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善习
对于杭州出土的南宋诸窑刻字瓷片,有关专家经考证得出结论:刻有“内苑”、“苑德寿”等字款的瓷器为南宋宫廷用瓷。“内苑”是指皇帝宫廷的后花园用瓷,“苑德寿”、“德寿后苑甲”则是德寿宫的专用瓷。
南宋瓷器上刻字款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事出有因,是由南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用瓷关系决定的。《南宋官窑文集》对此的论述是: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汴京,徽宗和钦宗两帝被俘北上,北宋灭亡。五月兵部大元帅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应天府登基,改年号为建炎,庙号高宗。十月金兵逼近,高宗弃南京逃至扬州,金军大举南侵追捕高宗,高宗弃扬州逃镇江、杭州、越州(绍兴)、明州(宁波)至东南沿海。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金兵追捕高宗至海上未果北退。同年四月高宗从东南沿海回越州,结束他的流亡生活,开始考虑建南宋宫殿。于绍兴元年十一月诏守臣徐康国措置筹划行宫事宜。高宗一再叮嘱:“不得华饰,仅蔽风雨足矣,未暇偏丹炉,亦无害矣”,说明当时高宗在经济危困情况下,对建立行宫的心态。当时各类物资短缺,为了保证宫廷各类祭祀、生活用瓷的大量需求,特别是主要宫殿的用瓷,采用做记号的办法,在瓷器上刻字款,当是情理之事。待政局稳定后,瓷器供应矛盾缓解,官窑瓷器上的刻款现象随之消失。
从南宋到清乾隆朝,间距六百多年,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该时期内有其他朝代刻标记的官窑瓷器问世。
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民间,这一在瓷器上刻字作记号的现象却得以保留,成为一种民俗延续至今。究其根源,缘自遇上红白公事,要宴请庄邻乡亲,所需瓷器多为众家所凑.为明晰物权,多在瓷器上镌刻标记以便日后物归原主。因此,在宋代虽已存在使用工具在瓷器上刻字这一技术雏形,但就其功能与效果而言与艺术的本质属性并无关联。
图17 清-光绪-刻瓷仕女温器
众所周知,就艺术整体而言,其最大共性是能供人欣赏给人以“美”,进而引发人们的共鸣,使人产生联想。所以结论是:个别字体的刻制,并不能构成艺术效果呈现艺术之美,因而,笔者认为不能作为刻瓷艺术起源之证。
镌刻有乾隆皇帝御制诗的典藏陶瓷,虽然诗文多数是刻在器皿的底部,但观之,书法用笔布局编排结构严谨,合理有序。楷书、隶书、行书,字体工整俊美,诗、书、印完美结合。阅之,才、情、志、趣通贯全篇,且镌刻精致细腻,笔画一丝不苟,已具有了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与欣赏价值,应为刻瓷正本之源。
由于皇权的参予与引领,刻瓷艺术开始由宫廷向市井辐射,被逐渐发展运用到了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的镌刻。乾隆年间,已经有人将山水题材镌刻于瓷板之上,再用紫檀木镶之,做成挂屏供室内陈设之用。
清光绪年间,刻瓷艺术得到较大发展,装饰的瓷器品种逐渐增多,有花瓶、茶具、帽筒、罐、缸、盖碗等。表现内容也涉足广泛,山水、人物、仕女、花卉等。(图17、摘自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
从事刻瓷的艺人已逐渐形成一个小行当,当时流行的一幅“烟画”中 ,刻瓷艺人正在依据顾客的要求,在其购买的茶具上镌刻书画。曾有人为此编了一首顺口溜“叮叮当当刻瓷声,大千世界在其中,有心留得明月在,将伊镶在瓷盘中”。可见刻瓷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图18)
图18 清末-烟画上的刻瓷场景
光绪末年,国力衰微,原先完全由政府承担发放的旗人钱粮已成重负。为让八旗子弟能学到一技之长:“光绪28年(公元1902年),顺天府尹在宣武门外下斜街设立农工学堂,内设各种工艺科教徒习艺,其中镌瓷科有学生20余人,后学堂改为工艺局,由原来的官商合办转为官办。镌瓷科宜改为瓷工科,由于学堂体制的改变,部分学生被官商带走,留下者有的感觉学习刻瓷艰苦,有的因生活困难,大部另谋生路,唯有朱友麟、陈智光始终从事这一专业”。---《北京工艺美术志》
