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镇痛泵临床使用护理体会

2015-02-25 01:59米巍,李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副作用护理

骨科手术后镇痛泵临床使用护理体会

米巍, 李佳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骨科, 江苏 扬州, 225009)

关键词:骨科手术; 镇痛泵; 副作用; 护理

术后镇痛泵即患者自控镇痛泵(PCA), 将微电脑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术后患者根据自己的镇痛需要自我控制给药,达到镇痛目的。其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能有效维持血药浓度稳定的优点,充分体现了术后无痛治疗和治疗个体化的原则。本科自2011年开始进行无痛病房的建设,由医生、麻醉师、护士组建的疼痛管理团队对患者进行规范的疼痛管理,尤其加强了术后镇痛泵的规范管理,对无痛护理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接受骨科手术后进行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300例。其中男183例,女117例,年龄7~80岁,平均年龄(51.5±5.5)岁,平均体重57.4kg,其中发生上肢骨折患者55例,下肢骨折患者116例,骨盆骨折患者93例,多发伤患者36例。文化程度:文盲17例,小学35例,初中54例,高中85例,大学10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皆进行自控镇痛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及镇静评分,分析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资料[1]。

1.3 优质护理干预

1.3.1建立患者疼痛资料档案:患者入院时即完善个体化疼痛管理资料,主要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身高、体重、疾病诊断、住院期间每日疼痛(VAS)评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质、镇痛方法、疼痛护理措施、镇痛效果。

1.3.2团队合作开展护理工作:住院期间由受过规范化疼痛知识培训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前麻醉师进行麻醉访视时向患者继续强化镇痛泵相关知识,术后当患者返回病房时,护理人员严格与麻醉师交接班,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法、PCA泵药物配比情况、锁定时间,确认镇痛泵的有效使用,告知患者家属使用镇痛泵注意事项,再次向患者强化术后疼痛健康知识,加强巡视,规范管理镇痛泵,重视镇痛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术后护理人员加强与管床医生沟通交流,及时调整并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期间发生17例镇痛泵不良反应,观察及时处理到位,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3患者全程参与:责任护士重点加强入院时、术前宣教、术后回房时、术后第1天疼痛知识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镇痛泵使用效果,掌握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效提高镇痛泵的镇痛效果[2]。

1.4 评价指标

疼痛程度评价采用数字式疼痛评定(NRS)及面部表情测量法,观察患者术前每日10:00、手术当日回室时、术后1小时、术后2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以及术后24、48、72、96小时和出院时疼痛情况。其中0分为无痛,1~3分轻度疼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6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10分剧痛。观察患者术后96小时NRS评分0-5分,平均为(2.4±1.5)分,镇静评分平均为(1.5±0.5分)。同时辅以观察高龄、幼儿、认知障碍患者叹气、呻吟、出汗、活动能力、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2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术后回房时、术后1小时、术后2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及术后24、48、72、96小时及出院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

指标干预组(n=150)对照组(n=150)入院时2.47±1.232.46±1.36术后回房时2.01±0.862.49±1.69术后1小时2.32±0.572.86±1.54术后2小时2.64±0.893.03±1.24术后4小时2.71±0.953.57±1.12术后6小时2.69±0.843.62±1.07术后8小时2.42±0.784.63±1.03术后12小时2.27±0.915.42±1.06术后24小时2.14±0.724.53±1.14术后48小时1.96±0.734.14±1.27术后72小时1.17±0.844.03±1.34术后96小时1.09±0.933.12±1.16出院时0.92±0.462.52±0.9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是目前最佳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3],镇痛泵可极大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干预镇痛泵并发症,对提高骨科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常见的并发症有肠胃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肛门排气延迟等。小儿、成人患者尽可能减少术前禁食时间,以免影响患者胃肠功能。同时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有抑制肠蠕动的副作用,故应用镇痛泵患者比其他患者肠功能恢复要慢1~2d。为尽快恢复肠功能,可指导患者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饮食,每日定时腹部顺时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另外恶心、呕吐是由于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物兴奋延髓的化学感受器所引起[4]。虽然镇痛剂内加用了氟哌利多等镇吐药物,但由于个体差异,仍有少数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且术后噪声、搬动能加重恶心感,故避免过多搬动患者,集中时间进行治疗护理,保持患者舒适[5]。呕吐会影响食欲,当呕吐发生时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嘱患者做深大呼吸,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如呕吐剧烈时,可按医嘱服用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作用于肠道,增加肠蠕动,促进胃排空,腹部热敷。足三里新斯的明封闭,此时建议患者暂禁食或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可减轻胃肠道反应[6]。

由于镇痛药阻滞了膀胱肌的神经传导,反射功能受到抑制,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和尿道括约肌痉挛造成排尿不畅或残余尿增多产生尿潴留,因此发生排尿功能障碍。术前应加强卧床排尿模式训练,术后最佳排尿时间为术后3~5 h,对术后未留置尿管患者,术后尽早督促患者排尿。术后1~2 h即可做膀胱区热敷和按摩,置患者舒适体位,无效时应立即留置导尿管。对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护士要做好会阴护理,防止尿路感染,拔除尿管的时机应选择在拔除镇痛泵后[7-8]。向患者讲解导尿管及时拔除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多饮水;术后采取间歇性夹管,患者有尿意时再开放,指导其自行排尿的方法和技巧[9]。

镇痛剂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10]。虽然镇痛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极低,但危害甚大,故应引起重视[11]。术后常规吸氧6~24 h, 监测患者神志、SpO2变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一旦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用镇痛泵,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急救措施,即静脉搏注射纳洛酮0.4 mg, 同时取适宜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大给氧流量,加强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监护。

参考文献

[1]伏小布, 鲁艳, 徐晓磊, 等. 对接受骨科手术后进行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19): 95.

[2]蔡敏, 于桂云, 蔡郁.病区使用镇痛泵的规范化管理[J].护理研究, 2008, 22(8): 2042.

[3]李云燕.论急诊护理风险与人性化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12): 56.

[4]杜建龙, 王琦, 张寒冰.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用于创伤骨科手术后镇痛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刊, 2013, 14(9): 65.

[5]崔永武, 吕厚山, 张琳, 等.氢吗啡酮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5, 9(1): 43.

[6]黄曼芬.浅谈骨科手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舒芬太尼9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2): 20.

[7]郑自富, 梅诗全. 氯诺昔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骨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7): 85.

[8]马杰, 张萍, 葛君, 等.骨科下肢手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导尿管拔除时机的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85。

[9]翁玉英, 王晓娟.骨科手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探讨[J].当代医学, 2013, 10(14): 65.

[10]张帮健.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骨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9): 60.

[11]孟志鹏, 钱玉芳, 汪卫星. 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在骨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12, 15(5): 20.

通信作者:李佳, E-mail: 793789611@qq.com

收稿日期:2015-01-25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2-158-02

DOI:10.7619/jcmp.201522060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副作用护理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早期防治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探讨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