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优势视角的实践模式探索

2015-02-25 15:06何志扬田晚荣
西北人口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工妇女优势

何志扬,田晚荣

(河海大学a.人口研究所;b.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南京 211100)

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优势视角的实践模式探索

何志扬,田晚荣

(河海大学a.人口研究所;b.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南京2111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大多已摆脱物质生活贫困,但其文化生活依旧贫乏单调,亟待进行社会干预、引导和开发。“优势视角”理论重点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尤其适合运用于妇女社会工作。笔者在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社会工作介入中运用的实践模式的特征包括: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发现和评估个人层面的资源和优势、通过互助组织建构双向社会支持网络以提供内源性支撑、协调社会环境中已有或待开发的优势以提供外源性支撑。基于社工服务实践的经验可以得出启示,优势视角下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社会工作应当重点关注案主的资源和优势、兼顾问题的挑战性和机遇性、强调案主的自助与互助、挖掘环境中蕴含的待开发优势、注重人文关怀和照顾。

留守妇女;农村;优势视角;文化生活;社会工作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贫困”与社工介入的作用

农村留守妇女通常是指因丈夫长时间(一般在六个月以上)在外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异地分离和留居在农村的已婚妇女群体。白南生教授经测算后估计2005年我国留守妇女人数已达4700万[1]。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村居民仍然相对贫困,这种“贫困”状况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相对匮乏,也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的贫弱单调。由于丈夫离家务工经商而无法参加家庭日常生活,农村留守妇女不得不独自承担包括家庭生产经营、子女抚养教育、老人赡养照料等家庭责任,不仅要承担双倍的劳动负担,同时还要忍受与丈夫长期的地域分离带来的生理、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这一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如李雪峰、王秀绒(2014年)在研究山区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缺失现象时发现“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仍是许多偏远山区留守妇女除看电视外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农村留守妇女的闲暇生活基本以看电视、聊天串门、走亲戚、打麻将为主,明显缺乏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导致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2]。周庆行(2007年)[3]、黄安丽(2007年)[4]、齐建英(2008年)[5]等人的研究都发现或证实了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劳动强度偏大、闲暇时间较少、文化生活贫乏、精神压力巨大等问题。陈利(2006年)在研究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和婚姻危机时指出农村生活的枯燥和寂寞使农村留守妇女更容易产生性压抑问题,由此带来生理健康上的严重问题,严重者甚至会产生病变并进而影响夫妻生活,从而严重影响她们的夫妻感情和婚姻生活质量;此外,农村的娱乐设施稀少,娱乐方式单调陈旧,女性活动空间狭小,交往范围局限,普遍缺少文化娱乐活动,尤其是留守妇女长期独守空房,遭受性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6]。刘巍(2012年)在研究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时发现,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规模都偏小,其中网络规模最大的为实际支持网,其次为情感支持网,最小的是社会交往支持网[7]。总之,劳动强度大、精神压力大和缺乏应有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三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亟待进行社会干预、引导和开发。

作为社会弱势群中的一个特殊亚群体,农村留守妇女理应成为社会工作、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特殊人群。因而,社会工作理应关注和重视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探索有助于改善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状况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不仅是妇女社会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在解决当下的中国农村社会问题中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针对孝感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为例,探讨社会工作协助农村留守妇女改善其文化生活现状的方法和途径。

二、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实践模式

笔者所在的社工团队在孝感市选取了最具城乡结合部特性的五个农村社区开展了旨在通过农村留守妇女的自主、自助、互助来改善其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在所选取的农村社区中,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为我们以独特社会视角开展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社会服务提供了十分适宜的空间。这次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的社工介入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

与传统的“问题视角”不同,“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中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由美国的Dennis Saleebey教授在其《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8]。优势视角强调关注社会工作服务的案主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主张把服务对象的优势及其所在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作为助人自助的基础和焦点,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病理。优势视角的核心理念是坚信任何人都与生俱来就具备一种能力,也就是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禀赋来改变自身境况的能力(陈红莉、李继娜,2011)[9]。总而言之,优势视角理论突出强调应着眼于服务对象的禀赋和优势,充分利用和开发服务对象的各种潜能,帮助他们摆脱挫折并走出逆境,最终帮助他们的完成目标和实现生活理想。在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中的服务者的角色不再是主导性的专家,而是作为协调者和引导者进行工作,从而达到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全面性发展。

