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雪
(许昌学院 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许昌市生态文明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韩冰雪
(许昌学院 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要:以许昌市为例,对许昌市区22个抽样点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许昌市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并剖析在不同的影响因子下生态意识的差异.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作为一种兴起的现代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意味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存共荣.但是要达到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要求,还必须从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抓起[1].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就是在生态文明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
许昌市作为河南省的省辖市,虽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近几年来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城区建设过程中仍有很多生态问题.人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还略显落后,因此树立生态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2-3].
1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安排
1.1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社会问卷调查的设计是在研究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将这些测题归并、筛选后,确立了问卷的框架.此次调查问卷主要设计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个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民族、宗教、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的内容;(2)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主要包括公众生态认知度、公民环保态度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望;(3)公众生态文明行为,现状部分设计了是否愿意参加环保活动以及用经济行动支持环保建设、对物品进行循环利用、使用生态产品、是否与生态不文明的行为做斗争等[4].问卷初步设计后,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正式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调查问卷.
1.2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对问卷信度的检验采用了克伦巴赫α信度系数作为内部一致性检验的指标.内部一致性检验也称同质性检验,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问题间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克伦巴赫α信度系数公式为
该信度检验的方法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信度检验的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60,均达到了测量的要求,问卷达到了较可信的程度.此问卷信度采用结构效度检验,因素分析都显示存在两个因素,这与研究假设的动机结构一致,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由于当前资料没有生态文明教育的调查问卷,问卷是经过开放式问卷搜集条目编成,并请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评定,认为内容效度较高.
表1 问卷信度分析
1.3问卷调查安排
此次调查于2013年6月23日开始,于6月29日结束.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500份.调查范围为许昌市的四个大区:许昌东城区(许昌学院及其附近)、老城区(胖东来超市附近)、火车站附近以及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及其周边地区.共22个调查点,调查对象为许昌市市民以及在校学生.在各区域中的典型调查点按年龄段、文化程度、性别、职业等均匀分布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取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见表2.
表2 样本的基本情况
2许昌市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现状分析
2.1许昌市公众整体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差异
许昌市生态意识与行为现状的描述统计见表3,可以看出,许昌市的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的均值都较高,根据赋值特点,得出许昌市的公众生态文明状况较好.但生态意识的均值分数要明显高于生态行为,表明许昌市市民的生态意识超前,生态行为滞后.T检验也表明在p<0.05***条件下,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生态意识高于生态行为,这印证了人民的行为滞后于其思想意识.
表3 许昌市生态意识与行为现状的描述统计
注:***p<0.05.
2.2性别与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差异
性别与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差异见表4.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说明性别间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无显著差异.
2.3年龄与生态意识及行为的差异
年龄与生态意识和行为的差异见表5所示,对年龄与生态意识及行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生态文明意识方面,40-60岁阶段的人群均值得分最高,其标准差也最高,说明其生态意识最好[5].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40-60岁年龄阶段的人由于从小吃苦较多,且经历了历史的动荡期,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个阶段的人的生态文明意识要高于年青一代.但从其生态行为来看,20岁以下的人生态行为更好些,笔者认为,20岁以下的人大多是90后和2000后,现在还在读中学,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学校受到相关环保教育较多,且从小养成了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且由于他们并没有参加社会工作,故更注重自身的生态行为.
表4 性别与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差异
注:***p<0.05.
注:***p<0.05.
2.4学历与生态意识及行为的差异
对学历与生态意识及行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表6):学历之间的均值与标准差的差异较小,p<0.05***,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但仍可以看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均值最高,说明其生态意识与行为都较其他学历好,初中以下学历的人群公众生态意识与行为都最差,在此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这说明学历与生态意识与行为都成正相关,即公众的学历越高,其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越好[6].
表6 学历与生态意识和行为的差异
注:***p<0.05.
2.5职业与生态意识和行为的差异
职业与生态意识和行为的差异见表7,对职业与生态意识与行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农民与商人的生态意识与行为均值得分都较低,表明其生态状况最差.笔者认为,农民的生态意识与行为较差是因为,大多说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且许昌市是一个农业市,市区的周边是农村和开发区,农村周边环境比市区差.而部分商人尽管其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即使对环境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很清楚,但受利益驱使,仍旧造成其生态行为较差.而在调查中学生与政府官员所占的比例为42.8%(详见表1),对本次调查的影响较大,从均值得分也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态文明方面的“利公”意识与行为要大于其“利己”心里[7].
表7 职业与生态意识和行为的差异
注:***p<0.05.
3对策与建议
3.1规划系统的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认知程度
许昌市市民虽有一定的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其生态行为量表值不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不强.增加生态教育的宣传渠道,在中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3.2做好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宣传,加强对市民的生态法制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不能只依靠生态道德教育,也要靠法治手段,发挥道德和法制的互补作用.在每年的农忙季节严打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现象,通过生态法制教育,让市民了解法律法规,以免触及法律底线,做出违法行为,要维护良好的生态建设秩序.
3.3增加、提高生态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的高低,体现着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并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与发展状况[3、8].许昌市作为省辖市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要务,有关的生态活动数量少、质量也不高,市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较低.公民对于生态活动的认识与理解大都是关于环保方面的,对于其他更加广泛的生态领域知之甚少,扩大公民的生态认知度,注重提高公众参与活动的层次和品味.并且注重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
3.4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群众的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宣传一些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行为,让群众逐渐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在实际的生活中提倡绿色、环保、节约、引导公众改变不良消费习惯,如简化商品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在政策上完善绿色消费的措施,建立绿色消费服务体系;在生活中拓宽宣传绿色消费观念的渠道;对于企业逐步转型绿色生产结构,牢固树立绿色消费的生态文明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韩雪风.论生态文明建设[J].探索,2008(1):115-118.
[2]于冰.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意识[J].浙江学刊,2012(4):47-51.
[3]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3):106-111.
[4]覃玲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指标体系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7):110-113.
[5]刘衍君,张保华,曹建荣,等.省域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676-3678.
[6]朱洪强.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以北京8所行业高校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1(12):150-153.
[7]张秀玲,张保华,刘衍君,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与对照村生态文明意识探析——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2):183-186.
[8]陈玲玲,陈江.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及行为特征调查研究——以南京将军山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90-13593.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Xuchang City
HAN Bing-xue
(SchoolofUrban-ruralPlanningandLandscapeArchitecture,XuchangUniversity,Xuchang461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survey is conducted on peopl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wareness and behaviors in 22 sample districts in Xuchang city.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peopl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wareness by using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then probes into people’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havior; ANOVA
责任编辑:卫世乾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15)02-0139-05
作者简介:韩冰雪(198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方向:生态文明.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3-381)
收稿日期: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