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死棵”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2015-02-24 04:03徐守铎
现代农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成株灌根青枯病

徐守铎

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

辣椒“死棵”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徐守铎

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

近年来,由于虞城县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且连年种植,未实施合理轮作倒茬,致使各种病害大量滋生,经常出现较为严重的死亡现象,群众俗称“死棵”。生产中,引起辣椒“死棵”的主要病害有疫病、青枯病、根腐病3种,它们的危害症状表现十分相似,椒农们很难识别,常因不能及时确诊而耽误防治时机。还有的因误诊而乱用农药,造成生产成本加大,产品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严重受损。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将其田间诊断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一、症状识别

1.疫病

一般发生在地表以下茎基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受害最重。幼苗主要在根和茎基部发病,茎基部形成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后形成梭形大斑。病部软腐缢缩而折倒死亡。成株期发病,多在茎基部和分杈处,以分杈处茎变为黑褐色的症状最为常见,病斑凹陷,植株急速凋萎死亡。剖茎观察,可见病变限于表皮,维管不变色。根部受害后,变褐腐烂,整株萎蔫枯死。湿度大时,在病部可见一层稀疏白霉。

2.青枯病

一般进入开花期显露症状,自顶部叶片开始出现萎蔫。初期在中午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在气温高、土壤干燥时,2~3天后全株萎蔫死亡,但枯死叶片不脱落,植株保持青色。早期病株仅茎一侧叶片萎蔫。剖视新鲜病株根茎,可见维管变褐腐烂、有菌脓,而病株根茎表面无明显症状。若用手拔起,需稍用力,主要发生在根尖,可以以此区别于根腐病。

3.根腐病

一般多发生于定植后,主要发生在地表以下近地表处。初发病时白天植株,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正常,反复多日整株死亡,但叶片仍呈绿色。病株的根茎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暗色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后期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色至红色霉层。

二、发病规律

1.疫病

该病原菌为腐霉菌疫霉属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上越冬,来年随风、雨等飞溅到寄主上侵染发病。发病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日均温度16℃以上开始发病,27℃~30℃最适宜发病,33℃~35℃受抑制。空气湿度大,均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块发病重;在高温条件下冷水灌溉可加重该病流行。

2.青枯病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由细菌青枯假单孢侵染所致,主要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引起在侵染。其病菌主要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组织中扩展,造成导管堵塞。高温高湿有利于青枯病流行,尤其是持续阴雨天气或大雨骤晴后,气温急剧增高,发病加重;另外微酸性土壤、黏重土壤有利于发病。

3.根腐病

该病由真菌辣椒叶点霉引起,温度高、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有积水的地块易发病;连作重茬地发病较重。

三、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当地主要“死棵”病害的发生情况,选用高抗、多抗品种。

2.合理轮作

与非茄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

3.加强田间管理,培育适龄壮苗

一是科学平衡施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切忌严禁过量施用氮肥;二是改变栽培方式。改平面栽培为高垄栽培;三是实行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以防田间积水;四是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病菌来源。对病株残体应远离菜区进行沉埋或销毁,并用生石灰等对病穴进行消毒。

4.药剂防治

(1)疫病。于定植后发病前,用30%奥疫霉、72.2%普力克、50%甲霜铜800倍液喷洒叶面、茎基部和地面预防病害初侵染;成株期发病,可用乙磷铝锰锌、杜邦可露、抑快净、疫杀等5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根0.25~0.5千克左右,7~10天灌1次,连灌2~3次。据田间试验,结合浇地每亩亩冲施3千克硫酸铜,防治效果十分明显。

(1)青枯病。可用1000/千克的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50%丰护安、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每株灌药0.5千克,10~15天灌1次连灌2~3次。

(2)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淋茎部或灌根防治。

猜你喜欢
成株灌根青枯病
利用集群分离分析结合高密度芯片快速定位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YrC271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噻虫嗪经不同施药方式施用后对桃蚜种群的影响
越冬茬蔬菜灌根防病技术要点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更 正
黄瓜耐弱光性鉴定指标研究及其苗期与成株期的相关分析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