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枯寒地走进那方山水——郭嘉《奇异山水》系列读后片感

2015-02-25 09:59李林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8期
关键词:画作山水艺术

文/李林

不要枯寒地走进那方山水——郭嘉《奇异山水》系列读后片感

文/李林

郭嘉,字存朴,号 衡懿。1973年生于江苏南通;1996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系;2007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板鹞风筝——郭氏风筝传人;2008年 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首届山水课题班;2014年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现任宋庄国画院院长助理,专职画家。

中国的山水画有一套独特的审美话语,而这套审美话语落实在现实中,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多少都信奉的风水理论——

凡山,石多出仙人、土厚出圣人、林密出妖精;

凡水,河清出贤达、溪缓出隐士、潭深出酒徒。

作为难得的既精通笔墨、又精通风水的郭嘉先生,其山水画作在中国国家画院进修时便已满纸灵气,近年来,他又沉浸于“奇异山水”的创作,读来倍觉气象新新。

中国传统的精神世界在追求自觉地融入天地大化的“以心随境”的风水理论之上,还有一套“以心转境”的哲学,套用西方自由主义一代宗师伊赛亚·伯林的话语,前者属于“消极自由”,后者属于“积极自由”——盛唐以前的汉语人文艺术,其价值取向无不以后者为鹄的,这就是唐以前文章耐读的原因。

但是赵宋以来,水墨艺术推崇“以逸为尚”,相应地山水画的主流诉求变成了以枯寒为趣向。

然而人生无论穷通,就其底色而言本来已经足够苦困了,何必又以艺术加重了这种苦困?我认识郭嘉先生多年,深知其哲学路数是“心物一元”,我以为“心物一元”也可以分为三重境界,那就是“以心随境”、“心境一如”和“以心转境”,并建议他以阳刚未暮之身,多涉“以心转境”之艺,如此则可为这枯寒的山水带来暖意的意趣,斯诚为吾人跋涉无边苦海之赏心乐事矣!

果然,五年来,郭嘉先生倾心于所谓“奇异山水”,渐成大观,今命余赘语,敢不铺陈片段?

对于中国的艺术家而言,我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修养内涵的比例:四分道家、三分儒家、二分佛家、一分不可知论,如此才是一个合理搭配的圆满的艺术人格与艺术作品。

遗憾的是,赵宋以后笔墨艺术的“禅”味过于强势,近几年因为“心灵鸡汤”的充斥,似乎谈禅信佛又成了时尚,于是文坛画坛便出现了“小伙子作诗叹老,大阔佬作诗嗟穷,好端端过着闲适日子的人作诗伤春、收获的季节怅吟悲秋”的矫情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诗谶”。洪迈《容斋随笔》卷一“诗谶不然”条:“今人富贵中作不如意语,少壮时作衰病语,诗家往往以为谶。”《冷斋夜话》卷四“人谓富贵不得言贫贱事,少壮中不得言衰老,康强不得言疾病死亡,或犯之,谓之诗谶。”

当代歧路无从的众生在面对生命格局萎缩之时又热衷于“身心灵运动”,按照所谓“吸引力法则”的说法,如果沉迷于笔端的枯寒,恐怕自己的心性和生活也会跟着苦寒——八大山人并不可学,因为他笔底的残山剩水,只是他自己生活经历的投射,吾人当保养活力四射的生命能量,又何必倒心随境?

恰好在写这篇文章时,《星际穿越》在中国热映,影片中那首一再吟诵的诗惟妙惟肖地衬托出我读郭嘉画作的心境——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良夜,

决不驯服地走进那黯夜,

怒对那光的凋萎……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良夜》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诗歌,该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死神将可爱的人们带离这个世界表达了愤怒,即“怒斥光明的消逝”。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诗风精犷而热烈,音韵充满活力而不失严谨;其肆意设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击,相互制约,表现自然的生长力和人性的律动。如果艺术家的使命就是为这个无味的世界强行注入生机与意味,那么我们在这里可以面对郭嘉先生的画作说——

不要枯寒地走进那方山水,

无论它在人生面前如何具备时间优势,

也要以强盛的笔墨赋予它以佛性……

因是之故,郭嘉先生更加看重某种“垂直的力量”——这种“垂直的力量”既是来自吾人心性的“以心转境”、又带有某种灵界之外的不可知本体,这种本体或为或为“言”、或为“道”、或为“梵”、或为“诸天”、或为“诸佛”、或了无形体而混沌、或漫天花雨菩萨降临……总之它们既是如如不动的“绝对他者”、又是与吾人生命息息相应的“内在存在”,如此郭嘉先生的画面语言既是纵深辽远的(作为主角的诸佛菩萨之“影”似乎永远隐藏在大山大水之背后)、又是近景纵横的(扑入眼帘的山水无一处不充溢着诸佛菩萨之“光”),所以在对“光”与“影”的处理上,可以反映出郭嘉的慧心巧运——顺着“光”、可以攀岩试地见到“影”,然而“光”与“影”都未必是诸佛菩萨的“实相”,真正的实相,莫非不在“画面之上”、恰在“画面之后”?

难道“画面背后”,才是垂直于这个二维平面的画作的真正能量源泉?每隔一段时间去读郭嘉先生的山水,往往令我思之恍然、又似乎陷入更深的混沌——难道这样一个审美过程,也同时是一个类似“星际穿越”的哲学任务?

烟云供养

一花一世界

烟波澹淡

观法无我

通过二维的画面而实现三维的“写实”、再至于四维的“写意”、乃至于趋于无穷维的能量的穿透,可能是作为画家的郭嘉先生此生要去尝试的另一版本的《星际穿越》,我相信那个任务也很艰巨——因为欲图借助画笔在艺术与宗教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需要画家本人同时成为一个坚韧的修行者,郭嘉的先天潜质与后天勤奋都具备,可惜的是:我本人太过信奉“叩桥而不过”的哲学,所以只好怀着慵懒的心祈愿他有朝一日在找到“宇宙之匙”后,能首先超度我陈旧的灵魂。

郭嘉说过:哲学是可爱的、信仰是幽默的、修行是逗乐的、艺术是解闷的——何必把生活弄得苦大仇深?一切都是艺术的——哲学、信仰、修行,乃至生活本身,都应该是艺术的,而艺术本来就是快乐的。如果这种快乐再具备一定程度的神秘,岂不更令人意兴盎然、咀嚼不尽?

所以不久的将来,郭嘉先生“奇异山水”画作中的神仙天人、菩萨罗汉,或许更应带点庄子式的风情与趣味?

(作者李林系清华大学科技园文化总监,兼职中国国家画院学术讲师)

猜你喜欢
画作山水艺术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学生画作欣赏
纸的艺术
《山水》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