朱友麟(1881—1964年)北京人,19岁投考农工学堂,入镌刻科,师从教师华约三习艺,后以刻瓷为业,成为当时誉满京城的刻瓷大师。他的刻瓷作品大部分是自画自刻,在手法上以写意为主,工笔次之。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诗词书法造诣颇深,也曾与著名画家张大千联手合作。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北平市政府秘书处所编纂《旧都文物论》曾这样记述:“刻磁(瓷)以朱友麟为著,世居北平,设厂馆肆,曰师古斋。用钻石刻仕女,眉目衣折,用錾刀攒山石树木,均极工。皱染处,如写纸上,出自天然。”(图19、图20)
陈智光(1889—1962年)北京人,16岁考入工艺学堂学习刻瓷,毕业后在北京的瓷器店继续从事刻瓷。他技艺全面,尤擅线刻。将绘画、诗词和篆刻融为一体,刻制的茶具、咖啡具、台灯等,精美细腻、灵秀娟姿。1944年到上海带徒传艺,历经10年,使这一工艺得到广泛传播。1955年回到北京。(图21、图22)
民国前期,刻瓷艺术继续前行,中国陶瓷馆(淄博)所收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46件刻瓷作品中,有44件出自民国。(图23、图24)
民国后期,由于政治、经济诸多因素,陶瓷业落入低谷,刻瓷业也几尽凋零。
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给刻瓷艺术带来春天。
1957年,朱友麟、陈智光受聘进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专事刻瓷艺术研究。期间,朱友麟曾先后与画家齐白石、吴作人、王雪涛等人合作。他与吴作人合作的“雄鹰图”瓷板,将吴先生的笔情墨趣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国画的丹青之功与刻瓷的金石之力相得益彰,瓷赖画而显,画以瓷而传。
图19 朱友麟刻瓷作品-1928
图20 朱友麟刻瓷作品-1956
图21 陈智光刻瓷作品
图22 陈智光刻瓷作品-1956
图23 民国时期刻瓷作品
图24 民国时期刻瓷作品
196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朱友麟刻瓷艺术展”,引起轰动。刻瓷成为北京镌刻手工艺“三绝”(刻瓷、刻铜、刻竹)之一。
朱友麟之子朱啸山从父学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迁居南京。1962年被聘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事刻瓷研究带徒授艺。
陈智光之子陈永昌也从父学刻瓷,现为北京刻瓷第三代传承人。
山东青岛的郑惠民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山东外贸公司的展橱内,看到了陈智光先生所刻的一套标价为400元人民币的精美茶具,并引起他的好奇。青岛艺专油画系毕业的他,期间正在莱西上山下乡,出于对专业的热爱,下乡期间仍未放弃艺术之旅。山东省外贸落户青岛的得天便利为其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此时,他正为进出口公司加工彩蛋等工艺品。刻瓷这一新颖精美的工艺及不菲的标价均令之心动,决定效仿刻之。几经实践,所刻作品得到当年艺专老师石可先生的首肯与指导。后来郑惠民先生也因此被调入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刻瓷的专项研发,所刻作品,得到时任省领导高启云同志的赞赏。为促其发展,高副书记建议将此推至瓷区。(图25)
淄博是我国著名陶瓷产区之一,在山东省陶瓷公司指示下,淄博瓷厂于1975年初,派陶瓷艺术家张明文先生率青年艺人刘瑞云女士,专赴青岛拜会石可、郑惠民先生学习刻瓷。回厂后组建起淄博第一个专职刻瓷小组。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随后也派人员前往青岛学习刻瓷。自此,淄博大地回响起叮叮铛铛的刻瓷之声,声声入耳、连绵不断。
