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政平
上语文课时,教师总喜欢让学生读课文后讨论课文的有关问题。在教学《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时,让学生讨论交流的问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请找出有关词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十多分钟后,要求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体会。有的说:人类的产生,让女娲高兴万分,有了做母亲的美好感受;有的说:人类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有了人就有了生活;有的说:有了人就产生了人间温暖,世界变得更美好了。这些学生的回答让人非常高兴,就当场肯定了他们的观点,赞扬了他们勤于思考、勇于答疑的精神。可话音刚落,一个平常在课堂上最爱吵闹、又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想好了,还能回答吗?”这让大家非常意外,此时此刻,大家像发现“新大陆”似地盯着他。不过,还是面带微笑地对他说: “好啊,你能主动回答问题,表现得很不错!”他不慌不忙地摔出一句:“我觉得人类来到这个世界,带来了文明,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在场的学生听后哗然,大家开始是面面相觑,然后是注视着教师,看教师怎么说。面对此情此景,教师的笑容早已消失,气极了,心想,他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根本与课文内容不符啊,不过为了不伤他的自尊,教师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就是你的感受吗?”这堂课下来,教师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难道是教师的思想有问题吗?教师百思不得其解。
课后,教师与同事进行了交流、探讨,又进一步学习了有关新课程的理论知识,渐渐觉得是自己的观念太落后、太老旧了。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是学情的真实反映,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应根据实情,对教学设计作相应的调整,灵活、机动地驾驭课堂。是啊,仔细一想,其实,从环保的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学生说的没错,现在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已屡见不鲜,确实值得警醒。在这堂课上,教师应该及时肯定这个学生的观点,就此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醒大家,不要破坏环境,要提高环保意识。同时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并展开辩论,就能消除学生的思想误区,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很好地走进文本。
教师经常大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组织学生交流交流、讨论讨论,把课堂搞得很活跃。但是,往往到了节骨眼上,那镂刻于意识深处的“教师中心”又会不自觉地暴露出来。即使做了,也只不过是形式,在某些环节上装装腔、作作秀而已。心理学家坦恩鲍姆曾经检讨自己的教学说:“我过去一向最欢迎广泛的讨论的,但是现在才知道,我虽然欢迎讨论,但是在一切说完做过之后,我首先还是要学生得出与我的思路一致的结论。因此,从它们是否具有启迪思想来看,那些问题都不能算作真正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别有用心,因为我对于这些问题的满意答案,有时甚至对其正确答案都有相当明确的见解。因此,带着教学材料来到班上,实际上把学生当作工具,我掌握情况,一步步引出我认为学生应当学习的材料的中心内容。”现在的许多教师不也正是这样做的吗?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接受者这一层面上,其实学生也是教育的一种资源。他们既有知识的经验和积极探究的愿望,包括问题的错误论述,都应为教师教学所用,成为教师教学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新课程标准在谈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说:“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等;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为什么不把目光在学生身上多做些停留呢?他们才是教师最需要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宝库,教师不要再对极其丰富和生动的学生资源视而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