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坚
(山西大土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整合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措施
王志坚
(山西大土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煤矿机电设备作为煤矿生产的运行中枢和控制中枢,在分析井上下机电设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用机电设备的故障类型,并给出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为提高井下机电设备的维修效率,确保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煤矿机电设备 故障类型 维修措施
目前,中国煤炭生产正由机械化粗放式生产模式向智能化、信息化精细管理模式转变,在转型期间,煤矿的各类设备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尤其是大型固定设备、采掘设备保护功能越来越丰富,智能化一键式操作、故障点信息传输功能、报警功能也越来越完善[1-4]。相对而言,大部分煤矿机电工对于旧型落后设备具有较为丰富的维修经验,而对于新型设备出现故障时,一方面由于对其功能、结构缺乏全面了解,无法及时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准确判断,造成生产延误;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素质、修理方法的局限性导致无法有效排除设备故障,从而使得设备“带病”运行,加速了设备损坏,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矿用机电设备的维修是矿山生产作业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保障性技术工作,合理、及时的维护和检修矿井机电设备,对于确保矿山生产工作的正常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有必要对新型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维修措施进行讨论。
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检修方面的管理,以现场为主,新设备到矿后,按程序下井,出现故障后,更换整机或核心部件,在此期间,管理人员仅考虑生产要素,往往忽略维修可减少的损耗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粗放式管理弊端明显。
(1)缺乏设备状态管理,造成检修、保养过剩。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单个设备而言,出现的技术、质量、耗能、折旧费用等有关的问题和信息,往往是生产过程中的空白区域,煤矿机电检修人员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均是以计划检修保养为主,全程均未对设备现状进行检测,从而造成保养过剩。
(2)管理思维落后,造成井下现场甩保护,无法保证设备在安全区间内运行。 煤矿机电设备和运输设备都有各式各样的安全保护传感器,据统计,目前煤矿80%的机电设备全部具备故障速断和编程回传功能,一旦在使用中出现问题,数据可通过传感器、线路将故障数据发送至PLC故障辨别系统。故障数据经过处理转换,一路反馈至计算机显示系统,提示报警模块报警,另一路在通过PLC系统指示断开运行系统的安全回路,从而将故障造成的隐患和损失降到最低。然而,如此先进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保护功能齐全,稍有安全隐患便会停机,提醒检修。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现场作业人员应重新接线,绕开相关安全回路进行作业。
(3)日常大型停产检修不彻底。各煤矿在机电设备检修保养期间,检修工作不到位,主要由于缺乏现场管理监督机制,相关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保养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机电设备故障发生后,才采取更换零件或设备的措施来排除故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矿山的生产成本。
煤矿机电设备是衡量煤矿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多数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以定期维修为主,相当一部分检修保养人员应付了事,责任心不强,从而导致40%的工作属于无效作业,仅60%的设备达到保养标准。机电设备开机后一旦出现故障,检修费用大,时间长,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也难以估量。各类型机电设备的故障类型主要有:①设备性能参数突然下降;②振动异常;③声响异常;④磨损残留物的剧烈程度增加;⑤排气成分发生变化;⑥出现过热、过载现象;⑦核心部件或机体外壳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⑧电压波动和电流剧烈变化。
出现上述故障的原因是多样的,有时2种外因导致一种故障,有的一种内因导致多种故障,且多数设备故障原因和故障参数也会随着时间、检修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应根据运行的时间和使用环境正确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根据故障的发生阶段,可将故障发生的原因分为以下3类:
(1)早期故障期。即在机电设备安装初期,由于轴心不对称,或底座固定螺栓预埋松动,造成设备在使用初期,磨合时出现重大故障隐患,随着使用时间加长会逐渐显现。
(2)偶发故障期。设备磨合期过后,设备附件之间基本满足运行工况要求,此时出现故障的原因多为人为使用不当或与外界因素有直接关系,尽管发生概率很低,但破坏性往往较严重。
(3)耗损故障期。设备正常使用较长时间后,内部运转零件出现老化、磨损严重等情况,此时设备处于疲劳状态,应更换相应的零件或配件。
3.1 维修方式
(1)故障后检查维护+保养性检修属于被动维修方式,一般在设备发生故障停止运行后进行。
(2)按计划进行的定期检修属于主动维修方式,根据设备说明书,结合现场运行环境和设备运行工况,制定出维修保养点和保养时间,按计划进行机电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
(3)突发式紧急抢修属于主动判断,被动式维修,设备遇突发情况,无法保证现用设备故障能够有效排除,但生产又不能耽误,该情形下,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环境做好特种环境下使用的相关配套附件,做好安全生产的保障工作,若现场条件允许,使用相关监测设备来确定维修时机和易损件抢修内容。
(4)创新式维修。对于较落后的在用设备,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概率较高,所造成的停工次数较多,人力、物力损耗较大,在维修时,可重新对原设备进行改进设计,达到既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又能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3.2 维修措施
对煤矿一类负荷设备而言,该类设备要求要连续运转,一旦停机,损失巨大,因而必须有备用系统和保护系统,若发生故障或意外停止运转时,必须及时切换至备用系统。煤矿二类负荷设备基本都配有预警系统,大多可及时发出故障预警,提示故障类型。以上2类煤矿负荷设备常规的维修措施有:①更换不易拆除的磨损配件,可采用故障后检查维护+保养性检修的维修方式;②更换较简单的常规耐用部件,可按检修计划进行定期检修时更换;③更换设备内部的常规易损件,可按计划进行定期检修时更换该类部件;④频繁发生故障的复杂配件,可采用创新式维修方式,重新设计该部件,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⑤机壳等一次性部件,若该类部件发生故障,可按突发式紧急抢修方式,根据环境及时判断故障的发生概率,做好针对性的抢修工作。
现阶段,煤炭行业整体处于运行低迷期,各煤矿财政紧缩,如何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成为煤炭机电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各类故障类型给出了相应的维修措施,对于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效率,降低矿山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李晓田.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研究[J].现代矿业,2012(5):114-115.
[2] 沈东君.煤矿机电设备故障以及维修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11-12
[3] 张有双.关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改进措施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2(15):22-23.
[4] 徐奇文,刘 伟.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44-45.
2015-03-24)
王志坚(1960—),男,工程师,033000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汇丰街丰裕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