1976年,石可所长受山东省二轻厅领导委派前来淄博,帮助刚刚筹建的“博山工艺美术厂”,恢复对鲁砚、淄砚的研发与生产。郑惠民先生经石可先生推荐,继后也多次往返淄博传授刻瓷技艺。在淄期间,受到时任博山工艺美术厂书记兼厂长周允志先生的热情接待与关照。博山美术陶瓷厂陶艺家朱一圭先生和博山陶瓷厂的陶艺家冯乃江先生也先后与郑惠民先生相识并与之共同探讨过刻瓷技艺。郑惠民先生返青前曾将自己刻制的一件牵牛花八吋盘赠与周允志先生留作纪念,此盘现珍藏在周老之子周尔成先生家中。(图26)
1980年8月,陶艺家朱一圭与冯乃江两位先生,参加山东省政府组织的“鲁砚、陶瓷赴日展览团”,在东京、大阪作现场刻瓷绘画表演。
图25 郑惠民刻瓷作品-1998
图26 郑惠民刻瓷作品-1977
1981年6月,淄博瓷厂陶艺家张明文先生赴德国科隆的博览会“中国展览”,以刻瓷参展,并作刻瓷表演。这是历史上,刻瓷艺术作为陶瓷专项首次代表国家参加的国际展览。
1982年3月,淄博瓷厂李梓源先生赴德国慕尼黑参加第三十四届世界手工艺品博览会,他刻制的鲁青瓷五头刻瓷文具,在博览会上荣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的首枚陶瓷国际金牌。
1982年5月,张明文先生又赴美国田纳西州第十四届世界博览会,以刻瓷艺术参展。
1983、1988年,淄博瓷厂的“山川”牌刻瓷,先后两次荣获国家银质奖。
1988年5月、1992年8月,作者也应邀作为山东省经贸团成员分赴澳大利亚、韩国,以刻瓷艺术参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淄博先后已有十多位陶瓷艺术家,代表国家二十多次前往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丹麦、瑞典、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刻瓷艺术办展交流。他们是张明文、李梓源、朱一圭、冯乃江、马林、纪荣福、王树长、罗晓东、崔思烈、吕则泉、沈松龄、董善习、孙兆宝、刘永强、李秋峰、王一君等,所到之处,皆深受欢迎,引起轰动。刻瓷,被外媒誉为“神奇的艺术”。
1990年,淄博市成立第一个刻瓷民间组织“淄博市刻瓷艺术家协会”。
2000年,作者集多年刻瓷实践及理论探讨编辑出版的《刻瓷艺术》一书,荣获2001年首届“淄博文学艺术奖”。
2003年,成立“山东省陶瓷工业协会刻瓷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刻瓷文化研究会”。
2006年,淄博陶瓷馆建立了第一个刻瓷艺术品展馆。
2012年,淄博刻瓷正式获准成为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3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著名陶瓷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老先生来淄博考察,看了淄博刻瓷后,赞美淄博的刻瓷艺术传承有序,作品精美,规模宏大.欣然题写“刻瓷之乡”四字,给于褒奖。(图27)
近四十年来,淄博刻瓷得到飞速发展,刻瓷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刻瓷艺术人才队伍迅速成长壮大。目前,淄博已有六名陶艺家以刻瓷作品参评,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张明文、李梓源两位先生于被评为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6年张明文先生又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罗晓东、董善习、孙兆宝、王一君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有三十五位从事刻瓷的陶艺家被评为省级陶瓷艺术大师。
据有关部门统计,已有三十多家中外媒体对淄博的刻瓷作过超百次的全方位报导。“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在淄博”。
目前,淄博刻瓷艺术家们正与其它地区,如北京、天津、景德镇、潮州、桂林、唐山、南京、扬州、苏州、济南、德州等地区的刻瓷艺术家联手,共同浇注这一厚积薄发的陶瓷艺苑之树,愿其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图27 《刻瓷之乡》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题-2014
(摘自《刻瓷艺术》专著第一章)