采用优势视角理论来指导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社会工作服务,其原因在于目前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对自身资源和优势往往处于无意识状态,更勿谈及利用和开发。在孝感城乡结合部典型的农村社区的调查发现,留守妇女的这种状况的具体表现包括:承担着过重的家庭负担,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精神文化生活缺失,承受力与抗逆力的脆弱性;传统思想的约束作用大,个人意愿和诉求难以表达和实现;文化素质偏低,维权意识淡薄;低收入家庭的留守妇女的无助状态表现尤为明显。针对这些状况,在服务实践过程中,笔者以挖掘她们的优势资源为出发点,发现农村留守妇女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1.希望

希望是激发个人力量的动力源泉,它体现着人类生命的特殊意义,贯穿着“想做什么”的思维方式。在与留守妇女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即使面临重重压力和困难,她们也仍旧表示出改变现状的强烈意愿,对未来的改变和发展充满希望,这种希望根植于内心深处并延续到下一代。这也给我们服务的开展以重要启示,即将留守妇女子女作为服务的切入点。我们招募志愿者在社区内开展课业辅导班活动,协助她们摆脱在子女学业方面力不从心的困境。辅导班活动受到了社区内留守妇女的积极响应,很多留守妇女在闲暇时候也纷纷加入到课堂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并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个过程不仅丰富了她们的日常交往和文化生活,也使社工与留守妇女们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2.能力

社区内的农村留守妇女大部分都长期从事农业种植、家禽养殖等活动,拥有丰富的农业种植以及养殖技巧。此外,村中年纪稍长的留守妇女的传统手工艺技巧也是现代社会正在流失的珍贵文化遗产。因此社工在社区内成立了农业互助组与留守妇女文艺活动坊。农业互助组的作用主要有:一是旨在农忙时期协调留守妇女相互帮助完成农事活动;二是成为村民的农事经验的交流平台;三是在社工的协助下,为农产品联系销售渠道。文艺活动坊主要是为有兴趣爱好的留守妇女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由此第一支广场舞在社区内舞动起来。前期是由有舞蹈经验的志愿者带领,随后在与社区的协调下,在社区活动室中配置了音响设备,由有兴趣的留守妇女自学后再带领村民们共同参与。通过这些活动,留守妇女晚饭后不会再出现“数着时间等睡觉”的状况。此外,掌握传统手工艺的留守妇女以及对这些传统工艺感兴趣的村民也会在闲暇聚集到活动室,相互交流和学习。

3.自信

在个体设定了目标并同时具备了行动能力之后,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也就是自我效能感,就确定了他能否采取行动,从而改变现状将希望变为现实。基于优势视角,可以发现农村留守妇女绝不是毫无知识、无能力且自卑的村妇,相反,她们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都有清晰的认知,从不推卸并尽力做好。因此,为了让留守妇女感知自身能力并提升自我效能感,在与社区居委会和当地妇联的沟通协调后,社工倡导成立了农村社会工作站,旨在发掘留守妇女的潜能并使之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招募有意愿的留守妇女为工作站的志愿者,利用她们在村内的人际关系为村内有需求的村民开展自助与互助服务。在她们的协助与配合下,社工工作站针对村内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制定的帮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留守妇女们积极为社会工作站的服务出谋划策并主动帮助联系服务案主。农村社会工作站不仅紧密了留守妇女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留守妇女们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我效能感。

(二)以发现和评估个人与社区层面的资源和优势为切入点

基于优势视角理论,社会工作实践的关键在于发现、挖掘和利用服务案主的潜在优势和资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困境,以致达到目标和梦想。对农村留守妇女资源和优势的发现与评估是有效介入留守妇女精神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入户访谈作为搜集案主的基本资料的方式一直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能获得有关案主的一手资料外,还能对案主的家庭生活环境有直观的把握并在初期建议良好的关系。

在优势视角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查和访谈,社工对所服务的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优势和资源的发现及评估如下:

