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目前民生类新闻栏目的现状,以细化民生类新闻报道,彰显自身栏目特色为题展开论述。首先对民生类新闻报道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个概述性的简要说明,主要探讨了民生类新闻报道的细化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细化手段或措施实现栏目特色。
关注民生类新闻报道具有重要意义。从民生新闻的现实意义分析,其传播较广,而且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各个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不少的民生类新闻栏目。从近几年的发展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民生节目只采用讲故事式的方式,一方面是不够全面,其二是过于重复,总是老调重谈,对于民生的理解比较浮于表面,总给人一种走形式的印象,而且由于一台多档或多台一档等的民生类新闻栏目越来越多,不但给人带来了疲乏感受,更加重了老百姓对于节目的反感。针对这些新闻现象的出现,有必要加强对民生类节目的重新审视,从而对其进行更新,真正做出一些使老百姓喜闻乐看的节目,做出一些真正关心老百姓日常生计的节目,如此才有助于电视民生类栏目的实事求是,才有助于使其获得老百姓的认可与关注。
1 当前民生类栏目的特点
从当前民生类栏目的特点来看,大多表现为,地方特色报道、节日报道,其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其二,一些节目喜欢树立典型,将某个场景或某个人物进行夸张宣传,总是用一种惊奇感来振撼老百姓,出发点是为了收视率,而不是民生。其三,某些民生类栏目过于粗糙,缺乏跟进报道,只是进行一些大而化之的方式进行采编与报道,真实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监督调查。
实际上的民生问题需要考虑的是人民的福利方面,公共设施与公共生活方面的满意程度,关注的是对于老百姓真实的内在需求的表现与生活现状的如实报道。而且应该关注老百姓当下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处于哪种程度,所以应该对民生类栏目进行革新,从而实现其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新特点。
2 细化民生,突出服务,做细延伸报道
笔者认为应该对民生类的新闻报道栏目进行细化处理,因为民生问题本身的焦点就在于老百姓生活中的点滴需求与实际的生存状况。只有一步步地跟进,做好后期的延伸报道,从一个地方、一个问题一步步向下、向深处的延伸来实现问题的具体化、细微化。因为老百姓能够真切感受到的就是生活的满意度,还有生存中的情感需求,以及对自身所处的状况的真实体验及其表达。因而电视栏目应当在老百姓的点滴生活中进行捕获,如对于平常生活的报道,对于其要求的如实传达,对某地某物某人的真实评论等。
3 利用新媒体,做好现场直播报道
直播是保证真实的一个主要方式,因而尽可能提高电视台的设备配置,利用各种便利的现代化设备与网络工具,对整个需要报道的现场、人物以及事件等做出及时、实时的报道,有助于彰显栏目的特色。所谓的特色一个是紧握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一个是实事求是地报道。民生问题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因而避免娱乐化,其原因并非是老百姓不幸福或不快乐,而是由于现实中的各地情况不同,可能各地的老百姓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因而电视台要做民生节目,就应该从细处着眼,实事求是地进行实时报道,而且应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4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由于民生类栏目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城市,无论从专业角度来分析,还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一些工作人员对于民生类栏目把握不够,而且对于真实的农村生活体验过浅,所以认识也比较浮于表面,因此,在节目的制作方面还不能做到更好。总之,应该加强该方面的培训,尽可能地使从业人员去多实践,多体会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地了解事实真相,才有助于民生栏目的细化、真实与特色。
5 细化编排民生新闻
在民生新闻的编排过程中,应该选取一些较为细致的点,多多把握问题的真实内容,使未解决的问题突出,解决的问题避免过分的渲染。按照节目的时间或整个的后期跟进工作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将内容加以区分,实事求是,少说空话,少说套话,多干些实事,使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得到如实的表达,才是最好的民生问题的报道。
6 结语
笔者认为目前的电视民生栏目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欠缺理性,因而应该针对诸如节目同质化或形式化等进行革新。尽可能地细化民生节目,克服走过场式的形式主义作风,真正地为民生计,将老百姓心中需求的,实际中发生在老百姓身上及周边的事件真实报道。多研究,多讨论,加强节目自身的特色化表达,从而真正做到使老百姓喜闻乐看的栏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