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鹏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二0二台)
新媒体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特征
李 鹏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二0二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繁荣,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当前,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媒介需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移动媒体等新型媒体逐渐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以其独特的传播特性、优势、魅力等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多样。同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工作模式等各个方面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伴随着新型媒体的应用,其拥有了独特的受众特征,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新媒体媒介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特征,深度剖析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为新媒体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新媒体电视;传播特性;受众特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媒体开始大行其道,引起了大众传播的新革命,这归功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媒介本身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大量新媒介形式不断涌现出来,因此新媒体的出现总是以动态的研究对象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方式也越来越个性化。一般来说,受众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是媒体生态催生的产物,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及对媒体的认知和态度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综合、交互的作用。在当下的大背景中,新媒体电视所呈现出的互动性、随时性及选择性等特征都较传统电视媒体有着巨大的优势。
当前,在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新媒体主要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媒介形式,新媒体技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媒体要素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用户的看电视习惯以及行为等产生较多的影响,同时新媒体也获得了较高的受众率。今天,新媒体方式层出不穷,比如手机、IPAD等都可以进行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以及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了传统媒体、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数字技术等多项技术媒体的交换式发展,更好的推动了新型媒体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交互式、专业性的传播内容,更好的满足群众需要,同时也提升了受众人群的精神需求。
新媒体电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同时,其传播特性也呈现出实时化、双向互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新媒体电视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接收信息更加便捷,传递内容丰富多样,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与之前主要依靠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的方式相比,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智能手机就是新媒体展现的一个最好的案例,新媒体通过网络可以将不同的信息根据分类标准传送给大众,人们无论身在任何地方,只要拿着智能手机,就可以连接到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且信息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第二,观摩过程的交互性强,可以平等参与并发表感想。受众可以通过评论、留言和点赞等方式参与互动,增强了新媒体的感官体验。
第三,观摩行为可控性高,节约时间成本,新媒体出现后,人们在对获取信息的方式、时间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人们在等车、乘车时,可以用手机、iPad等浏览新闻信息,刷微博、发微信、关注朋友圈、观看新媒体视频等。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又能及时获得需要的信息。
但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第一,信息庞杂无章,容易造成新媒体使用的碎片化。新媒体时代所呈现出快餐式、碎片化使用现象十分显著。通过网络连接后,人们可以获取对自己有益的大量信息,但是同时网络信息发布门槛下降,因此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出现。这些信息丰富,但是也出现了庞杂无章的特性,有大量的视频、网络图片地频繁更新,人们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视频,甚至很多问题不需要进行主动思考,可以通过网络寻找答案,因此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不会主动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习惯性的通过网络进行问题和答案寻找,久而久之会使人们形成惰性思维,而庞杂的信息使人更容易陷入焦虑。
第二,信息缺乏权威性与可信度,容易混淆视听。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新媒体在筛选信息和信息审批方面更加随便,由于网络虚拟性缺乏了较大的限制,因此人们可以自由获取信息,也可以自由的发布信息,当前对于网络的管制比较松懈,虽然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简单、方便,但是很多的虚拟、虚假信息也在网络泛滥,很多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验证。由此可见,新媒体在使信息内容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让信息变得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使受众阅读时难辨真伪。
第三,娱乐化与低俗化混杂,容易养成浮躁心态。在新媒体出现后,各类媒体为了提升自身媒体的关注度和点击量,会刻意的迎合一部分观众的喜好,其节目内容低俗不堪,虽然能够大量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和收播率,但是在这种不健康的碎片化信息接收过程中,人们经常是走马观花地对信息进行浏览,并且习惯性会去寻找一些给人刺激性的内容,长此以往,容易养成浮躁的心态,增加社会焦虑。
2.1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的受众特征
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强调个性化、个体私用性、易携带和交互性等特色。纵观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我需求的满足,注重个性化的体验和彰显。在这一方面,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可以充分满足受众的个性追求,这一私用性给受众提供了掌握主动的感受,因而大受欢迎。此外,与传统看电视有最大的区别在于,用手机和网络的方式收看电视节目打破了传统看电视的时间、地点限制,将传统的电视节目时空加以延伸。同时这一优点使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吸收了更多的受众。另外,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的强交互性提高了受众参与的能动性。传统电视的线性传输、单向沟通的特征使其很难做到受众的能动参与。随着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作为文化产业和精神服务行业,新媒体的受众本位意识深入人心。
目前,虽然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的受众群体数量还不是很多,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机、网络电视受众的特征表现为年轻化且具有实用性取向。从年龄段上看,年轻人是这两类电视媒体的主力军,中青年一代人的数量也不容小视。从内容选择上看,他们的选择也有不同之处,年轻群体多关注综艺娱乐、音乐和体育等节目,达到放松的目的。而中青年群体一般关注实用性需求较高的节目,如新闻类节目、财经类内容和生活信息类节目。
2.2移动电视、流动类电视的受众特征
一类是以公共交通工具为当代传播载体的移动电视。因为数字移动电视本身是移动的,故其受众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首先,在封闭空间、频道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中,人们接收信息过程是被动的,但也具有其强迫观看性。在车载移动电视的传播环境下,只要置身车内,就可以接受到一定程度的声音和图像信息。那么,在这种被动收看的情境中,大部分没有主观拒绝的受众或多或少都会被节目中传递的信息所影响,从而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其次,这种移动电视的接触者接触媒介的时间一般较短,但是这种短暂的时间停留也有一定的优势,有时反而可以达到高效传播的效果。因为在短暂的时间中,受众只是随意地接触信息,思想上没有压力也没有负担,随意收看往往收到预想外的效果。此外,随着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公交和地铁出行。
利用移动电视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可以很好的提升受众率,呈现多元化表现形式和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职业需求、不同人群的文化背景等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移动电视内容和表现形式。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移动电视受众人群主要是中青年职业群体,尤其是80后、90后,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地铁、公交车等。这些人群由于面临的生活压力不同,自身经历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移动电视节目内容的偏好存在差异,一些年龄较小的青年比较关注时尚休闲内容、电影、电视剧等等信息。而年龄稍微大的一些中青年群体,关注的内容则比较生活化、工作化。
这类群体一般更为随意地接触各类移动电视节目,无意间就会受到信息传播的影响,从而达到媒介传播的效果。
另一类是流动类电视,如楼宇电视、商场、超市电视和户外电视等媒介形式,一般也归类于新媒体电视。这类新媒体由于所针对目标群体,具有细分性、定位性和时间有效性等特点,使其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关心受众的情感诉求和物质需要,针对性极强,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其传播功能。其目标群体的聚焦化、播放地点的特殊性及其较高的广告到达率,使其往往能达到预期的传播要求。从受众特征上看,这类电视的受众由于年龄、职业的不同,接收信息的种类也不同。例如,中高收入的受众群体偏好高质量的新闻类栏目;中低收入的受众群体则偏好生活资讯类栏目。因此,这类电视可以根据受众的特征,做出有针对性的节目,配合广告穿插播出,从而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取得平衡。
当前,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更新,电视媒体因其直观性、便捷性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发展形势来看,电视媒体将会在信息传播工作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媒体市场细分的今天,分析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特征,具有十分鲜明的意义,能够为其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王伟 陈孝政.以受众为本,指导科学传播实践[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
[2]刘强.融合媒体的受众采纳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李鹏(1983-),男,汉族,陕西省渭南蒲城县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信号接收与测量、新媒体互联网化、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