1.留守妇女自身优势和资源的多样性。所服务的农村社区内的留守妇女多数在40-60岁之间,以中老年为主,她们掌握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技艺,如绣花、做布鞋等等。这些老技艺在现代社会逐渐重新受到青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农村留守妇女增收并丰富文化生活。其次,长期生活在农村并从事农业活动的留守妇女拥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技能,而越来越受到推崇的天然有机食品,也使留守妇女的这种技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通过走访有相关技能和特长的留守妇女,让她们了解自身优势和长处,鼓励她们发现、认可自己的才干,激发她们表现和展示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为吸引她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奠立基础。

2.留守妇女表现出对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发现,串门聊天、看电视和打牌打麻将成为留守妇女日常最繁密的文化消遣活动,虽然方式较为传统,但留守妇女的娱乐时间所占比例在增加。此外,进城逛街、看书看报、健身跳舞、上网和看电影等城市文化活动也进入了她们的视野,即便是所占的比例很少。但在访谈中发现,她们对新形式的、多样化的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主要是受到临近城市的地域条件的影响。因此,留守妇女文艺活动坊的成立使城市文化活动来到农村社区成为可能,特别是广场舞的开展,吸引了留守妇女极大的兴趣。

3.社区生态环境良好,公共设施较为齐全。在实际开展服务之前,社工与社区相关负责人沟通后,对社区基本情况有了整体把握和了解。经了解发现,城市化进程使这些农村社区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社区中都是整齐划一的三层楼房,宽敞的水泥马路通向各家各户;社区内设有活动室、宣传栏、公共厕所、健身广场、垃圾收集中转站等各种便民设施和公共资源;社区周围的农田里都是郁郁葱葱的庄稼,同时呈现出浓郁的田园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较为完备的社区文化设施为社工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强烈,能够提供有效的资源链接。在沟通了解之后,社区负责人对此次社工服务方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希望在社工协助下开展的妇女文化活动,能够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并承诺会全力配合和支持社工工作。社区负责人的支持给社工服务的开展带来了有力的支持。

(三)通过互助合作组织建构双向社会支持网络以提供内源性支撑

基于美国社会学家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环境优势的发掘不单单源于客观占有的资源,还有相当一部资源的价值可以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得以实现。因此双向性的社会支持模式把支持与被支持视为一个持续的互动过程(张友琴,2002)[10]。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是发掘留守妇女环境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本次服务实践中,社工试图建立以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为主体的互助合作组织作为双向社会支持网络,协助其自主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促进留守妇女的自我参与和自我发展。采用的具体的途径包括:

1.以留守妇女优势特长为依托,建立互助合作组织。为加强各社区留守妇女之间的联系,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与当地妇联的协助下成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织,即农村社区工作站,让留守妇女参与管理本社区的事务,激发留守妇女对本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工作站不仅在留守妇女之间发挥着的促进交流和邻里互助的作用,也是留守妇女表达自身问题和需求的桥梁。它还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运用于妇女工作中去,即通过农村社会工作站来提供资源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自我减负和自我减压。

2.通过互助合作组织赋权,提高留守妇女的自我效能感。以互助合作组织为平台,村委会、村妇联等合作协调农村社区的资源为留守妇女所用,增强其对环境的影响力和自信心。留守妇女文艺活动坊、农村社会工作站以及相关的活动小组都起到协助留守妇女担当起家园的“主人”的作用。农村社区“主人翁”意识和地位的确立,是留守妇女观念的最大转变。她们逐步意识到自己的现状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通过社工介入,一些留守妇女已经不满足应付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中的任务,自觉地担当起发家致富和社区公共事务的重任。

3.以留守妇女互助合作组织为引导,增强个体间的互助友爱。社区内通常存在有特殊困难的留守妇女家庭,例如患有重大疾病、家庭极其贫困、子女残疾等。在农村社会工作站的协助下,社工针对这类群体,根据其个体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个案工作服务方案,从物质救助、心理疏导以及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服务。服务的介入过程由工作站中的留守妇女进行,一方面她们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能够更好的建立服务关系;另一方面也让留守妇女在服务过程中发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社工在服务活动中只扮演引导者和组织协调者的作用,从而充分发挥留守妇女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4.通过互助合作组织引导各种资源满足留守妇女的需求。农村社会工作站成为农村留守妇女与村委会、妇联等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社会工作站充分发挥了社区社会工作在对社区整体现状的把握、社区需求和问题的反馈以及改进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等方面的作用。引导政府和社会资源向农村留守妇女倾斜,同时也使得政府在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方面能够更具针对性和更有效率。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留守妇女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减少留守妇女的被边缘化的社会风险,而且可以促进农村社区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四)协调社会环境中已有的或待开发的资源以提外源性支撑

