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林,朱振华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661199)
互联网思维下的民族认同研究
——以“僚人家园”为例
杨惠林,朱振华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661199)
文章主要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主要的内容涉及到民族认同在互联网中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与指向,如民族文化借助互联网这一有效平台,获得了文化再生与文化再造的机会。另外,民族文化借助网络媒介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同时在商品交往过程中,传播与推广了本民族的文化,文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资源,这些都对少数民族形成积极的民族认同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特征,指点江山、讨论政策,易引起一些负面效应,这在无形中强化了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互联网;民族认同;传统媒体;公民意识
认同这一问题最早由弗洛伊德在心理学领域展开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与民族的多元化、认同问题得到更多的学者关注,采用不同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回应与审视,引发了关于认同问题研究的热潮。本文主要关注在互联网媒体视阈下民族认同的内容、特征,以及互联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而探讨少数民族利用互联网等电子媒体在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中扮演的角色与功能。
大众传媒在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众传媒是传播政治认同、维系民族认同的最重要的平台与工具。大众传媒在形成共识、号召公众、增强凝聚力、形成和推进合法化的社会变革,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等方面都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大众传媒传递给公众的价值、态度、信仰与认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与行为的反应,甚至是整个心理变化过程。[1]
如果你理解传播,你就理解了这个时代。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媒介文化传播的内容,而且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的形态。媒介正逐渐渗入我们的生活中,拉近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距离。“通过时——空分离和时——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本土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我们——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与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2]
(一)样本选择
“僚人家园”这个全国最大的壮族门户网站,被视为“僚人家园——壮族、布依族、岱侬族的共同论坛。这个网站始于2007年,发展到今天,“僚人家园”聚集了4万多的壮族网民。他们以“僚人家园”作为促进交流、加强沟通、传承文化的有效平台,以僚人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纽带,开拓广泛合作的渠道;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僚区语言文化保护传承、经济长足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二)内容分析
“僚人家园”是壮族网民自发组建的一个宣扬本民族文化的媒介平台,内容涉及到民族情况、民族语言、民族宗教、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习俗等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了解和传承壮族民族文化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效应。我们知道,民族是建立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素质等特征的基础之上的。在这其中,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成为识别与判断民族身份时的最为重要的几个维度。“僚人家园”中有很大一部份内容涉及到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见下表):
表1 “僚人家园”网贴统计表
(一)民族文化的宣扬与保护
因为之前没有专门的壮语频道或是壮语电视台,人们了解与学习壮语主要依靠父母或是长辈。在这网站建立之后,他们把这一网络平台当作学习与推广壮族语言及文字的最为重要的媒介平台。一些网友自己制作语言、文字教程课程视频以供其他网民下载学习与交流。其中也有相当部分在积极探讨传承与保护民族语言的有效途径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呼吁政府建立专门的壮语频道或是壮语电视台。我们曾在这个网站上做过调查和访谈,从我们统计中也可以直观的看出“家园”已经成了壮族网民宣扬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平台。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关注的领域也比较广。主要包括语言、文字、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文化学术等方面。在这一方面,尤其是语言、文字与文化学术方面的引发的关注与讨论最为常见。我们的访谈也表明语言文字这一民族身份最重要的标识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度发展,任何一个民族都深入卷到这一发展大潮中,一方面他们渴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能带来本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融入现代化社会进行交流与交际,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民族语言的消亡。有网民说:“即使他们自己在一起,也不怎么说本民族的语言了,就是在家里,父母与孩子也不怎么说本民族的语言,尤其是住在城里的人家。”
他们希望媒介在传承与保护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时能发挥作用,受访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依托于民族语言上的民族文化正在逐步消逝,呼吁政府与媒介介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中一个网民说:“现在没有专门的壮语频道,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建立壮语频道来专门教授壮族语言。”另外一个在新疆上学的广西壮族大学生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说:“在农村,很多农民朋友都不听不懂汉语,看电视就是看画面,或许是为了让电视通一下电,壮语电视频道对他们了解国事家事绝对有好处。”[1]
另外,从这个论坛的宗旨也可以看出壮族网民对建立壮语频道的急切性。这个论坛的管理者也认识到大众传媒对于保护与传承民族语言及其文化的重要性。从“僚人家园”的章程来看,促成僚语电视频道、电台频道的开通,促进僚文新闻、杂志、网络等媒体体系的形成,最终促进僚区社会各个层面僚语文字的应用和繁荣,是这个论坛的首要目标。
(二)论坛的商业功能——民族文化的商业价值
从我们的统计来看,这类民族文化主要集中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文化符号上,如壮族民歌制作成光盘,带有民族文化印迹的民族服饰、食品、特产和一些精巧的手工艺品等。这些民族符号借助网络平台获得了文化再生与文化再造的机会,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很好地传播与推广了本民族的文化。如民族民歌,一些喜欢唱歌的网民不断的推介民歌音乐,同时也在这个网络社区介绍与推广自己,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来宣传自己,同时对本民族的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广与宣扬作用。
民族文化只有在发展中传承,在保护中传承。只有民族文化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只有少数民族能从民族文化中获得利益时,他们才有可能自觉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所以如何在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利益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保证少数民族的利益,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对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自觉性。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利益的考虑,把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少数民族排除在外,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容易引发民族冲突与民族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曾有学者激进的认为政府的不介入就是对民族文化最大的保护。虽然说得有些片面,但也有一些道理。政府往往把民族文化当作发展当地经济的一道特色菜,并没有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最首要的目的。
(三)论坛的集聚功能——民族认同得到了强化
