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2015-02-26 12:58:25贺立凯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0期
关键词:道德观工作者媒介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受众的地位上升,传统媒体逐渐式微。从媒体自身来看,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其从事媒体的发展前景。身处自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究竟何去何从,这是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专业素养,我们可以从坚守新闻报道真实性、秉持媒介人文道德观、提高新闻价值的辨别力等三个方面着手。

1 坚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受双方进行新闻传播,惟有真实的报道才能实现传播效果,使受传者获取新闻消息的需求得以满足。如果双方传受报道的是“假新闻”或部分失实的新闻,那就无助甚至有害于受传者的需要,并由于传播者公信力的丧失而最终导致传播渠道的丧失。受众需要新闻工作提供真实的信息来满足信息的需求,而真实的信息才可以尽可能的让受众感知的“虚拟世界”接近客观世界。快而真也是现代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所必须坚持的新闻原则。

尽管在依靠电子技术的发展下,传播信息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媒介不能以快取胜,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的“把关人”,一定要把好关,提供给受众真实性的信息。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达,我们的传播方式、传播格局怎样的发展,追求新闻真实性,永远都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原则。

如何从实际出发提高媒介话语权,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专业素养方面,恪守职业道德,不要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制造新闻,我们应做的是向受众提供最新、最全的社会信息。

2 秉持媒介的人文道德观

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中,媒体在真实性方面拥有众多缺失,比如在飞机到底去哪的信息公布的之前,就对家属灌输的“心理鸡汤”,给受众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样2015年姚贝娜去世恶性曝光事件,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制造话题性、娱乐性话题,以及曝光死者照片。纵使自媒体时代,代表着快节奏的信息传播,我们仍需要考虑传播的效果,不能触及人性的底线,需要考虑被报道者及家属的心情。新闻工作者一味追求利益性、话题性而在媒介的道德的边缘徘徊,甚至不惜触碰人性的底线吸引公众的眼球。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为了所谓名与利而放弃媒介应该有的人文道德观,最终只会导致名与利都离弃而去。

对于规范的具体理解很重要,中国近些年来出现许多缺乏人文道德观的媒介,引发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如对马航事件的煽情报道。逢灾难就过度煽情是媒体的一大弊病,再如对姚贝娜去世一事的报道也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

人文道德观的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媒体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当受众真正认可其所倡导的人文道德观后,这种媒体往往都是经久不衰的,媒介的人文道德观需要新闻工作者从自身做起,去理解、去揣摩自己所供职的新闻媒介,如果确实刚诞生的媒体在人文道德上面还不够清晰,这时候更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将自己的新闻理念融入媒介中来,最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媒介人文价值观点。民主、自由、理性、天赋人权,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口号,已经被人们接受,并成为新闻事业发展的指导性理念。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当前新闻业对人文主义的追求,有许多都偏离了“人”这一最终指向。

3 提高新闻价值的辨别力

新闻传播者在选择事实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价值取向的制约。决定传播价值指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便是新闻价值因素。对于职业新闻工作者来说,向受传者提供具有足够新闻价值的新闻,是其最重要的职责。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能构成新闻的标准。1833年9月3日美国大众化报纸《太阳报》创刊,推动了面向全社会的“便士报”的迅速发展。在报业竞争中,各报社老板和主编为扩大报纸发行量,十分重视对新闻事实的选择。美国著名报人 J.普利策要求记者采访“与众不同的、 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的、独一无二的、奇妙的、幽默的、别出心裁的”新闻,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有价值的新闻。

为什么秦火火曾经制造了那么多的谣言,却频繁出现在媒介的公众视线中?当公众面对刺激性信息无法辨别真伪的时候专业媒介在哪里?新闻工作者就是信息的把关者,我们需要将受众需要的信息通过传播渠道传给广大受众,可是在面对信息存在错误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好“舵”,不仅仅不能将虚假的信息流传出去,我们也需要发出媒介自己的“声音”,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之中。而在此基础上,新闻工作就需要一定地新闻价值的辨别能力,了解受众需要怎样的信息,维持好信息量的平衡性,不出现信息超量,让受众无法选择、无所适从的状态;也不要出现信息无法满足受众、并且让虚假信息乘虚而入的状态。当然,新闻价值的辨别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这也就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在自律的基础上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职业素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的带来,这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它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具备符合当前传播时代特点的专业素养。新闻工作者应从坚守新闻报道真实性、秉持媒介人文道德观、提高新闻价值的辨别力等三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促进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观工作者媒介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