整合作为优势视角中的理论内核之一,包括对个体资源的整合和社会环境资源的整合,既表现为个人对自身优势和资源的协调和利用,也表现为在外在力量的协助下对各种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内在和外在资源的整合和评估,以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和优势发展自身潜能,改善自身环境。因而,仅仅认识到留守妇女自身的资源与潜能是不够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发现并协调环境中已有或待开发的资源,协助其充分利用自身和环境资源去改善自己的文化生活现状。本次社工介入,基于资源优势分析和服务需求分析,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整合不同类型的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资源,为留守妇女提供外源性支持。

1.开展留守妇女子女的学业辅导活动以整合教育资源。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子女的课业辅导常常让她们感到力不从心。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学习辅导小组,在社区活动室开展学业辅导活动,包括学习小组和游戏小组两种方式。学习小组致力于协助留守妇女对子女的课业进行辅导,并且留守妇女也要参与辅导中,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意识。游戏小组致力于通过游戏过程来改善留守妇女的子女的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和父母沟通的乐趣,并学习沟通的技巧。

2.通过小组活动改善留守妇女的人际关系以整合社会关系资源。组织小组活动的优势在于,首先有助于成员较快的寻找彼此之间的共通点与相异点,克服留守妇女受困于家庭的孤独感,有利于在小组活动中形成了成员间的互助与团体凝聚力;其次有助于建立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有利于巩固女性主义信念并集结力量,并能够从政策与社会结构层面来解决女性问题;再次通过小组工作来集合力量,可以针对特定问题而采取一连串的社会行动,促使政府重新分配资源与做出政策改变的回应[11]。在这个留守妇女成长小组中,社工通过小组活动帮助留守妇女们寻求情感支持和丰富集体文化生活,寻求一些共同问题的解决途径。

3.开展女性健康卫生宣传活动以整合公共卫生资源。成立妇女卫生健康小组,争取与县城的卫生院的合作,让医务人员进入社区为留守妇女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并邀请他们为留守妇女开展妇女健康卫生知识讲座与宣传,包括保健知识的宣传、心理咨询以及照顾小孩和照料老人等方面的卫生知识。这些活动使留守妇女了解到更多健康知识,有利于保障自身和家庭的卫生与健康。卫生健康小组定期举办交流会,以及时了解留守妇女的健康状况,也促进了该社区留守妇女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

4.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以整合就业服务资源。通过采用专家讲座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就业辅导,具体包括求职渠道、求职技巧、技能提升和求职陷阱防范等内容。此外,针对留守妇女的实际需求,社会工作站邀请人力资源专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并开展技能交流活动。留守妇女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隐患,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为此社工还邀请专业人士为她们开展劳动安全教育。这些活动有利于协助留守妇女摆脱经济上的依附地位,使其获得人格上的独立,以实现自我发展,增强其自我意识和能力。

5.开展提升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的法律服务以整合法律援助资源。借助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与留守妇女家庭建立的信任关系,鼓励留守妇女参与各种法律服务活动。通过定期举办有助于法律政策普及和提升维权意识的讲座,向留守妇女普及相关的法律和维权知识,协助留守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树立维权意识,提升她们的维权能力。

三、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实践经验启示

总结上述基于优势视角理论的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可以得到以下经验启示:

(一)关注留守妇女案主的资源和优势

面对农村留守妇女普遍面临着文化生活缺失的现状,社工首先需要关注到农村以及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潜力和资源。在此次社会工作服务中成立的留守妇女文艺活动坊以及农业互助小组,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成果,如绣花鞋垫、手工布鞋、棉服、有机蔬菜和家禽等。农业互助组在社工的协助下积极联系商家,并组织留守妇女进城贩卖,明显激发了留守妇女的积极性,这也为后继的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挖掘留守妇女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是解决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困境的根本。