由于中国的媒介都是由政府管控的,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没有沟通、表达、了解的媒介平台。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出于传承与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目的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诸如“xx家园”、“百度贴吧”等网站与论坛。
他们依附于这些网站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讨论国家的公共政策。这些政策大多关于各少数民族利益的政策,如教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讨论这些政策究竟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利益与影响。
在这些论坛与网站中少数民族网民不仅仅是讨论他们个人的问题,而有些议题是关乎到国家的公共政策与公共事务。这些政策有着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由此有了共同的话题,也正因为这些共同的
关注点与意见,强化了他们的族群认同。
这些问题的解决从理论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依靠个人的力量没有办法解决的。因此,讨论和一些看似像发牢骚的话成了一种共同发泄沮丧情绪的方式,同时这些评论和讨论还在社群中起到了团结、调侃、讽刺与娱乐的作用。[1]
应该说,“经济全球化的强劲渗透力量,使得地缘政治和区域经济共同体进一步复兴和崛起,而信息、网络、通信及交通的全球化的发展则更有效地促进了地缘意识、族群或民族认同意识,文化认同意识的强化趋势,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意识出现了削弱、分化的现象。”[3]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媒介人员的培养与培训
由于传统媒体中少数民族常常缺席,而传统媒介的编辑、记者由于不了解与理解少数民族文化,也因此带来对少数民族文化误读与肤浅表达。同时由于在媒体中缺少少数民族自己的编辑与记者,媒介在表达与呈现少数民族时并不会将少数民族的文化置于核心的位置。如广西电视台的壮语节目,一是时间短,二是时间晚,三是仅仅限于语言的传授。可以说这样的节目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的。因此,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必须要有多样化的媒介编辑队伍。这样对民族文化内容的多样性、深刻性、意义性才能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
在媒介内容实践中,一些民族地区一般都有建立自己的媒介平台。但由于这些土著精英没有掌握现代媒介技术,本民族的学者与知识精英是被媒介排除在外的,即使有,也是刚毕业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与把握。这样的民族产品是不大可能受到欢迎的。因此就容易形成媒介对“他者文化”的“他者”表达。
(二)学者充当舆论领袖的角色
在我们对样本进行统计时发现:本民族的文化本民族的学者与专家最有发言权,也最受网民的欢迎。在“僚人家园”里许多网民自觉建立了本土学者对本土文化推介的专栏。这些学者或是资深专家、或是刚涉入该民族研究的初学者,都能得到他们最大程度的欢迎与尊崇。
在媒介领域如果能够发挥这些学者尤其是本族专家的作用,让他们充当舆论领袖,引发舆论、引导讨论,把握方向,传播的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三)新旧媒介“双管齐下”
上面已经论述到媒介技术的变化带来了传播格局、传播关系的改变与变化。很多学者也对网络的多元化表达陈述了自己的担忧。由于技术的原因,网络并没有界线与界限。它改变了时空结构,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传受关系。原先建立在地理结构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也随之而改变。造成了身与心的分离,由于身的不在场,网民自由言说、大胆表达,去中心化成了网络表达中最主要的表征。这样也最容易促成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上的许多讨论小组都是通过一种共同的认同感而团结在一起的,因此,“一种可能合理的假设是,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很可能造成群体极化的强烈倾向,因为群体成员感觉到群体的某种认同感”。[4]
任何一个社会与国家都需要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只有这样才能指明方向,引导舆论。只有充分肯定与发挥传统媒体的这些传统优势。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接触、了解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主流文化等等,国家认同的产生与发展,大多是大众传媒宣传与教育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介的引领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意识形态宣扬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已呈多样化、多元化表达的趋势。了解与授信息的渠道与平台并不仅限于某一个单一的平台,所以融合或是整合传播就成了当下最主要的传播趋向。因此,要凝聚共识、协调行动,强化国家意识,只有通过新旧媒体统一战线、协调立场、制造共同话题进行议程设置,这样才能避免公民与社会之间的认知产生冲突的矛盾,进而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强化国家认同。
(三)公民意识的培育与培养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地位的自我认识。其主要包括参与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要在社会中形成共识、达成共识、整合社会舆论,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与培养才是正确的做法。
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传统社会中的传播关系与格局也因此而改变,进而改变了传受之间的关系,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生产者、信息意义的制造者。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也规避了网民言论的风险,网络虽然在最大程度上赋于了网民言论自由的一个全新的空间,但同时也遮蔽了网民对社会、对国家应有的责任。因此,要对公民进行公民意识的培育与培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民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建言献策,强化他们的社会认同与国家认同感。而另一方面,要加强网民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让其理性发言,审慎表态。
[1]杨惠林.大众传媒与壮族的民族认同[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0.
[3]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96.
[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4.
[责任编辑张灿邦]
The Internet under the Thinking of National Identity——“ZHuangzu People Home”, for example
YANG Hui-lin,ZHU Zhen-hua
(Humanities college of Hong he university,Yunnan Mengzi,661199,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rne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thnic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mainly involves the content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Internet presents how trends and pointing,Such as national culture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platform effectively,get the chance to cultural regene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addition,national culture with the aid of network media can obtain economic benefits,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commodity exchanges,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culture is a unique economic resources,these are ethnic identity of ethnic form positive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However,due to the anonymity of the Internet itself characteristics,scale,to discuss policy,easy cause some negative effect.This is virtually strengthened the nation’s national consciousness,it also weakened the country’s identity,must cause enough attention.
Internet;National identity;The traditional media;Civic consciousness
G206
A
1008-9128(2015)05-0075-03
2015-01-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14YJC860033)。
杨惠林(1976-),男,云南曲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新闻理论、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