照“服务母体、扩充规模、强调服务、突出特色、增进互动”为方向,开设新闻、专栏、广告、互动等栏目;2009年9月专门成立新疆电视台网络部,负责网站及其所属业务管理运营;2011年8月在域名未变的情况下,正式启用“虎鱼网”作为新的网站专用名称。
3 全面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3.1 服务与创收结合,创新技术格局
新疆电视台现有大小演播室7个、数字录音棚1个;拥有转播车5辆,8讯道数字转播车、5讯道数字转播车和4讯道数字卫星采访车各1辆,红衫卫星车1辆,福特350高清卫星车1辆,2讯道微波中继车1辆、高清卫星车1辆;一套新闻节目制作网络系统、一套节目制作网、一套包装网和8个审片室分别承担着全台新闻节目和15个频道各种节目的后期制作。新疆电视台的前后期设备为SONY公司PMW-539P摄录一体机、HVR-1500A数字高清磁带录像机、PMW-700高清光盘摄录一体机、HDWF900R高清多格式摄录一体机、松下AJHPx3100MC高清存储卡摄像机。服务与创收结合,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整合全新疆的广电文化经营市场,以此来获得高额收益,降低本台节目的生产成本,获得较大的资金收益,改变技术就是“烧钱”的传统看法,创新技术格局。2009年,新疆电视台设备租赁公司开始筹备,2010年正式运行。设备租赁公司可以整合设备和技术人才资源,在优先满足内部使用的基础上,对外进行经营性租赁,短期出租设备,提供设备保养和技术维护,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维护费用。
3.2 创新工作思路,实现技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一些实力雄厚的广电集团已经开始实施制播分离的改革,制播分离也是新疆电视台未来改革发展的趋势。从长远考虑,制播分离后,电视台的技术部门将被推向市场,技术系统和制作单位的关系也开始向供需关系发展,技术部门需要对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做出改进。避免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浪费,达到资源共享和符合市场配置。
4 全面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新疆地区各地州电视台由于经济因素影响,在设备、技术力量方面往往相对落后。新疆电视台作为新疆地区电视事业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大台风范和技术优势,为需要的地州电视台提供技术服务。
总之,以技术发展带动其他各方力量发展,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技术革新,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