(二)兼顾留守妇女问题的挑战性和机遇性

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社工服务不应仅仅着眼于问题本身,而是需要从问题关注到其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问题突出,其生存与发展同时受到社会关系与自然环境的交叉性制约。在注意到这些问题的挑战性的同时,社工也应该意识到这些问题中蕴含的的机遇,如留守妇女解决自身问题、满足文化需求、改变现状的强烈需求和动力。这恰是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关注并加强引导的地方,也是贯穿此次整个服务活动的主线。在发现和利用这些机遇的基础上,社工在当地社区中建立的留守妇女文艺活动坊、农业互助小组以及农村社会工作站举办了各项活动,在丰富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疏导其不良情绪、促进积极人格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强调留守妇女案主的自助与互助

社会工作者旨在引导、激发留守妇女的潜力,相信她们有促进自我改变的能力,同时提升她们对抗逆境的能力,即为自助。但个体的力量总归有限,因此必须寻求留守妇女群体力量的集合,组建留守妇女互助合作组织,以集体力量解决留守妇女文化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留守妇女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助、互助、自决的精神,提升了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增加了留守妇女对公共文化活动决策的影响能力,是为互助。

(四)重视案主环境中蕴含的待开发优势

当下我国在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从国家规划到政策扶持都体现了各级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这也成为社会工作在此次服务中重要的环境资源。因此,应当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和目标,把农村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资源延伸到农村社区,加大农村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强农村经济、环境和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使留守妇女在当地即可享受各项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农村社会工作站的建立可以协助留守妇女与各级政府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协力将留守妇女的意愿和需求传达出来,寻求政府和社会组织对她们的支持,从而促进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持续改善。

(五)注重对留守妇女的人文关怀和照顾

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困境不仅仅是精神文化的缺失和文化资源的匮乏,还突出反映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孤单感、性压抑以及缺乏安全感[12]。加之留守妇女还面临生活、就业、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权益方面的问题和困境,很容易形成不良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专业的方法服务留守妇女群体时必须注重人文关怀与照顾,用真诚与她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她们充分感受来自社会的诚意和关怀,帮助她们改善社会互动关系,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和自身发展中来。✿

[1]邢志刚,李先昭.“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堪忧[N].中国妇女报,2006(12):22-23.

[2]李雪峰,王秀绒.山区留守妇女精神生活缺失现象探析——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1):5-6.

[3]周庆行,曾智,聂增梅.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报,2007(1):64-65.

[4]黄安丽.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3):14-15.

[5]齐建英.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发展状况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3):68.

[6]陈利.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和适应危机[J].甘肃农业,2006(11):85.

[7]刘巍.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来自甘肃省的调查发现[J].妇女研究论丛,2012(5):29-30.

[8]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9]陈红莉,李继娜.论优势视角下的社区发展新模式——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J].求索,2011(4):75.

[10]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7-99.

[11]李晓凤.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77-378.

[12]周厚生.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研究综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1-105.

[13]高万红.增能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昆明Y社区流动人口社区综合服务实践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35.

[14]许传新.西部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四川农村的报告[J].南方人口,2009(2):49-56.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for Rural Left-behind Women's Cultural Life:Service Model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 Perspective

HE Zhi-yang,TIAN Wan-rong
(a.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b.Women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Hohai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1100)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ety,most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women have get rid of the material poverty.However their cultural life is still weak and tedious,then the social intervention,guidance and development assistance are eagerly needed for them.Strength perspective theory focuses on people's inner strength and advantage resources,so it'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women's social work.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hor's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practices for left-behind women's cultural life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taking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 Theory as the guideline;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ients'individu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s;establishment of two-way social support network through self-help groups to provide endogenous support;and coordination of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social resources to provide exogenous support.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se social work practices include:paying priority attention to clients' resources and strengths,consideration to bo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emphasizing of clients'self-help and mutual assistance,exploring and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and emphasis of humanistic concerns and care.

rural left-behind women;rural;strength perspective;Cultural Life;Social work

C913.68

A

1007-0672(2015)05-0107-06

2015-02-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极端气候影响下的人口迁移安置政策研究》(11CRK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移民工程的跨学科研究》(13&ZD172)。

何志扬,男,湖北麻城人,河海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非自愿移民安置;田晚荣,女,湖北武汉人,河海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社工妇女优势
青春社工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当代妇女的工作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西北人口2015年5期

西北人口的其它文章
特别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